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对虾养殖与增殖

2023-02-11

culture and enhancement of Penaeus chinensis虾类养殖的一种。依据中国对虾的生态特点, 人工培育虾苗,并将虾苗放入人工管理的条件下, 培养成商品虾的过程称为对虾养殖。而将人工培育的虾苗, 培养到一定规格后投放到适宜的海区, 以增加自然群体数量称为放流增殖。

概况 中国过去依靠天然苗进行中国对虾与梭鱼等的“港养”(粗养),1959年首次育出人工虾苗。20世纪60年代以来, 研究了亲虾性腺发育、产卵孵化、虾苗培育以及养成技术; 80年代初, 确立了高效的对虾工广化育苗方法, 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为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每年提供数十亿虾苗。

日本长崎大学冈正雄于1964~1970年对中国对虾的生殖、摄饵、生长及育苗、养殖进行过较广泛的研究。1984年志布志事业场用捕自黄海的中国对虾育出的虾苗(95.9万尾)进行了养殖与放流增殖试验。

形态特征 体形较大, 全身包被很薄甲壳。分头胸部与腹部, 除最后一节(尾节)外, 每节皆具一对附肢。头胸甲前上方突出为额角。额角细长、平直尖利,上缘具7~9齿、下缘具3~5齿, 侧沟浅, 长度不超过头胸甲的二分之一, 无中央沟。腹部长而侧扁, 每节甲壳彼此分离, 可自由屈伸。成体雌虾呈青色, 雄虾黄色。

生物学特性 中国对虾是洄游性大型虾类, 主要分布在黄海及渤海。在一年的生命周期中(个别能活二三年),需要经过两次长距离的洄游, 即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对虾在越冬期分散栖息于黄海中、南部的深水区, 当水温回升后, 于3月上、中旬开始汇集成大群北上, 进行生殖洄游,到黄海、渤海河口附近的浅海区产卵。自产卵孵化到长成成虾,需经过120余天。卵子孵化与幼体前期的变态发育在产卵场度过, 幼体后期(仔虾)开始离开产卵场, 游向河口附近的潮间带和低盐的河道内生活。仔虾变态成幼虾后在河口附近海区摄食生长,自8月下旬开始游向较深的海区索饵,至秋末游集到渤海中部一带进行交配。交配后,11月中、下旬开始游离渤海进行越冬洄游, 沿着春季北上的洄游路线南下到越冬场越冬。

生殖 对虾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交配, 交配前雄虾的性腺发育成熟, 而雌虾的卵巢则到次年春季才能成熟。交配是在雌虾蜕皮后而新壳尚未硬化时进行, 雄虾借交接器将一对包着精子的精荚部输递到雌虾的纳精囊内, 其两片扇状体露在纳精囊外, 约经二三天后脱落。对虾卵巢的发育可以分为6期,即: Ⅰ未发育期、Ⅱ增殖期、Ⅲ生长期、Ⅳ近成熟期、Ⅴ成熟期、Ⅵ消退期。

对虾在黄海、渤海的产卵期为4月底至6月初,5月中旬左右为产卵盛期。产卵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雌虾在产卵的同时将储存于纳精囊内的精子排出,精、卵在体外受精。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对虾卵巢可多次成熟和产卵。卵子稍重于海水,在静水中沉落水底,流水中则悬浮。

对虾卵为中黄卵。受精卵为均等全分裂, 经过卵裂发育成囊胚、原肠胚、肢芽期和膜内无节幼体。卵子孵化后, 幼体经12次蜕皮发育成仔虾; 仔虾再经14次以上的蜕皮发育成幼虾。对虾幼体由于形态结构不同可分为4个不同的幼体发育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无节幼体分为6期,体不分节,不摄食,靠自身卵黄营养, 为浮游习性。溞状幼体共分3期,体分节,开始摄食,趋光性很强。糠虾幼体共分3期, 各部附肢齐全,初具虾形,悬浮于水的上、中层,呈倒立状态,其运动主要靠腹背弓弹及胸部附肢划水。仔虾随着历次蜕皮而发育,各部形态构造逐渐同幼虾相似,其运动主要靠游泳足;早期仔虾已能平游摄食,从中期仔虾开始到后期仔虾逐渐转变为底栖习性。

对虾的胚胎与幼体发育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卵子孵化水温不能低于11℃或高于28℃,适宜范围为18~22℃。幼体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如水温低于10℃溞状幼体不能成活,15~30℃均可成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发育快,低则发育慢(表1)。盐度和pH值的影响也很大,适宜范围见表2。

表1 对虾胚胎、幼体发育速度与水温的关系

水 温 (℃) 孵化时数 (h) 从无节幼体到溞状幼体时数 (h)
15 20 25 48~56 29~33 19~22 >200 89 57

表2 对虾胚胎期与各幼体阶段对于盐度和pH值的适应范围

发育阶段 适应情况 项目 胚 胎期 无节幼体 溞状幼体 (1~2期) 糠虾幼体 (1~2期) 仔 虾期 (1~3期)
盐 度 (‰) 可耐受的上限与下限 正常适应范围 最适范围 20.35~39.13 23.82~36.97 24.54~35.08 20.41~45.77 23.82~41.53 27.23~38.00 21.58~42.23 25.23~37.79 27.23~35.28 20.25~47.00 23.00~44.20 25.30~39.80 9.37*~46.55 11.08~43.48 16.60~39.38
pH 值 正常适应范围 最适范围 7.50~ 8.78 7.84~ 8.60 7.45~ 9.00 7.75~ 8.60 7.45~ 9.05 7.80~ 8.60 7.25~ 9.30 7.60~9.00 7.25~ 9.30 7.60~9.00

*为试验中最低配制盐度。

摄食 对虾属杂食性,随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不同,要求不同的饵料。在溞状幼体至糠虾幼体阶段,由主要摄食微型浮游植物,逐渐转变为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也能摄食熟蛋黄、微型配合饵料等。在仔虾阶段,由摄食浮游生物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摄食底栖性和沉降性饵料为主,同时也摄食有机碎屑、熟蛋黄、卤虫、鱼虾肉、蛤肉, 以及配合饵料等。在幼虾和成虾阶段则主要摄食底栖动物,以及卤虫、鱼虾肉、蛤肉、配合饵料等,而且随着虾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 由只能摄食一些小型底栖种类到能够摄食一些个体较大的种类,而食物中浮游生物的含量却越来越少。幼虾白天及夜间均摄食,晚上摄食活动最强烈(蜕皮前后不摄食)。摄入的食物一般经4小时左右消化排光。

生长 对虾在正常情况下,每蜕皮一次,体长就有明显的增长。故个体体长的生长型为阶梯状,而体重则基本是连续的逐渐生长。随着体长的增长,蜕皮间隔时间即蜕皮周期也随之加长。对虾生长速度与水温、水质、饵料的种类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人工育苗 对虾育苗包括以下内容。

亲虾培育 育苗用亲虾的来源有:捕捞生殖洄游期的亲虾,捕捞产卵场的成熟亲虾和人工越冬培育的亲虾。人工越冬培育的亲虾,可在海上秋汛捕捞作业中选取已交配过的雌虾,也可从人工养殖虾中选优。如池中雌虾尚未交配,则需同时优选相同尾数的性腺发育良好的雄虾,使其在人为条件下进行交配。

选择发育成熟的亲虾, 可以从体背面透过甲壳检查生殖腺。即卵巢宽厚而饱满,轮廓清晰,色泽呈深褐绿略带黄色或灰色,头胸部的卵巢略带金黄色或暗绿色者为成熟雌虾。

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 饲育成熟亲虾的产卵池,需采取控制光照度措施。亲虾一般在夜间产卵,第二天上午将所产卵子收集于集卵网箱中。经取样计数,移入准备好的育苗池中孵化。自放亲虾入池始直到育苗结束主要管理工作为连续充气,控制适宜水温。在投放亲虾产卵之前,产卵池和育苗池等设施,均应经药物消毒并用过滤水彻底清洗干净。育苗用的海水要严格过滤,严防鱼类、其他虾、蟹类幼体、桡足类等有害生物混入, 力求水质洁净。当无节幼体孵出后,应调整幼体密度,掌握适宜的水质环境,施肥、繁殖接种的单细胞藻类和随水带入的小型饵料生物,供溞状幼体摄食。在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培育过程中,根据不同发育阶段、胃肠饱满度及水中饵料生物量来决定投喂生物饵料或优质人工饵料的种类,维持一定数量,并按时换水。虾苗出池一两天前应停止加温,使水温逐渐降至天然海水温度,以便放苗时能适应室外养虾池水温。从无节幼体期培育成仔虾约需11~12天。

养殖技术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池 在放养虾苗之前,必须彻底清除养殖池内的污泥、有害鱼、虾、池底杂草及大型藻类等,以利于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清池药物有茶籽饼、鱼藤精、漂白粉、生石灰等。茶籽饼清池效果良好, 其有效成分为茶皂素, 是一种溶血性的毒杀剂,对鱼类的毒性要比虾类大数十倍。因此, 不仅可以用于放苗前清池除害, 在养成期间必要时亦可使用。茶皂素毒性作用易受生物降解而在几天内全部消失。清池用量按1立方米水体加入15~20克(即15~20毫克/升),经浸泡后均匀地洒入水中。

已养过虾的虾池, 由于残饵、对虾粪便等有机物沉积池底, 腐败分解污染水质和底质, 消耗水中溶解氧。特别是底泥发黑易产生硫化氢等, 败坏水质, 影响对虾摄食和成活,因此在对虾出池后应将池水排出,封闸晒底, 然后彻底清除污泥。池中滩面应每年翻动一次, 再经日光曝晒, 以改善底质。翌年开春后反复进水、排水浸泡池底数次。

进水 清池后2~3天便可进水。进水时应经常检查过滤网是否完好、严密, 以防害鱼及其卵子随水入池, 闸门进水网采用锥形袖网(60目尼龙筛网), 安装在内闸槽, 中闸槽为闸板, 外闸槽安装较大网目的直板网, 以拦阻木块、杂草等进入, 损坏滤水网或影响进水效率。

繁殖饵料生物 养殖池内繁殖饵料生物是促使对虾在养殖前期加快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自清池进水后的半个月到—个月内繁殖自然饵料生物,如硅藻类、端足类、线虫、猛水蚤、箭虫、轮虫等。如水质较贫瘠则需施肥。可少量勤施,使池水保持黄褐色或浅褐色。为了繁殖更多的适于对虾摄食的底栖生物如钩虾、沙蚕等, 可人工移植使其在池中繁殖。

放养虾苗 放养量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应根据虾池条件、水交换能力、饵料种类和供应情况等来确定合理放苗密度。中国土池养殖一般放苗密度为9万~18万尾/公顷, 0.67公顷以下的养虾池放苗密度可为22.5万~45万尾/公顷,计算公式为:

为了提高对虾的养成率和延长养虾池繁殖饵料生物的时间, 可将育成的虾苗先集中进行半个月的中间培育。待虾苗体长达2厘米左右再移放养虾池养殖。

放苗前必须认真检查池水的生物环境和水质因素,如发现害鱼, 需重新用药物清池。为保留池中繁殖的饵料生物, 可先放出一部分水, 切勿露出滩面, 使用10毫克/升茶籽饼清除害鱼。放苗前还应注意养虾池水与育苗池水的主要水质条件如盐度、水温、pH值等必须调节好, 避免相差太大。

投饵 养殖对虾可投喂的饵料种类有: ①天然饵料。包括蓝蛤、寻氏肌蛤、鸭嘴蛤、贻贝、四角蛤蜊、蛤仔、螺蛳、螺、黄蚬、端足类、蟹类、卤虫、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 ②人工饵料。包括花生饼、豆饼、虾糠等商品饲料和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饵料应依据饵料类别及对虾摄食能力适量投喂。为利于对虾摄食并便于检查摄食情况,饵料均应撒在虾池边沿和滩面上。过硬或过大的饵料要适当处理后投喂。

水环境管理与测定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 池水蒸发渗漏, 常使水位下降。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对虾和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都要消耗大量氧气,降低池水的溶氧量, 严重时能造成对虾浮头死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及时添水、换水,以保持池水深度和水质良好。养殖前期因对虾个体小, 投饵量少, 池中饵料残渣和对虾粪便等污物尚少, 水质一般不会发生问题, 仅添水即可。中后期要逐步加大换水量, 其换水量应依据水质状况、生物相(biofacy)变化、透明度及天气情况等而定。养殖中后期应更换较大网目的进水网,网目大小以不逃虾和能拦阻害鱼为度。排水闸除安装有直板网外,还应在排水闸内侧插一道围网挡虾。

在养成期中影响对虾生长和成活的因素很多, 除上述饵料质量和数量外, 水环境的几个重要因素也要及时测定, 妥善管理。

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反映。一般养殖池中常见的正常水色为黄褐色、黄绿色、绿色等。清水池中不仅饵料生物贫乏, 而且透明度过大, 光线过强, 影响对虾生长。水清还会导致池中繁殖大量有害的丝状藻类,虾体上也易附生藻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一定浓度的水色。透明度以0.4~0.6米为宜。

水温是对虾养殖中关键性的环境因子, 影响对虾生长的速度和成活率。适宜水温为18~30℃,高达39℃时死亡, 低至8℃以下时不活泼, 大多匍匐水底,很少游动, 低至3~4℃时, 就侧倒于水底, 不能活动, 时间过长就引起死亡。特别在盛夏和晚秋季节应注意水温的变化。测量水温应在早晨5~6点和下午2~3点,以了解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适宜的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在19~23℃条件下,对虾窒息的临界含量为1.09毫克╱升(0.76毫升/升)。养殖前期一般不会缺氧, 应着重在高温期和养殖后期测定溶氧量,每日傍晚和凌晨各测1次。

中国对虾是狭pH值性生物,适宜范围为7.8~9.3;中国对虾是广盐性生物,在盐度2‰~40‰(渐变幅度)的海水和半咸水中均可生活, 但盐度突然变化, 则难以适应。

出池 中国对虾出池常用的方法是在闸门安装袖网, 提闸排水, 对虾则随水流入网内。利用潮水或水泵抽水反复多次进水、排水, 池中的对虾就可基本出净,最后剩余的则可用拉网捕获。如果池底坡度大、池水能全部排光, 不必进水, 对虾也可出完。

放流增殖 日本首先实行了日本对虾的苗种放流,80年代每年放流虾苗约数亿尾, 收到了明显的增殖效果,增殖区的日本对虾渔获量已逐年回升。中国于8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对虾苗种的中间培育技术和标志放流技术。从1984年起开始进行大规模中国对虾苗种的放流增殖工作,以山东南部沿海放流增殖的规模最大,效果显著。1984~1986年共放流经中间培育的虾苗(体长3厘米以上)20.5亿尾,回捕率约为8%。浙江象山港的增殖群体, 已形成生产规模。

中间培育 由于人工培育出池的虾苗个体尚小,适应能力差,放流后成活率低,因此,必须经过中间培育至体长3~4厘米以上才能放流。一般经20多天的中间培育即可达放流规格。

放流方法 中国采取的放流方法是在中间培育池闸门上安装带有集苗网箱的锥形袖网,提闸放水,使虾苗流入集苗网箱内,采用重量法计数放流入海,也可用船运至敌害鱼少的海区放入海中。实验证明,放流规格、放流地点与时间都与放流后虾苗成活率及重捕率有密切关系。

展望 80年代以来,中国对虾增养殖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明显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少地区出现高产典型,有的地区平均单产水平却较低,对虾病害也不断发生,亟待解决。预期中国对虾养殖业将出现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在对虾放流增殖方面,由于中国海域辽阔,气候适宜,有许多海湾或海区适于中国对虾苗种的放流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