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银鲛类

2023-02-10

shortnose chimaeras银鲛目(Chimaeriformes)鱼类的总称。属软骨鱼纲、全头亚纲。寒冷和较深海中的鱼类。分布于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南美、北美、南非。

体延长而侧扁,内骨骼为软骨。具一对鳃孔,鳃裂4对,被一膜质鳃盖。背鳍硬棘能活动竖垂。体一般光滑无鳞,上颌与脑颅愈合。无椎体。脊索不分节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离。无泄殖腔。雄鱼除具鳍脚外,尚具一对腹前鳍脚和一个额鳍脚。(见图)

世界银鲛类有1目3科6属约31种, 中国有2科4属约6种。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偶见于南海深处。

银鲛科(Chimaeridae)吻短而圆锥形。胸鳍宽大,位低。第一背鳍三角形,具一粗大硬棘;第二背鳍低而延长。尾鳍狭长而尖细,下叶低平不突出。臀鳍低小。牙愈合为齿板。鼻孔腹位,具鼻口沟。鳍脚分为2~3支。栖于370~2600米深处。体长600~900毫米。全世界有2属约21种,中国有2属4 种。银鲛属(Chimaera),臀鳍与尾鳍下叶有一深缺刻相隔。有6种,中国有2种,常见有黑线银鲛(C. phantasma)。兔银鲛属 (Hydro-lagus),臀鳍消失或与尾鳍下叶连续,约有15种。中国有2种, 如曾氏兔银鲛(H. tsengi), 山东烟台和浙江偶有捕获。

黑 线 银 鲛

长吻银鲛科(Rhinochimaeridae) 吻长而尖。雄性鳍脚不分支, 呈棍棒形。牙冠面平滑, 但有些种有嵴突和圆颗粒突。全世界分布,栖息较深海中,可达2000米深处。有3属6种, 中国有2属2种。尖吻银鲛属(Harriotta), 吻平扁。牙冠面具嵴突和圆颗粒突。有3种,中国只有后鳍尖吻银鲛(H. opistopterus) 1种,分布东海深海,较罕见。吻银鲛属(Rhinochimaera),吻侧扁。牙冠面光滑。有2种, 中国只有太平洋吻银鲛(R. pacifica)1种, 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叶吻银鲛科(Call orhynchidae) 吻端具弯向腹面的叶状突起。两背鳍分离较远。歪型尾, 有尾鳍下叶。牙冠面有一系列横嵴突。鳍脚棍棒状不分支。只1属4种,分布南美、南非、新西兰和南澳大利亚,中国不产。

银鲛类游泳缓慢, 大多夜间活动。当静伏水底时借大的胸鳍维持身体平衡。板状牙适于摄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体内受精。额鳍脚和腹前鳍脚用以把握雌体。卵生。卵被渴色角质囊, 椭圆形, 纺锤形或蝌蚪形。卵长可达17.7厘米。性成熟时体长600~2000毫米,雌鱼比雄鱼大而粗壮。肉可食, 肝油早期作药用或作润滑剂。一般单独行动, 每网很少捕到25尾以上, 但在挪威沿岸产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