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渔场

2023-02-11

fishing ground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滞留、栖息或洄游经过,并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构成渔场的主要原因, 是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自身的生理和生活习性, 并对水域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果。水域环境条件主要是水温、盐度、透明度、水深、水流、底形、底质和饵料生物等。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的自身习性包括其不同发育阶段中的稚幼期和成熟期, 以及生活过程中索饵肥育、产卵生殖和越冬洄游等。广义的渔场应包括海洋渔场和内陆水域渔场,由于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 海洋渔业的产量又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85%以上, 故一般都指海洋渔场。

根据海洋渔场形成机制分, 主要有: ①大陆架渔场。因陆地上大量径流和冲积物入海, 并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使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孳生繁殖, 为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构成渔获量高、资源种类多的优越渔场。世界海洋渔获量的90%左右,捕自约占世界海洋面积7%的大陆架。②潮隔渔场。又称流隔渔场。为不同水团或水系的交汇水域, 饵料生物密集,在交汇水域的一侧形成渔场。③上升流渔场。大多在大洋中因底层水向表层流动, 将底层的营养物涌向上层, 在上升流周围形成渔场。④涡流渔场。因受地形的影响, 产生海水涡旋运动, 使鱼类密集成群并能持续停留在其周围形成渔场。⑤海礁渔场。因海水流经礁石产生乱流, 使上下水层不断交替, 在海礁上方水域形成高产渔场, 例如大洋中的海山渔场。

根据作业水域可分为: ①沿岸渔场。一般指潮间带外水深较浅,距岸较近,生产持续1~2天的水域。这类渔场的资源种类较多, 捕捞规模较小, 作业方式较杂。②近海渔场。一般指水深200米以内的水域,是海洋捕捞业中的主要作业场所。③远洋渔场。远离本国基地, 一种是大洋中的公海渔场, 另一种是别国的近海渔场。

根据渔具渔法可分为: ①拖网渔场。按鱼群栖息水层, 有中上层拖网渔场和底拖网渔场之分。底拖网渔场的海底平坦无障碍物。②围网渔场。捕捞高度密集的群体, 而水流影响较小的水域。③刺网渔场。捕捞的群体较分散、种类较单一, 一般处于群体洄游通道。④定置网渔场。大多处于沿岸, 并有较强水流的水域。⑤钓渔场。按作业方式, 有延绳钓、曳绳钓和手钓、竿钓渔场之分,不易受作业水域范围的限制。

根据捕捞对象, 可分为鳕渔场、金枪鱼渔场、鲑鳟渔场、鲐鲹渔场、鲱渔场、柔鱼渔场、对虾渔场以及松叶蟹渔场等。

根据捕捞对象的生活周期, 可分为产卵渔场、索饵渔场和越冬渔场。

世界海洋渔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著名的北太平洋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均在该水域。随着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渔场也获得开发。现太平洋水域的北部有鲑、鳟、鳕、狭鳕、鲣、竹刀鱼、沙丁鱼、鲐、松叶蟹等渔场, 南太平洋东部的鳀渔场, 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金枪鱼和鲣渔场。大西洋水域东北部是开发最早的高产渔场, 中东部即非洲西部外海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发的新渔场, 西南部即南美东部外海具有广阔的大陆架, 是优越的正在开发的虾类、鳕和柔鱼渔场。印度洋水域中已开发的主要是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目前仍具有利用价值, 印度洋周围各国外海渔场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南大洋是昔日著名的鲸类渔场, 由于资源锐减, 现已被禁捕, 但正在开发的磷虾和其渔场是今后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水域。

中国渤海(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属西太平洋的陆缘海。渤海和黄海都处于大陆架上, 东海和南海北部的大陆架面积分别占其海域面积的74%和10.7%。由于大陆河川的大量径流量注入, 以及大陆沿岸流和黑潮的盛衰交替, 构成中国沿海的优越渔场。著名的有渤海的对虾渔场、真鲷渔场、鳓渔场,黄海的鲐鲹渔场、太平洋鲱渔场、小黄鱼渔场、鳕渔场,东海的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乌贼渔场、鳗渔场,外海还有马面鲀渔场。南海北部大陆架上可常年生产, 大部分都是底层鱼类混栖的渔场, 北部湾是著名的拖网渔场, 南海外海的南沙、西沙、东沙诸岛屿都是礁盘鱼类渔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捕捞过度和环境污染, 使中国沿岸和近海的某些重要渔业资源遭到破坏, 部分渔场发生变化。为此, 对近海渔场必须加强管理, 控制捕捞强度, 大力开展增殖放流, 同时积极开发外海和远洋的新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