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渔业经济

最近更新:2023-02-12

fishery economics渔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按其生产领域、生产方式及产前产后的活动范围,渔业经济主要包括渔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水产资源的采捕和增殖、养殖,水产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出口,渔用生产资料供应,渔业物质技术装备基础及建设方面的活动,以及在一定经济制度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经营形式、分配关系、管理体制等。

特点 渔业生产季节性强, 自然资源的采捕有汛期,其品种、数量易随自然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生产流动性大; 渔业商品又具有多品种、鲜活性、易腐性的特点。因此,要求产品保鲜加工、贮运、销售以及渔需物资供应、渔船修造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既需要经常性的有机配合、又要适应产品大量集中上市的状况。在渔业集中产区、渔港,一般都形成独立的服务体系。由于渔业资源具有经常移动与生物自律更新特点,以及某些作业水域的共有性,渔业资源的利用必须强调符合资源消长的自然规律,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与经济的合理性。渔业与同属农业经济范畴的农、林、牧、副各业,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对繁荣农村经济、合理利用土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方面有重大作用。在与其他各经济部门的联系中,水产品除了食用外,还被用于食品、轻工、医药、化工、军工、机械、工艺美术等许多部门,而其所需的物资投入,由于量大,品种繁多,也离不开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渔业机械、助渔导航仪表设备、化纤、化肥、石油、塑料制品、饲料、制冷、食品等工业,对渔业的兴衰,关系尤为密切。

中国渔业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渔业在很长历史时期内, 只是作为获取食物的自给性经济。春秋战国期间, 渔业在沿海诸侯国的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水产品贸易相应发展。荀子《王制篇》对战国时货物流通情形的描写表明,当时住在山地的人已可以得到水产品。秦汉时期, 广西北海港已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水产品贸易往来的主要港口。秦代以后,海洋捕捞逐步从局部扩大到全国沿海。至清代,近海主要渔场, 多数已经开发,南海渔民还远涉外海渔场。滩涂用于牡蛎养殖在汉代已有记载,距今400多年前的插竹养蛎沿用至今,加上缢蛏、泥蚶、花蛤,逐步形成中国滩涂养贝四大传统品种,而以浙、闽、粤为著。淡水养殖在汉代已有丰富经验,至唐代,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的养殖渐渐发展起来。进入明代后, 自鱼苗到商品鱼的整个生产过程逐步完备,养殖技术远传欧洲等地。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艘以德国渔轮改装的拖网机动船,是渔业机动化的开端。1936年,机动渔船发展到400多艘,风帆船约八九万艘,全国水产品产量达150万吨。1937~1945年期间,因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打击,渔业经济严重萎缩,至1948年,渔船仍只有1936年的一半,渔业人口100万人左右。1949年的水产品产量仅44.8万吨, 比1936年下降7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渔业虽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发展是迅速的。1952年产量166.6万吨,超过了历史最高的1936年。1988年为1061万吨,是1949年的23.7倍,3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5%;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2%上升到3.3%, 加上水产加工、渔船渔机修造、绳网制造及其他工副业,水产系统的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已达130亿元;群众渔业劳动力854万人,加上全民所有制水产企事业单位职工49万人,共903万人(表1)。

表1 1949~1988年水产品产量

年份 水产品产量 按全国人口平均 的水产品占有量 (kg/人)
数量 (万吨) 与前期末年比较
平均年增长量 (万吨) 平均年增长率 (%)
1949 44.8 0.85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88 166.6 311.6 228.3 298.4 318.5 441.2 449.7 705.2 1061.0 40.6 29.0 -16.7 23.4 4.0 24.6 1.7 51.1 118.6 55.0 13.3 0.0 9.3 1.3 6.7 0.4 9.4 14.6 2.9 4.8 3.4 4.1 3.9 4.8 4.6 6.8 9.7

 

经济结构 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和消费结构。

所有制结构 1949年以前基本上属私营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经济上扶助群众渔业、发展互助合作的同时, 着手建设国营渔业企业, 逐步形成了以合作渔业为主体、国营渔业为骨干、个体渔业为补充的格局。1988年, 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中, 群众渔业(包括合作渔业和个体渔业)占88.5%, 国营渔业占11.5%(表2、表3、表4)。

表 2 按所有制划分的产量结构变化

项 目 1950年 1988年
产量 占总产量(%) 产量 占总产量(%)
水产品总产量 国营渔业产量 群众渔业产量 91.1 3.5 87.6 100.0 3.8 96.2 1061.0 121.9 939.1 100.0 11.5 88.5

表3 按所有制划分的养殖水面占有情况变化

项 目 1954年 1988年
面积 占合计(%) 面积 占合计(%)
养殖水面合计 国营养殖水面 群众养殖水面 40.1 4.3 35.8 100.0 10.7 89.3 430.8 130.6 300.2 100.0 30.3 69.7

注: 全国的养殖水面中, 池塘、 小型水库等小水面绝大多 数由群众养殖, 国营单位主要经营大水面及育种用鱼池。

表4 按所有制划分的渔船占有数量变化

项 目 1951年 1988年
万艘/万吨 占合计(%) 万艘/万吨 占合计(%)
渔船合计 国营渔船 群众渔船 37.5/97.4 0.02/1.4 37.48/96.0 100 0.5/1.4 99.5/98.6 83.7/429.8 3.6/44.8 80.1/385.0 100 4.3/10.4 95.7/89.6

注: 国营渔船的数量和吨位, 虽然所占比重很小,但294千 瓦以上大型机动渔船的60%以上属于国营企业所有。

 

生产结构 在漫长的历史中, 中国渔业一直以采捕天然资源为主, 以近海渔业为主。随着养殖事业的发展和外海渔场的开拓, 生产结构逐步改变。1988年的水产品产量中, 养殖、捕捞之比为50.2:49.8,海水、淡水之比为57.1:42.9;外海和远洋渔业的产量约占海洋捕捞产量的10%(表5)。

技术结构 渔船方面, 1949年渔船绝大多数是风帆船, 平均载重量只有2.6吨/艘; 机动渔船只有230条, 不足总船数的0.1%。到80年代末,机动渔船及非机动渔船合计的平均吨位为4.8吨/艘, 定位、起网、探鱼、通讯等助渔、导航仪器已普遍应用, 网具材料全部以合成纤维取代了棉麻; 海洋捕捞产量的80%来自机动渔船。与渔船的机动化及生产规模相适应, 全国已建成码头、供油、修船、冷藏制冰等辅助设施基本配套的渔港150多处(其中: 群众渔港130多处,国营海洋捕捞企业渔港20多处)。养殖方面,自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 淡水鱼苗长期依靠江河天然捕捞的局面逐步改变。到1988年,人工繁殖鱼苗已占鱼苗总产量的89%。对虾、海带、紫菜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解决了人工育苗以后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新品种, 人工干预程度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养殖业的集约化经营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粗放经营。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池塘养殖中渔业专用塘面积仅100多万亩,占10%左右; 1988年扩大为1264万亩, 占全部鱼塘的59%, 单产达2.8吨/公顷。水产品保鲜加工逐步改变了以“腌、割、晒”为主及天然冰保鲜的初级加工形式,到1988年,通过国营冷库的冷冻水产品已达112万吨,比70年代增加一倍以上: 水产罐头、鱼糜制品、熟食品、贝藻类加工品、鱼粉及综合加工产品都有很大发展, 传统的腌干品由20多万吨下降为7.1万吨。

表5 水产品产量的结构变化

单位: 万吨

项 目 1949年 1980年 1988年
产量 占合计 (%) 产 量 占合计 (%) 产 量 占合计 (%)
水产品总产量 44.8 100.0 449.7 100 1061.0 100.0
其 中 养殖产量 捕捞产量 2.0 42.8 4.5 95.5 134.6 315.1 30 70 532.2 528.8 50.2 49.8
海水产品产量 淡水产品产量 34.8 10.0 77.7 22.3 325.7 124.0 72 28 605.8 455.2 57.1 42.9

 

流通结构 1949年以前, 水产品流通业务绝大多数由私人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流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49年至1956年期间,国家对水产品实行自由购销,以市场调节、个体经营为主。如1952年,个体收购量占总商品量的62.9%;渔民自产自销占20.4%;国营及合作社商业分别只占11.4%及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国营水产供销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其经营量比重猛升到59%,合作商业增至9%,个体商贩及渔民自销比重下降为14.8%及17.2%。1957年至1978年间, 国家对水产品实行统一收购或派购政策,流通领域基本上是国营商业独家经营。自1979年开始, 随着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 流通结构逐渐向多渠道、少环节的开放型过渡。1985年国家规定水产品全部划为三类产品, 一律不派购,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水产品供应主要靠开放市场、议购议销, 国营商业开始由独家经营转向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中国水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出口量约占水产总量的4%(折原料量),主要销往港澳及外销日本。

消费结构 水产品国内消费部分以供人们食用为主,20世纪50~70年代一般占90%以上。80年代开始,食用部分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到1988年仍占87%;作为饲料及加工鱼粉的原料,大多是低值小杂鱼虾、贝类及水产加工品下脚料,制碘、药用等工业及其他方面用水产品不足产量的1%(表6)。

表6 水 产 品 利 用 结 构 变 化

项 目 单位 1958年 1980年 1985年 1988年
数 量 占国内消费 合计(%) 数 量 占国内消费 合计(%) 数 量 占国内消费 合计(%) 数 量 占国内消费 合计(%)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281.1 449.7 705.2 1061.0
国 内 消 费 合 计 万吨 264.8 100.0 438.8 100.0 696.6 100.0 1031.3 100.0
其 中 人食用量 饲料、 肥料 工业原料及其他 万吨 万吨 万吨 240.8 19.0 5.0 90.9 7.2 1.9 393.8 35.0 10.0 89.7 8.0 2.3 616.6 70.0 10.0 88.5 10.0 1.5 897.0 124.3 10.0 87.0 12.1 0.9
人均食用水平(kg/人) 3.6 4.0 5.9 8.2

注: 1.以上资料系按水产品进出口数、 养殖对虾等用饲料、 鱼粉产量、 工业原料用量等估算。 2.水产品产量-国内市场消费量=出口水产品量(折原料量)-进口水产品中供人食用的数量。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海岛,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越条件。自1978年后,渔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台湾省渔业在20世纪40年代,以沿岸捕捞和养殖渔业为主;5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向近海和远洋发展,机动渔船动力在1952年约3.68万千瓦;到1964年增至19.11万千瓦,并增加了船上冷冻、冷藏设施,以及引进国外加工运销技术。70年代初期开始,远洋渔业已成为渔业产量的主要来源,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到1984年,机动渔船动力达142.59万千瓦、55万总吨,年产量首次超过百万吨,1987年增加到123.6万吨(表7)。

表7 台湾历年水产品产量及其结构变化

年份 总产量 (万吨) 发展指数 (%) 各类渔业产量占总产量%
沿岸 近海 远洋 养殖
1952 1964 1972 1984 1987 12.2 37.6 69.4 100.3 123.6 100.0 308.2 568.9 822.1 1013.1 36.1 8.6 3.6 4.8 4.3 24.4 42.8 35.0 30.9 22.7 16.2 33.7 49.7 39.9 48.3 24.3 14.9 11.7 24.4 24.7

表8 世界及主要渔业国家1980年、1987年水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国 别 水产品产量(万吨) 1987年比1980年 1987年 人均占有量 (kg/人) 1987年 藻类产量 (鲜品, 万吨)
1980年 1987年 增长量 (万吨) 年递增率 (%)
世界总计 日 本 苏 联 中 国 美 国 智 利 秘 鲁 印 度 南 朝 鲜 印度尼西亚 泰 国 菲 律 宾 挪 威 7220 1043 952 424 363 271 273 244 209 184 180 156 241 9269 1184 1116 935 574 481 458 289 288 261 217 199 193 2049 141 164 511 211 210 185 45 79 77 37 43 -48 3.6 1.8 2.3 12.0 6.8 8.5 7.7 2.4 4.7 5.1 2.7 3.5 -3.1 18.6 97.0 39.5 8.7 23.6 387.6 221.1 3.7 67.5 15.1 40.9 34.9 462.4 324 66 2 120 8 12 0 0 46 6 0 22 17

注: 水产品产量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未包括藻类及兽类, 人均占有量也按此口径计算。

台湾省的鱼货销售, 主要集中在基隆、高雄、台南、苏沃、马公市及东港镇等6处产地鱼市场, 以及台北、台中、彰化、嘉义、新营市及冈山镇等6处消费地鱼市场。这12处市场年成交量一般占年产量40%以上。50年代几乎没有水产品出口业务, 1965年出口0.5万吨;1987年增至27.4万吨,出口值14.3亿美元,其中对虾、鳗鲡及其加工品约占出口值的70%。全省1987年有13.1万渔户, 60.8万渔业人口, 有渔会38个, 参加者23.3万余人。

世界渔业经济发展概况 20世纪30~40年代, 世界渔业年产量从1000万吨上升到2000万吨, 1950年达到2080万吨。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渔业产量也大幅度增加, 1970年达6560万吨, 为1950年的3倍多。进入70年代后, 速度减缓, 1987年达9269万吨, 这1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仅2.1%,大大低于前20年的5.9%(表8)。

世界渔业产量主要来自海洋, 自50年代以来, 海洋渔业产量所占比重保持在85%~90%,而且主要来自对天然资源的采捕。1985年淡水鱼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 1987年达1219万吨。世界养殖业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0%, 其中80%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

在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 19世纪初至30年代出现的密封加热杀菌和人工制冷保鲜技术, 在该世纪60~70年代逐步运用到水产品保鲜加工。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水产品保鲜仍以腌制、干制和熏制等传统产品为主。如1938年, 世界水产品产量约2000万吨, 用于冷冻、罐头生产的鲜品仅占13%;用于腌、干、熏制品的占24%,鲜销占50%,其余的13%因来不及鲜销或保藏的低质品用于饲料或肥料。进入50年代后, 随着渔获量的增加和人类食用及饲料生产发展的需要, 世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987年, 用于食用的冷冻品已由10%上升到23.8%, 罐制品由10%增加到12.6%, 腌干熏制品和鲜销品分别降为14.2%和21.8%; 非食用部分上升至27.6%, 其中鱼粉占26.5%(表9)。

表9 世界水产品利用结构变化

年份 总 产 量 (百万吨) 食用部分 其他部分
数 量 (百万吨) 占总产量 (%) 数 量 (百万吨) 占总产量 (%)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87 20.8 28.5 39.4 52.6 65.6 66.4 72.1 86.0 92.7 17.8 23.9 30.8 36.3 39.1 46.0 53.1 60.7 67.1 85.6 83.9 78.2 69.0 59.6 69.3 73.6 70.6 72.4 3.0 4.6 8.6 16.3 26.5 20.4 19.0 25.3 25.6 14.4 16.1 21.8 31.0 40.4 30.7 26.4 29.4 27.6

在水产品贸易方面, 随着渔业产量的增长, 国际鱼品贸易相应扩大, 其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60年代后速度加快,出口量从1960年的450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1545万吨, 增长2.4倍, 折鲜重约占总产量的1/3以上。出口值在1950年为13亿美元, 到1987年增长到280.8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占近45%, 而10多年前仅占1/3左右(表10)。

表10 1980年、1987年世界及水产品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 单位: 万吨;亿美元

水 产 品 进 口 水 产 品 出 口
国 别 1980年 1987年 国 别 1980年 1987年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世界合计 日 本 美 国 法 国 意 大 利 英 国 联邦德国 986 95 104 48 38 79 89 159.7 31.6 26.3 11.3 8.3 10.3 10.2 1475 200 156 68 62 87 98 305.1 83.1 56.6 20.2 17.4 13.9 12.7 世界合计 加 拿 大 美 国 丹 麦 挪 威 日 本 韩 国 1020 48 47 75 66 72 41 153.3 10.9 10.0 10.0 9.7 9.1 6.8 1545 56 213 70 71 72 54 280.8 20.9 18.4 17.5 14.7 8.9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