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日本蟳成蟹的水产养殖技术

2023-03-03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建造

养殖场地的选择参照梭子蟹养殖。养殖水源水质清新,有 机物含量低,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精养池的面积一般为 5~10亩,水深1.5~2.5米,半精养池的面积一般为10~30 亩,水深1.5~2.0米。亦可利用现有的鱼虾蟹类养殖池塘。

养殖池底质最好是干净的沙质或沙泥质。池底要设置遮蔽 物,池坡要进行防逃处理。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淤

除新建池外,所有的池塘(包括蓄水池)都要清淤。池塘经 过排干水、晒池以后,要采用机械或人力将淤泥清走。清淤后立 即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池底消毒。每亩使用150千克生石灰, 均匀撒布池中,并使用人工方式将池子耙一遍。然后进一层水 (盖过全部池底),放置3~5天后放掉。随后采用边进边排并同 时用人工耙底的方式进行清理作业,使池底剩余的污物随水流 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放开闸门,使用自然潮汐冲洗的方 式,可节省人力)。同时,进行池坝、投饵台、进排水口处的整修 工作。池底清理完毕后,放水晒池,直至放苗前一个月。

2.进水消毒

放苗前30~40日进水30~40厘米,放置3~5日,使池底 存留物质(包括处于休眠保护状态的动植物)被海水充分浸润。 然后向池中泼洒含氯消毒剂,每种单独使用的用量为:漂白粉、 漂粉精和次氯酸钠,均为有效氯10~20毫克/升。有机氯种类 较多,同一成分的商品名也不同,可仔细阅读说明书,按标定量 使用。

投入消毒剂后可用小型水泵充分搅拌水体并冲洗池底,以 加强效果,2~3天后即可放掉消毒水,晒池3~5日。

3.进水肥池

无论精养还是半精养方式,都要在放苗之前肥水。肥水的 目的是培养繁殖一些有益于幼蟹生长的生物群落,包括低栖生 物、浮游生物和大型海藻类,为幼蟹营造一个适宜的小生态环 境。

各地的适宜种类不同,繁殖时间也不同。因此,进水施肥都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先进水40厘米,少量使用经发酵的 有机肥(20千克/亩)或尿素(1千克/亩),以后缓慢加水至1.2 米,并根据水色和透明度追加尿素,磷肥可使用磷酸二氢钾,保 持水中氮磷比例为20~30:1即可,每年应化验一次水源。此 时也可以向池内移植一些饵料生物。

通过肥水使池水呈现黄绿色、浅褐色、褐色,透明度30厘米 为宜。

(三)放苗

养殖用日本蟳苗种,现在主要是捕自自然海区。虽然各地 进行过人工育苗的研究工作,但用于养殖的还很少。随着养殖 生产的深入及人工育苗的研究开发,相信日本蟳的育苗、养成不 久就会推广开来。山东沿海一般4~6月开始放苗。

放苗的密度因池塘条件、养殖方式、管理技术及苗种的大小 等而异。

(四)中间培育管理

一般育苗场出售的商品苗多为第1、2期幼蟹,若直接放入 养成池中,因其个体小,受不良因子刺激易导致死亡。因此,小 的苗种须经过暂养,达2厘米左右再放入养殖池中养成。用于 中间培育的池塘设施及培育方法、管理措施等,参照三疣梭子蟹 和锯缘青蟹的苗种中间培育(暂养)。

放苗前的消毒要进满水后进行,用浓度为30~50毫克/升 的漂白粉浸泡2~3天。消毒后用60目筛网进水。有条件的可 在进水口处设置消毒装置,用碘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对海水进 行消毒,经监测药效消失后接种单胞藻。移植饵料生物时要注 意选择品种,如果当地此时自然海水中无合适种类,应该人工繁 殖一些放入。投喂优质饵料每日4~6次,日投喂量(以鲜重计) 为蟹苗体重的10%~20%,最好投喂鲜活饵料。加强水质管 理,根据水质监测报告和池内生物组成情况及时调节水质,采取 换水、充气、投放水质保护剂和光合细菌等方式。中间培育池出 苗后应重新清池消毒,再用于继续培养。

(五)养成期管理

1.水质管理

养成期间应定期对养殖池池水和底质的理化因子、生物因 子进行监测。同时还应该参考当地的历史资料进行预测,以便 提前做好调节水质的准备,水质调节要顺序渐进,切忌造成较大 幅度的快速波动和资源浪费。

水温14~32℃,盐度10~35,pH值7.8~8.6,氨氮(NH4+– N计)小于0.5毫克/升,溶解氧大于2毫升/升,池底硫化氢不 超过0.02毫克/升,重金属离子浓度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透 明度和水色,透明度25~35厘米,水色要结合生物优势种群的 观测来确定。一般为硅藻(反映为浅褐色)、绿藻(反映为浅绿 色),二者共同作用(反映为深浅不同的黄绿色)。如果投放各种 底质保护剂或水质保护剂,颜色也会反映到水色中,因此,水色 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要结合生物学监测进行调节。通常一个 地区有特定的生物组成,而且有较固定的时间变化,因此,应尽 可能地了解本地区以前的资料。

(1)养成前期。培养好基础饵料,保持池内生物群落的相对 稳定是养成前期水质管理的重点。因此,要求根据水色和生物 量的变化及时施肥和添加水。硝酸钠、硝酸钾或碳酸氢铵,每次 使用量为1~2千克/亩,正常天气2~3天使用一次,阴雨天停 用。施肥时应选择上午,将提前用淡水化开搅匀的肥水均匀泼 洒于池子各处。为便于阳光投射到池中,促进基础饵料生物的 生长繁殖,池水不宜太深,能保持合适的透明度和水温稳定即 可。一般不换水,只添加水。此时应每天测定生物量和溶解氧、 pH值,如果pH值过高(9以上),可以适当地换少量水(10%以 内)或使用化学药物加以调节。

(2)养成中期。池中的基础饵料已经基本耗尽了,但随着投 饵的增加,水中有机质增多,水温升高,浮游植物的繁殖仍非常 旺盛。一些浮游动物、原生动物会借机大量繁殖,严重消耗池内 溶解氧。此时大量投喂一些能够滤水或摄食有机碎屑的双壳贝 类(短肌蛤、蓝蛤、鸭舌蛤、缨蛤、鸟蛤、缢蛏等)作为饵料,同时可 混养一些食性温和、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的小型鱼类(斑鰶、黄 鲫、梭鱼等)。投放的种类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苗种供应情况及 经济价值来选择,投放的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到浮游植物的 正常密度。这个阶段一些重要指标的水质化验(溶解氧、氨氮、 pH值)每天化验两次(早晚)。此时要保证每天10%~20%的 换水量。发现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先兆(如夜光虫量大、个体 大、活力强,轮虫量大、挂卵),应及时采取措施。先施加药物杀 灭,然后换水。一般赤潮生物在自然海水中出现的时间比较短, 并且在各地出现的时间比较有规律,加强水源生物监测,控制纳 水时间,可有效地防止赤潮生物在虾池的发生。同时,也可提前 在蓄水池中用药杀灭。

(3)养殖后期。这个时期的水质管理难度最大,需要人力、 物力的大量投入。换水量应加大,但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 不超过40%,以免破坏虾池水环境的稳定性。应加强监测硫化 氢和池底有机质。为降低池中氨氮和硫化氢的含量,此时应定 时投放水环境保护剂和低质改良剂(沸石、麦饭石、农用石灰、熟 石灰、钢渣等)、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等,以促进池底含氮物质的 降解,保证水环境的稳定。

在养成期的水质管理方面,蓄水池在保证养殖用水的安全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水源地的水流进蓄水池后要及时监测各 项指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式对水进行处理,除掉有害物 质,调节pH值,提高水的含氧量。

2.投饵

日本蟳对饵料的要求为:在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丰富 时,可以先不投饵。随着基础饵料的消耗,逐渐投喂一些蛋白质 含量高的优质饵料。中后期可选用相应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 料,有条件的也可根据配方自制配合饵料投喂。同时可根据本 地资源情况投喂一些鲜活饵料,有助于减轻水环境压力,促进蟹 子生长,加强其外观色泽和活力。日投饵2~6次,傍晚及凌晨 多投,可占日投喂量的80%。

投饵量的确定:根据日本蟳的大小、水温、水环境因子、天气 的变化及体质状况等,来确定日投喂量。一般在适温期内投喂 蟹体重的8%~15%,随着水温的降低,逐渐控制在蟹体重的 2%~5%。

3.巡池

养殖池的管理人员要每天坚持巡池,巡池应在黎明、中午和 傍晚进行。黎明是一天中溶解氧最低、pH值最低、氨氮最高的 时间,傍晚则正相反。因此,每天两次的水质常规化验也在此时 取样。如果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白天池水透明度 高,可以观测水色、透明度和池底情况,水中的一些特殊气味或 浮起物在水温最高的午后也更易于被察觉。另外,巡池时还应 对闸门、网具、堤坝等注意检查。

4.生物学测量

每10天取蟹50只进行一次生物学测量,包括体重、甲宽、 健康情况(活力、体色、有无病状、蜕皮情况)。生物学测量结合 巡池是判断生长趋势、决定下一步管理措施的主要手段,测蟹记 录应妥善保存、及时分析。

5.防病防害

参照三疣梭子蟹及锯缘青蟹。

(六)收获

北方地区多采用池塘放水、人工捡拾的方法,尤其是水温较 低的季节,日本蟳其本停止活动,此法更易操作。也可在出池前 停饵2~3天,然后用装鲜饵的蟹笼钓捕。

(七)育肥

1.育肥池

面积10亩左右,沙底或泥沙底。水位保持80厘米以上,进 排水方便,最好能将水排干,便于收捕。

2.放养

中秋前后为日本蟳捕获旺季,但此时其体消瘦,品质较差, 价格较低。挑选个体完整、活力强、无损伤的成蟹放入育肥池 中,每亩放养150千克左右。放养时应雌雄分池、大小相近。

3.日常管理

(1)投饵。饵料以蓝蛤、短齿蛤等小型低值鲜活贝类为好, 也可投喂破碎的鲜活紫贻贝或低值杂鱼虾。日投饵两次,早上 投全天量40%,晚上60%。投饵量根据温度和水质灵活掌握, 水温高、摄食旺盛时可投体重的10%左右。水温下降摄食量逐 渐减少,10℃时投饵量可减少至3%~5%,9℃以下不再投饵。

(2)水质控制。日本蟳喜爱清新的水环境,因此,应根据池 塘的能力加大换水量,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以保持池水 清新,获得充足的溶解氧。

(3)巡塘。育肥期间必须坚持每日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 池塘水色、水位、透明度、底质、气味和蟹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要及时发现自残现象和浮头现象,以便 根据原因迅速处理,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4)适时收获。日本蟳耐低温,池水封冰后,对其生存并无 影响。相反,由于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低下,营养消耗甚少, 更有利于储养。因此,日本蟳可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收获,高价出 售。收获时即可干池一次出尽,亦可带水少量捕获,分次出售。

(5)效益情况。日本蟳育肥通常在中秋期间捕获旺季入池, 春节期间应市。育肥越冬养殖成活率一般在60%以上,个体增 重30%~50%,因此,出池总重与入池相比有增无减,但二者的 价格差异显著,育肥费用较低,效益十分可观。一般每亩纯利在 1 000元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