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渔业生物学

2023-02-11

fishery biology研究水生经济生物生命过程、种群动态、资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其基本任务在于为提高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水平, 开创有效的增养殖方法和途径, 保障渔业持续地获得最大数量和最高质量的产品提供生物学依据。是渔业科学的主要领域之一。

简史 早在渔业生物学形成之前, 随着捕捞业的发展, 人们逐步掌握渔业生物学的某些知识。如中国的《国语·鲁语》提出“鱼禁鲲鲡”; 《孟子·梁惠王》提出:“数罟不入洿池”。《吴郡图经续记》并已述及太湖白鱼引种至洛阳之事等。

现代渔业生物学始于19世纪末。当时欧洲北海渔业生产量明显下降,给渔业生物学提出一系列问题,促使学者相继开展诸如种群(F. Heincke, 1898)、种群年龄结构(C. G. J. Petersen,1885)等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至20世纪初,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完善,渔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其后提出了种群数量变动原因的各种见解。其中有1914年挪威约特(J. Hjort)的波动论, 认为世代的丰歉是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1918年苏联巴拉诺夫(Ф.И. Баранов)的捕捞论, 认为种群补充量不变, 种群数量波动仅与死亡有关, 捕捞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954年加拿大里克(W.E. Ricker)的“亲体与补充”理论, 将补充量对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提到显著的地位。而后苏联尼科里斯基(Г. В.Никольский, 1963,1965)从“环境与生物体相统一”的观点出发, 提出食物保障是影响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这些见解推动了渔业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构成当今渔业资源评估、资源预报和增殖的理论基础。60年代以来, 研究方法从定性迅速转入定量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数理模式。随着邻近学科的渗透及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深入, 渔业生物学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现代渔业生物学的研究始于1953年在朱树屏等领导下的烟台鲐鱼渔场综合调查。它研究了鲐的种群、年龄、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随后开展了小黄鱼、大黄鱼、带鱼等鱼类生物学研究, 也进行区域性海产鱼类资源分布、洄游、索饵、繁殖保护等调查研究, 积累了大量资料。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生物学工作者。60年代起,由单鱼种转入以群聚为对象的研究以及资源的评估与管理等; 80年代以来从生态系统入手进行研究, 对渔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内容 以种群为基本研究单位, 根据学科内秉属性, 其内容包括: ①种群生命现象和过程。包括种群的划分, 种群结构及其属性, 分布移动和摄食习性, 世代繁殖, 生长、发育、死亡等生命过程的规律、特性及适应属性。②种群数量和生物量自然变动性质、程度及其原因。种群补充机制, 捕捞的影响及种群的反馈能力, 以数理模式形式描述和提供单鱼种和多鱼种数量评估及合理管理的依据。③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非生物环境的影响与适应;种群间和种间时空关系,营养关系, 包括经济生物在食物链、群聚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生态效率。种间相互作用, 其内在变异性和环境因子对这些变异的影响,优势种交替机制。④从生态系统能量流程及其转移效率、物质循环角度来研究种群生物学的问题。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渔业生物学是直接服务于渔业生产的学科, 有关水生动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是它依托的基础学科。同时也必须具备海洋学、湖沼学、气象学以及捕捞学、渔具学等知识。随着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入定量, 数量统计学、数学等亦是重要研究手段。随着渔业资源增殖研究的深入, 组织胚胎学、生理生化学、移植驯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等理论和生物技术亦与渔业生物学相互渗透。

资源卫星、遥感技术、水下电视、潜水载体、积分探鱼仪、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和工具已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渔业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趋势 每一生物种群均是其所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员, 成员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单一种群数量波动理论已不能解释复杂的渔业资源变动, 因而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以群聚 (多鱼种) 为主体,并将随着对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从生态系统能量流程及其转换效率来研究种群生物学问题。另一方面, 将从实验生物学一生态学着手,开展移植驯化、繁殖生理一生物学、营养代谢、生长规律以及遗传育种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以期达到增殖资源, 改造自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