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养殖对虾疾病

2023-02-10

diseases of culturedprawn对虾在人工育苗、养成和越冬期间发生的疾病。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

病毒病 已发现六种,对世界各地对虾危害严重。除一般防病措施外, 均无治疗方法。

杆状病毒病 已发现三种杆状病毒。病毒粒子棒状,外具被膜, 有高电子密度中心。①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 Couch, 简称BP): 病毒粒子74纳米×270纳米, 核内包涵体角锥形。侵害美国养殖的数种对虾的幼体和成虾。②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onodon ba-culo virus,简称MBV): 69纳米×275纳米,核内包涵体球形。主要侵害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斑节对虾和墨吉对虾的仔虾和成虾。③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virus, 简称BMN); 72纳米×310纳米, 无包涵体。侵害日本养殖的日本对虾。这三种病毒都存在于肝胰脏和中肠前部的上皮细胞的核内。使细胞核肥大、胀破, 最后细胞解体。病虾肝胰脏变白, 不透明; 行动迟缓; 生长停止, 体表附着物多。感染率和死亡率高。

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infection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简称IHHN)病原暂定为细小核酸病毒(Picorna virus)。病毒粒子分为3型: 1型最普通,平均直径27纳米, 在感染组织的细胞质内形成小聚合体: 2型很少见,平均直径17纳米, 包涵体中有类晶体列阵;3型发现于肥大的细胞核内, 直径20纳米, 不形成集合体或列阵。主要侵害蓝对虾和斑节对虾的幼虾和成虾。急性型病虾仅游泳反常, 或浮于水面, 或沉于水底, 不食不动,很快死亡。亚急性型甲壳变白或有淡黄色斑点,肌肉混浊不透明,多在蜕皮时死亡, 幸存者生长缓慢,鳃和附肢有黑点,附着物多。感染组织的细胞核肥大,内有大包涵体。表皮、角皮下组织、神经、前肠和后肠的上皮组织、横纹肌、大颚器官、造血组织、触角腺管等发生坏死或炎症。死亡率90%以上。流行于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中东、法国和中国台湾省。

肝胰脏小球病毒状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like virus,简称HPV) 病毒粒子直径22~24纳米,球形, 少数三角形。病虾行动迟钝, 食欲不振, 生长缓慢,体表附着物多。肝胰脏坏死或萎缩,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个圆形、椭圆形或无定形大包涵体。主要侵害新加坡的墨吉对虾、波斯湾的短沟对虾和中国的中国对虾。

呼肠孤病毒状病毒(Reo-like virus,简称REO)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无被膜,直径60纳米。仅发现于法国实验室中的日本对虾。

细菌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

弧菌病 弧菌(Vibrio)包括鳗弧菌(V.anguil-larum Bergman)、溶藻酸弧菌〔V.alginolyticus(Miyamoto et al.) Sakazak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 (Fujino et al.) Sakazaki〕、非01群霍乱弧菌(V.cholerae non-01)等。其共同特征为兼性厌氧短杆菌,弯或直,0.5微米×(1.5~3.0)微米,极端有单鞭,能动,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通常对O/129(2,4-二氨基-6,7-异丙基喋啶)敏感,为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海水、底泥和对虾消化道内。此外,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和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sp.)也常引起虾病,危害情况与弧菌相同。

幼体弧菌病 各期对虾幼体均易感染,以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最易受害,投喂人工饵料易发病。症状为游泳迟缓,趋光性差,体表附着物多,在静水中沉底,用高显微镜可看到体内细菌活动。发病后1~2天内大批死亡,甚至全池覆灭。防治方法为: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适量投饵,投喂活饵;全池泼洒土霉素使池水成2~3毫克/升浓度,或氯霉素1.5~2毫克/升,呋喃唑酮或呋喃西林1毫克/升,连续泼洒3天。

幼虾或成虾弧菌病 症状一般为甲壳局部变黑;游泳足变红;鳃呈灰色或土黄色,有黑斑,附着物多;肌肉局部变白,混浊;血液混浊,血细胞减少,凝固性差,失去蓝色。在每一种流行病中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中国对虾在养殖中发生的弧菌病从主要症状又可分为:①红腿病。游泳足及步足变红色,头胸甲鳃区变黄色。②白黑斑病。体表甲壳在腹部每节两侧游离的侧叶上及肢鳃上先形成白斑,后变为黑斑,有些病虾血中有细菌,人工感染未成功,暂列入细菌病。③烂鳃病。鳃丝肿胀、变脆、腐烂或坏死脱落。④瞎眼病。眼球肿胀,变褐色,溃烂、脱落。这些病流行于全国养虾区,危害很大,特别是前两种病常引起大批虾死亡。主要预防方法为:养虾的池塘在再次放养前应挖除池底污泥,并用漂白粉或漂白液消毒;放养密度适宜;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投饵适量。治疗方法为:氯霉素或土霉素混入饵料(1:1000)中连续投喂5~7天,同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毫克/升,泼一次或隔1~2天再泼一次。

丝状细菌病 病原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mucor Oersted)和发硫菌(Thiothrix sp.)。前者菌体细长,毛发状, 不分枝。长度从几微米到500微米以上,直径1.5~3微米,一般透明无色。繁殖时菌丝分隔成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再感染其他虾。后者与前者相似,但细胞质内有许多含硫颗粒,菌丝有横隔,具鞘。丝状细菌着生在对虾生活史的各个时期虾体的体表和鳃上,不侵入组织内部。大量附生时,幼体停止发育,不能蜕皮而死。幼虾和成虾则在鳃丝之间粘附着许多污物,外观黑色,妨碍呼吸,池水溶氧量不足时易死亡。池水和底泥中有机质多时易发病。预防主要是保持底质和水质清洁。发病初期加大换水量,改善饵料的质量,促进对虾蜕皮, 即可痊愈。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甲壳溃疡病 亦称褐斑病。病原为弧菌、假单胞杆菌、气单胞杆菌、贝内克氏菌(Beneckea)、粘细菌(Myxobacteria)等多种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病虾甲壳表面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 中部凹下,深者可达甲壳下层组织,额剑、附肢及尾扇也溃烂断掉。轻者蜕皮时褐斑可随皮蜕掉;重者蜕皮时在溃疡处发生粘连,或细菌从溃疡处侵入体内,引起死亡。对虾受伤或缺乏营养物质时易患此病。在中国养殖的越冬亲虾中广泛流行,此病死亡率很高。预防方法为:防止虾体受伤,投喂营养丰富饵料。治疗方法为:氯霉素或土霉素混入饵料中(1:1000),连续投喂1~2个星期。同时全池泼洒,使池水呈2毫克/升浓度,每天泼一次,连泼3~7天。或泼洒孔雀绿(0.05~0.1毫克/升)与福尔马林(20~25毫克/升)合剂,泼一次或隔2~3天再泼一次。

真菌病 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同成虾的真菌病的病原、症状和防治方法均不相同。

卵和幼体的真菌病 病原有链壶菌(Lagenidium)、离壶菌(Sirolpidium)、海壶菌(Haliophthoros)三个属。①链壶菌:菌丝有不规则分枝, 无横隔、弯曲多,直径7.5~40微米。繁殖时菌丝的一部分在细胞壁上生出排放管,伸至宿主体外,管端形成一个球形顶囊,细胞质流经排放管至顶囊内形成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逸出游于水中,遇到宿主后即附着上去成为休眠孢子。休眠短时间后即向宿主体内生出芽管,并发育成新菌株。②离壶菌:与链壶菌相似,但仅有排放管无顶囊。③海壶菌:无顶囊,但可形成2~4次游动孢子和休眠孢子,最后形成菌丝,并且老菌丝可缢缩成许多球形、长形或念珠形的段。这三个属真菌的菌丝均寄生在虾卵和幼体组织内。宿主停止发育, 活动迟钝,沉于水底。此病传染迅速,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中国各地对虾育苗场均有发现。治疗方法为:孔雀绿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006~0.01毫克/升,在发病初期泼1次即可治愈,但对菌丝已深入组织者无效。

镰孢菌病 只侵害成虾。病原为镰孢菌(Fusa-rium sp.)。菌丝细长, 分枝,分节或不分节。其主要特征是菌丝上产生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有1~7个横隔。有时产生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在条件不利时产生球形或椭圆形的厚膜孢子。这些孢子在条件适宜时都可萌发成为菌丝。此菌寄生在鳃丝内可形成黑鳃; 寄生在体表甲壳内则形成溃疡性黑斑。各种对虾都可受害。在日本和美国, 常引起养殖对虾的大批死亡。中国主要发现于越冬亲虾。无治疗方法。

原虫病 病原体包括寄生的和共栖的原生动物。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包括微粒子虫(Nosema)、匹里虫(Plistophora)和特汉虫(Thelohania)三个属。其孢子的构造大致相同, 一般为梨形或卵形, 长5微米左右。微粒子虫的孢子是单个存在的, 匹里虫在一个包膜内有16个以上的孢子, 特汉虫每个包膜中有8个孢子。微孢子虫均为细胞内寄生, 主要寄生在对虾的肌肉和生殖腺内, 体内其他组织中也可发现。各种对虾均可受害, 寄生处组织变白, 不透明, 有的呈桔红色或蓝色, 肌肉松软。有的国家称此为棉花虾或乳白虾。可使幼虾和成虾慢性死亡。中国已发现微粒子虫和特汉虫两个属。在广东和广西的各种对虾和新对虾中最为流行, 北方的中国对虾则较少见。无治疗方法。

固着类纤毛虫病 亦称缘毛类纤毛虫病。病原属于缘毛目固着亚目的纤毛虫类。种类多, 以钟虫(Vor-ticclla)、聚缩虫(Zoothamnium)、单缩虫 (Carche-sium)和累枝虫(Epistylis)最为常见。各属的虫体构造大致相同, 一般为倒钟罩状。前端为口盘, 边缘具纤毛, 盘上有口沟和胞口。细胞质内有1个弯曲的大核、1个小核和1个伸缩泡。后端具细长透明的柄。柄的基部固着在虾体上。钟虫为单体生活, 柄内有柄肌, 司柄的伸缩。其他三个属为群体,具分枝的柄,每分枝的末端有1个虫体。聚缩虫的柄肌在各分枝处都互相连接, 故整个群体共同伸缩。单缩虫的柄肌在分枝处断开, 各虫体单独伸缩。累枝虫无柄肌, 柄不能伸缩。固着类纤毛虫附生在对虾各期幼体的体表和成虾的鳃和体表, 仅以虾为附生基地。附生数量少时, 危害不大, 对虾蜕皮时随之蜕掉, 但数量多时, 可布满对虾全身。虾体表呈灰黑色, 绒毛状, 鳃呈黑色, 呼吸困难, 游泳迟缓, 停止蜕皮和生长。幼体很快大批死亡,成虾一般为陆续死亡, 但当溶氧量不足时也出现同时大批死亡。这类纤毛虫在孵化的卤虫卵壳上和浅海的丝状绿藻上常大量存在, 成为虾病的传染源。分布是世界性的, 各种虾均可受害。中国沿海各地的育苗场和养虾场均有此病。含有机质多的水体中易发生。预防方法为: 保持水质清洁, 适量投饵, 改善养殖条件和饵料的质量促使对虾蜕皮。治疗方法为: 成虾可用福尔马林25毫克/升海水溶液浸洗24小时,效果良好,但不能用于幼体。

拟阿脑虫病 病原为拟阿脑虫(Paranophrys sp.)。虫体葵花籽形, 近前端腹面有一长形胞口, 全身有纵纤毛10~11条, 后端有一尾毛, 中部有一大核, 靠近尾毛基部有1个伸缩泡。此虫为兼性寄生生活, 可发现于池底食物残渣内, 当越冬亲虾受伤后从伤口钻入虾体, 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 并随血淋巴循环分布全身, 最易发现于血淋巴和鳃内。病虾外观无特有症状, 常有外伤, 重者如同褐斑病, 轻者仅额剑、大触须鳞片前缘和尾扇后缘有损伤。感染初期纤毛虫仅存在伤口溃疡处, 到后期血淋巴内充满纤毛虫, 变为混浊,不凝固,血细胞很少。此病在中国北方很普遍,死亡率很高。预防方法为:亲虾入池前要消毒虾池,捕捞、选择和运输时要严防虾体受伤, 进水要经沙滤, 活饵料要淡水浸洗后投喂,经常吸除池底污物。治疗方法为:在患病初期可用福尔马林(25毫克/升)加孔雀绿(0.05毫克/升)合剂全池泼洒, 或淡水浸洗病虾3分钟。但虫体进入血淋巴的, 尚无法治疗。

吸管虫病 病原为莲蓬虫(Ephelota sp.) 和壳吸管虫(Acineta sp.)。前者形如莲蓬, 前端有许多放射状触手, 后端有一条不能伸缩的透明的长柄, 用以附生在对虾幼体的体表和成虾的体表及鳃上。外出芽生殖。危害情况略同于固着类纤毛虫, 可引起幼体或成虾死亡, 但发病率较小。壳吸管虫身体侧面观呈凸透镜状。正面观呈倒钟罩形、四方形或笔架形; 前端两侧角突出, 各有一簇末端膨大成球形的吸管; 体表被有透明的壳; 后端具短柄。内出芽生殖。附生在成虾的鳃和附肢上,重者引起对虾死亡。治疗方法未研究。

非寄生性疾病 由不适宜的环境或食物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肌肉坏死病 病虾腹部或全身肌肉变白,不透明,镜检无寄生性病原体。病因: 水温过高,盐度过高、过低并且突然变化, 放养密度大, 水中溶氧量不足或含有毒化学物质等,7~8月流行。各种对虾都可受害,常引起死亡。预防措施:高温季节常换水并提高水位;放养密度适宜: 防止水质污染。治疗方法为: 加大换水量并提高水位, 轻者可恢复。

痉挛病 病虾腹部弓起, 不能伸直, 轻者尚能游泳; 重者腹部的后部及尾扇弯在头胸甲下,横卧水底,不久死亡。各种对虾都可能患此病, 7~9月发生。病因主要是水温高,高温时受惊吓和刺激。防治方法为:在高温季节常换水, 提高水位, 尽量不要捕捉。

蓝藻中毒 钙化裂须藻 〔Schizothrix calcicola(Agardh) Gomont〕为底栖蓝藻, 含有内毒素, 虾摄食后可中毒。半咸水螺旋藻(Spirulina subsalsa Oersted)也具致病性。病状为血细胞肠炎,即消化道的无几丁质部分粘膜坏死, 细胞溶解或脱落, 发生血细胞浸润性炎症, 即血细胞大量积聚在上皮组织基部。危害世界各地的各种对虾, 死亡率可达85%。防治方法为: 提高水位, 施肥促使硅藻、绿藻等大量繁殖以降低水的透明度, 可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

附生藻类 中国沿海的对虾幼体上常附生底栖硅藻类的楔形藻(Licmophora sp.)。此藻为具有树枝状分枝柄的群体,每一小分枝末端有一藻体细胞。藻体细胞环面观楔形,壳面观棒形, 色素体金黄色。溞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上有时大量附生此藻,游动缓慢,摄食困难,停止发育而死。防治方法为: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水温和良好的水质,投喂活饵,促使幼体迅速生长蜕皮。在对虾的养成和越冬期间虾体上有时附生一些丝状藻类。例如绿藻中的浒苔(Enteromorpha sp.)和刚毛藻(Cladophora sp.)、褐藻中的水云 (Ectocar-pus sp.)等,使虾游动缓慢,生长不良。防治方法为:养虾池中施肥,大量繁殖浮游植物,降低透明度,亲虾越冬池遮光,就可抑制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必要时全池泼洒硫酸铜使池水呈0.7~1毫克/升浓度,过数小时后大量换水。

黑鳃病(非生物引起的黑鳃) 重金属离子例如铜、镉、锰等或氨、亚硝酸盐等在池水中含量较大,但尚未达到使虾急性中毒死亡时,或饵料中缺乏维生素C时,都可使虾鳃变黑坏死。此病分布广,发病率高,死亡率大。防止水质污染,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饵料中添加0.1%~0.2%的维生素C,可预防此病,已发病者应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