水产百科

二、鱼体的自溶作用

2023-02-13

鱼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僵硬期后就会解硬变软,随之逐渐发生 鱼肉成分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鱼体中酶类的分解作用造成的。由 酶类导致的自溶作用不同于纯蛋白质由特定蛋白酶分解的情况, 而是由于肌肉组织中的各种蛋白受到肽链内切酶和肽链端解酶的 分解作用造成的。

有人曾以鲐鱼的幼鱼进行冰藏试验,在冰藏中此鱼肉的pH 始终保持在5.7~5.8的范围内不变;鱼肉的分解产物,除组氨酸 与牛磺酸有明显减少之外,大部分的氨基酸在自溶作用期内都是 增加的,其增加量随氨基酸的种类而异,但在前半期增加缓慢,至 后半期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后半期游离氨基酸生成量多的 主要原因是,前半期生成、积蓄的低分子肽,到了后半期就受到 肽链端解酶的分解作用,还要受到细菌的分解作用。

影响自溶作用速度的因素有pH、温度、盐类、鱼种等等。不 同鱼种在相同温度 (如38℃) 下由自溶作用 (3~4d间) 生成氨 基酸量最多的pH范围,鲐鱼为3.9~4.6,牙鲆在4.6附近,金 枪鱼在4.5附近,鲻鱼为3.9~4.4,鲤鱼为3.5~4.5,白斑星鲨 为4.6~5.3,总的说来,最适pH范围在4.5附近。但随着温度 的增高,其最适pH也会低一些,如鲐鱼在45℃时,自溶作用的 最适pH为3.5。一般加酸能促进自溶作用。以上这些pH,都是 人为加酸的调节值,不是鱼肉本身在死后的pH变化。关于鱼体死 后的pH变化,一般地说,活体肌肉的pH为7.2~7.4,底栖的白 身鱼类由于其糖原含量较低(约为0.4%),死后鱼肉的最低pH往 往在6.0~6.4之间;而洄游性的红身鱼类由于糖原含量较高(约

0.4%~1.0%),其死后最低的pH可降至5.6~6.0。如大头鳕的 pH可从6.8降到6.1~6.5,而大的斜竹䇲鱼则可降到5.8~6.0, 金枪鱼和大口鳒可降到5.4~5.6,不过像这样低的pH水平,在 海产硬骨鱼类中不常有。

鱼肉自溶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其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可用温度系数Q10表示,见表1-1-20。Q10即温度相差10℃时反应 速度增减的倍数。如鲐鱼在28.4℃以下,其Q10为7.8;在此温度 以上,则Q10为2.8,即在30℃以下,每差10℃则速度相差7~8 倍; 在30℃以上,每差10℃则速度相差只2~3倍。Q10值变化的 环境温度如在常温及其以下的温度范围,则自溶作用速度在很大 程度上受温度所左右。鱼贝类用低温保存不单单是为了抑制细菌 的发育,这对于推迟自溶作用的进度也是极其重要的。

表1-1-20 鱼肉自溶作用的温度与温度系数的关系

鱼种 温度/℃ 温度系数(Q10) 最适温度/℃
鲐鱼 19.1~28.4

28.4~45.3

7.8

2.8

45
牙鲆 18.2~28.5

28.5~44.9

8.4

3.0

45
鲤鱼 9.7~14.5

14.5~26.1

5.4

3.1

27
鲫鱼 9.7~14.4

14.4~21.6

7.0

4.2

23
白斑星鲨 11.3~24.7

24.7~41.7

1.6

1.3

40

鱼肉的自溶作用速度随鱼种而异,一般来说,红身鱼类的自 溶作用比白身鱼类快一些,但又不是绝对的。如对白身鱼牙鲆和 红身鱼鲣鱼同样进行冰藏,由自溶作用产生的游离氨基酸量,前 者多于后者。

对鱼贝类进行加工贮藏时,常对其施以加热、盐藏、冻结等 处理。如将鱼肉加热到80℃,10min,则酶类几乎都受到破坏,不 再有自溶作用; 添加食盐能抑制自溶作用,如向鱼肉悬浊液中加 入2%的食盐,则自溶作用速度可减小到1/2;添加10%者,可减 少到1/3;添加20%者可减少到1/4。在饱和盐液中,自溶作用只 能缓慢进行,但食盐不能使自溶作用完全停止; 对鱼进行冻结贮 藏,可极大地减缓鱼肉的自溶作用,至于温度降低到何种程度才 能停止自溶作用,还不清楚,但一般都知道在高于一30℃的温度 时保持冻结状态,鱼肉中酶的反应是不会停止的,且解冻后自溶 作用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