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牙鲆增殖与养殖

2023-02-10

enhancement and culture of Pacific fluke根据牙鲆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牙鲆生长快,肉质好,底栖,不作远距离移动,作为资源增殖的主要鱼种, 受到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国家的重视。

人工育苗 包括亲鱼培育、采卵孵化、鱼苗培育几个步骤。

亲鱼培育 从海区捕捞的亲鱼通常是3~10龄,全长470~800毫米, 体重1.6~7.0千克。成熟的雌鱼生殖腺指数达10以上; 精巢比卵巢小, 生殖腺指数为5左右时已达完全成熟状态(表1)。野生亲鱼不易驯养,性腺容易退化,蓄养期宜短。人工养成的亲鱼多为1~5龄,全长290~680毫米, 体重0.9~5.1千克。一般在室内池养殖的亲鱼2~3龄即可自然产卵, 但低龄亲鱼个体小, 产卵量少, 选用4龄以上者为宜。

表 1 牙鲆性成熟指标

性别 体长(mm) 卵巢重(g) 精巢重(g) 生殖腺指数
500 600 700 125 220 340   10以上
400 500 600   30 60 110 5以上

饲养亲鱼用圆形、长方形或方形、容积为20~100立方米的水槽。亲鱼放养密度为5~15千克/米2,以1~2尾/米2为宜。雌雄比例1:1~2。饲养水温8~25℃。每天换水5~12次,产卵期间1~4次即可。各种杂鱼肉均可作为饵料,按体重的1%~3%投喂,日投饵1~2次。天然亲鱼入池之初很难就食, 必须使投入的饵料出现动感, 以引诱亲鱼产生捕食行为。牙鲆亲鱼性喜安静和弱光, 亲鱼池附近要防止噪声和强光照射。

采卵孵化 牙鲆的产卵水温是11~23℃, 产卵盛期水温为13~17℃。从天然产卵场捕获的临产亲鱼,检验精卵成熟良好之时, 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性腺发育较差者, 可注射催产药物诱导产卵。全人工养成的亲鱼, 亦可在室内池中自然产卵, 受精率较高 (95%以上); 野生亲鱼亦可能在暂养池内自然产卵,但受精率很低(<10%)。牙鲆属于一个生殖周期内分批产卵的鱼类, 1尾亲鱼在2个月的产卵期内可产卵2~3次。

牙鲆受精卵呈圆球形, 无色透明, 分离浮性。平均卵径0.96毫米。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水温为14~19℃,最适水温为15℃左右。初产卵子质量差、数量少、孵化率低, 随着产卵数量的增加而孵化率不断提高, 从第五或第七天至产卵高峰期孵化率达到最高水平, 以后随着产卵量的减少孵化率也逐步降低。

鱼苗培育 受精卵随水流入产卵池外的集卵网中。在室内或室外水槽均可育苗。水槽用小型(4~10米3)、中型(50~60米3)、大型(100~200米3)槽均可。水深约1~1.5米左右。一般育苗室均设置顶棚, 以提高保温和遮光能力。

前期饲育阶段(孵化至营底层生活), 宜用静水饲育5~16天。水温控制在15~22℃。盐度维持在20‰~31‰。并可加入少量小球藻, 保持微绿水。每天换水1/5~5/6。高密度饲育时,可放养仔鱼7万~9万尾/米3。如从初孵仔鱼开始至体长20~30毫米进行连续饲育时,放养密度以1万尾/米3为佳。

后期饲育阶段(营底层生活至全长50毫米),一般采用流水饲育。以50米3左右的中型水池较易管理。可以直接在水槽里饲育, 也可在水槽里装设网箱饲育。饲育水温在18~25℃范围内。对低盐度的耐受能力会随个体的成长而提高。初营底栖生活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万尾/米2左右;全长30毫米以上的稚鱼密度宜减至1000~2000尾/米2。全长25毫米左右的稚鱼常互相残食,必须不断按规格大小分选,分别饲育。

从前期至后期饲育阶段的标准饵料系列是:轮虫→卤虫幼体、桡足类、枝角类→碎鱼肉。在后期饲育过程中,饵料类型要从小规格到大规格,从活饵料到冰鲜饵料依次转换,常常是两三种饵料一起投喂,以弥补营养之不足。

养殖 可在陆上水池或海上网箱中养殖。日本以陆上养殖为主, 多为室外水泥池或帆布池, 有遮光设备。水泥池有:圆形池,直径6~8米,深0.9~1.2米;方形池,水深1~1.2米或0.6~0.8米。放苗密度与鱼苗体重的关系见表2。饵料为鲜鱼或冷冻杂鱼。100克以上的鱼,日投饵量为总体重的3%~5%。饵料转换率为3~4:1。2月下旬开始育苗,4月开始放养, 养殖一年体重可达600~800克,一年半达800~1000克时,即可收获上市。陆上水池养殖成活率为70%~80%。海上养殖多采用小型的双层底网箱,养殖成活率为50%左右。由于养殖牙鲆可活鱼上市,且价格大大低于天然鱼,销路畅旺,近年日本牙鲆养殖发展很快,其养殖鱼产量1984年为838吨, 1989年约4000吨,增长近5倍。中国尚未开展牙鲆的生产性养殖。

表2 鱼苗体重同放苗密度的关系

体重(g) 放苗密度(尾/m2)
0.2 10.0 100.0 250 150 100

在牙鲆育苗与养成过程中已发现的常见病有传染性肠道白浊病、白化病、气泡病、畸形鱼、腹水病和白点病等(见海产鱼类病害)。

增殖 日本从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牙鲆苗种,1980年已向预定海区大量放流。通过数年的苗种放流,同时采取限制海上捕捞规格等综合资源管理措施,发现在放流以外的海区出现新渔场。

中国于1979年开始进行以牙鲆放流为目标的技术研究,在大量苗种生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1~1985年在青岛的积米崖湾和胶州湾进行了小规模苗种放流试验。1986~1990年进行生产性放流,放流18~57毫米鱼苗239 750尾,其中标志放流16 561尾。胶州湾放流回捕率达10‰。

试验表明:①对人工放流苗种的生态特点与海域生态功能综合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全长55毫米鱼苗可作为人工放流增殖的标准尺度; 全长30毫米鱼苗的成活率(30%)稍低于55毫米鱼苗(接近100%),但前者的生产成本远较后者为低,因而可将30毫米鱼苗作为放流苗种的较佳经济规格。②放流地点宜选择泥砂底质,透明度较高及饵料基础较好的8米以内湾内浅海水域,以利于人工苗顺利加入自然群体。放流时间宜选择夏秋季节,海洋水文气象连续一星期内无突变的时期。避免鱼苗放流后,因适应能力差而大量死亡。③标志方法(见人工增殖)。④标志鱼的放流程序。鱼苗标志手术完成后,立即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消毒5分钟,再在暂养水槽中进行流水锻炼2~3天检验脱牌率和鱼苗的摄食率及活动情况,然后将鱼苗装入水槽用船运至预定的水域放流入海。⑤放流苗的分布移动状况。以胶州湾放流苗为例,在胶州湾西侧浅水域放流的鱼苗,放流后逐步扩散移动,至13天后扩散至湾的中部和东北部浅水域,进而扩散到整个内湾。秋季在胶州湾口放流的鱼苗向湾外扩散, 13天后移动至大公岛附近30米水深处。秋季放流的鱼苗至翌年秋季在湾内回捕时已由放流时的全长140毫米(20克)增长至303毫米(375克)。可见牙鲆放流苗种在湾内滞留时间较湾口通道区为长,冬季迁移至湾外深水区,春季又回归湾内出生地。说明胶州湾是牙鲆人工放流、资源增殖的良好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