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鲻养殖

2023-02-11

culture of grey mullet根据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鲻是世界最早的养殖鱼种。中国的鲻养殖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代黄省曾撰的《鱼经》和胡世安所著《异鱼赞闰集》都曾有记载。

苗种生产 包括:①天然苗的利用。在中国南部沿海2月(春节前后)可以捕到鲻苗,山东沿海出现于4~5月。捕捞渔具有短袋拖网、小拉网等。捕得鱼苗,经清除杂鱼苗和暂养后运到养鱼场,运输方法可用充气尼龙袋与麻醉法。常用的麻醉剂有:MS-222(硫酸吗啡制剂)、氯醛合水、特丁醇、氯代丁醇、喹哪啶、聚乙醛和特戊醇等。另一种获得苗种的方法是自然纳苗,世界许多地方广泛采用此法。②人工育苗。亲鱼捕自产卵场或池塘养成。喂以鳟商品饵料或其他配合饵料,用流水或定期换水。为使亲鱼性腺发育成熟,雌鱼每月给一次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 (制成颗粒形式植入背部肌肉中);雄鱼每月在饵料中拌入一次甲基睾丸素。当卵巢内的卵子发育到第三卵黄成熟期时,可开始诱导产卵。在接受产卵诱导药物前,其卵径至少要达600微米以上,最好大于650微米。每尾雌鱼(1千克左右)注射100微克LRH-A和100微克鲤鱼脑垂体激素(CPH),即可获得自然产卵效果。或按每克鱼重注射12~21微克血清激素(SG-G100)亦可获得预期效果。此外,利用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鲤垂体或鲻科鱼类垂体等作为产卵诱导剂,也有成功先例。受精卵置于孵化槽内孵育,盐度为32‰~35‰,水温为20~24℃,并大量充气使水滚动,维持溶氧量近饱和状态,经36~60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2.2~3.5毫米,3~4天开始摄食饵料。前10天喂以40~100微米大小的浮游动物, 如双壳类受精卵及担轮幼虫或小型轮虫, 其后喂以轮虫、枝角类或桡足类。20天后投喂卤虫幼体。1个月后可以喂粉状配合饵料。

养殖方法 分粗养和精养两类。中国南方的鱼塭养殖、印度次大陆恒河三角洲的布赫利斯(Bheris)养殖、东南亚的潭巴克(Tembaks)养殖、美国夏威夷的潮池养殖、地中海沿岸的瓦利(Valli)养殖以及黑海沿岸的里曼(Liman)养殖等, 均属于大水体半咸水粗放养殖, 其生产过程包括纳苗、水质管理和捕捞。粗放养殖既不施肥, 也不投饵, 渔具渔法也相当原始, 是一种传统的古老养鱼法, 单位水体产量很低。但鲻作为精养鱼虾池中的一个混养对象十分相宜, 不用单独提供饵料。既可在海水中与精养对虾混养, 也可在淡水中与鲤科鱼类混养。鲻亦可作为稻田养鱼的放养种类。中国的鱼塭养殖通常结合鱼塭排水不断“小收”;在台风季节之前, 为使塭水尽量排干, 还可进行2~3次“大收”。

常见的鲻养殖病害有: 微生物感染病、粘孢子虫病、单殖吸虫病、异形(吸虫)后囊蚴的寄生、寄生和半寄生甲壳类危害和凶猛鱼类、水蛇、水鸟的捕食,以及水花(蓝藻大量繁殖引起的泛池)的危害等。其中以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而暴发水花最具威胁, 可使鲻大量死亡(防治方法见梭鱼养殖)。此外, 人吃了受异形(吸虫)后囊蚴感染的鲻, 可引起肠道感染, 这已成为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地方性疾病, 菲律宾、日本也曾有过类似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