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鳀类

2023-02-09

anchovies鳀科(Engraulididae)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纲、鲱形目。世界近海小型中上层鱼类,具重要经济价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温带及热带水域。中国沿海均产。

形态特征 腹部圆或侧扁,通常具棱鳞,吻长而圆钝,突出于下颌之外。口很大, 口裂伸越眼的远后方。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前颌骨小,上颌骨很狭长,辅上颌骨2块。颌牙通常细小〔但鲸鳀属(Cetengraulis)无牙,狼棱鳀属(Lycothrissa)和狼鳀属(Lycengraulis)具大犬牙〕。鳃耙一般短小而少(但棱鳀属(Thrissa)有的种类鳃耙长,多达100以上)。体被中大圆鳞,易脱落,纵列鳞30~60。背鳍短,一般位于体中部〔但翅鳀属(Pterengraulis)背鳍位于体后部,而鲚属(Coilia)背鳍位体前部〕。胸鳍下侧位(在鲚属胸鳍上部具5~19游离不分支鳍条)。臀鳍中大,一般具15~25鳍条〔但棱鳀属多达50鳍条。黄鲫属(Setipinna)多达80鳍条,鲚属有的则具100以上鳍条〕。(见图)

图1 日本鳀

种类与分布 世界鳀类有17属140种。中国产5属19种。

鳀属(Engraulis) 广泛分布于三大洋热带及温带各水域。种类不多,外形颇相似,不易区分,一般以背鳍鳍条数(D.)、臀鳍鳍条数(A.)、假鳃长度和分布水域的不同分为7种。其中具重要经济价值的有:日本鳀(E.japonicus), D.14~16,A.18~20 (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各海区)。秘鲁鳀(E.ringens),D.14~15,A.19~22,假鳃长大于眼径(分布于太平洋东南部)。欧洲鳀(E.encrasicolus),D.16~17,A.16~17,上颌骨后端部钝,不伸达前鳃盖骨(分布于大西洋东部欧洲及非洲沿岸)。加州鳀(E.mordax),D.14~16,A.20~23,假鳃长短于眼径(分布于东北太平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南美鳀(E.anchoita),D.15~16,A.20~21(分布于大西洋西南部阿根廷沿岸)等5种。此外澳洲鳀(E.australis),分布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银鳀(E.eurystole),分布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及委内瑞拉至巴西北部大西洋沿岸;上述2种产量少,经济价值次之。

图2 秘鲁鳀

小公鱼属(Anchoviella) 下鳃耙12~35,上颌短。有15种,全部分布于南、北美洲及中美洲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大部分为沿岸小型鱼类,也有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河川中,一般无经济价值。常见的有长鳍小公鱼(A.analis),见于东中太平洋墨西哥沿岸。短吻小公鱼(A.brevirostris),见于圭亚那及巴西大西洋沿岸。卡氏小公鱼(A.carrikeri),见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

长颌小公鱼属(Anchoa) 下鳃耙12~35,上颌长。有34种海产,均分布于大西洋及太平洋的美洲沿岸。一般无经济价值。常见的有大眼长颌小公鱼(A.lamprotaenia),见于加勒比海沿岸。大鳍长颌小公鱼(A.pectoralis), 见于巴西大西洋沿岸。

裸峡小公鱼属(Anchovia) 下鳃耙45~135。峡部裸露。有3种。海产。均见于美洲沿岸。无经济价值。常见的有大鳞裸峡小公鱼(A. macrolepidota), 见于东太平洋美洲沿岸。

侧带小公鱼属(Stolephorus) 体侧具一银色纵带,有19种, 大部分为海产, 仅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水域, 不见于美洲沿岸。大部分种类无经济价值。个别种类具经济价值。常见的有中华侧带小公鱼 (S.chinensis), 见于中国南部沿海及印度支那半岛。印度侧带小公鱼(S. indicus), 见于东海、南海及印度洋沿岸各国。康氏侧带小公鱼(S. commersonii),见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各国。

狼鳀属(Lycengraulis) 下颌具犬牙。有3种。见于中美洲太平洋沿岸及南美洲大西洋沿岸。也有生活于淡水。无经济价值。常见的有巴氏狼鳀(L. batesii),见于亚马孙河流域。

棱鳀属(Thryssa) 鳃孔至肛门间的腹缘具发达棱鳞, 体侧无纵带。已知有24种。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域,不分布于大西洋。产量少,经济价值低。常见的有烟台棱鳀(T. chefuensis), 又称赤鼻棱鳀。见于中国沿海及朝鲜西海岸。杜氏棱鳀(T. dussumieri),见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西部台湾海峡沿岸。

黄鲫属(Setipinna) 胸鳍上部具1丝状延长鳍条。有8种。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区, 不分布于大西洋。常见的有黄鲫 (S. tenuifilis), 见于印度洋孟加拉湾沿岸至中国、朝鲜、日本沿岸。在中国有一定产量, 具经济价值。短头黄鲫(S. breviceps), 见于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 为当地食用鱼类。

鲚属(Coilia) 尾鳍与臀鳍相连, 胸鳍上方有游离丝状鳍条。有13种。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区。有一定产量, 具经济价值。常见的有刀鲚(C.nasus),见于中国、朝鲜西海岸及日本有明海。在中国, 刀鲚于每年4~7月上溯长江至洞庭湖进行生殖洞游。凤鲚(C. mystus),见于中国沿海及朝鲜西海岸, 为河口性洄游鱼类, 每年5~7月在长江口一带产卵。

拟黄鲫属(Pseudosetipinna) 无腹鳍, 无腰带骨,仅1种即海州拟黄鲫(P. haizhouensis),见于中国江苏、吕泗及连云港一带。为近年发现的新种, 无经济价值。

此外, 尚有产于美洲大陆沿岸的鲸鳀属 (Ceten-graulis)、翅鳀属(Pterengraulis)、亚马孙黍鳀属 (A-mazonsprattus),产于印度—太平洋各水域的棱胸鳀属(Encrasicholina)、狼棱鳀属(Lycothrissa)等均较常见。

生物学特性 鳀类是海洋中上层集群鱼类, 大都栖于沿岸水域,也有栖于离岸800千米的海区。广布于60°N至50°S的各海区。某些种类如刀鲚、凤鲚可进入咸淡水或淡水中产卵或摄食。有些种类如亚马孙黍鳀则永久栖于亚马孙河的上游。主要摄食小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尤喜食浮游甲壳类。狼棱鳀和狼鳀则摄食鱼类、虾类及大型甲壳类。大部分鳀类在每年春、夏季产卵, 也有在秋、冬季或整年产卵的。生长快,一般体长10~20厘米, 但新几内亚棱鳀(Thryssa scra-tchleyi)的体长达37厘米。鳀属鱼类还具趋光性,鱼群常围绕光源作回旋游动。大多数鳀类具昼夜垂直移动习性, 白天下沉, 夜晚上浮。

日本鳀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洋非洲东岸及南非沿岸。产于非洲南部的南非鳀(E. capensis)实为本种之异名。在太平洋西北部, 日本鳀分布于中国、日本沿海、朝鲜半岛南部。栖息范围广, 如在离日本北部太平洋海岸300~400海里即黑潮暖流影响区亦可发现其幼鱼和成鱼。垂直分布范围亦大, 从海域中上层直到水深400米处均有分布。主要摄食桡足类、虾类幼体、端足类、枝角类、十足目幼体等浮游动物。

生长快,春季孵出的仔鱼1月后体长为30毫米,夏季为50~70毫米,秋季80~100毫米, 翌年春成为性成熟的亲鱼, 体长110~130毫米。秋季孵化的仔鱼至次年秋体长亦达110~120毫米, 开始洄游产卵。日本鳀最大体长130毫米,寿命约1.5龄。最长寿命为2.25龄。

日本鳀1龄鱼即达性成熟,全年分批产卵,每次产卵一般持续2个月以上。主要产卵高峰期是春季(2~4月),夏季(5~8月)和秋季(9~11月),各地略有不同。在日本近海, 日本鳀栖息于日本海和九州西岸对马暖流海域, 产卵场在九州五岛滩近海, 春季产卵盛期在4~5月, 秋季为11月。在黄、渤海区, 日本鳀越冬场在济州岛近海,5月鱼群开始进入黄海、渤海沿岸产卵,7月产卵结束后,亲鱼向较深海区洄游, 幼鱼在产卵场附近索饵, 直至秋季。在东海区, 1~2月鱼群自南向北游向沿岸产卵, 主要分布在南麂、大陈、披山、舟山及闽东等海区, 3~4月为产卵盛期。在南海, 由于水温较高, 除冬季个别月份外, 常年都有鳀鱼分布和产卵。鳀鱼产卵适温范围广,为14~19℃。怀卵量0.8万~2.4万粒。卵浮性, 卵粒各个分离, 椭圆形,卵膜光滑, 无色透明。卵径1.4~1.6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0℃经30小时孵化为仔鱼。

秘鲁鳀 分布于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北自6°S向南至智利南部42°31′S外海。栖息于离岸80~160海里的中上层水域, 垂直分布可达水深50米的海区。依靠秘鲁寒流的浮游生物为饵,主要滤食硅藻(占99%),也食少量桡足类、磷虾和鱼卵。

生长快,孵出6个月体长为80毫米, 12个月为105毫米, 18个月达120毫米, 寿命为3龄。

秘鲁鳀1龄鱼即达性成熟,体长为100毫米, 全年在秘鲁沿岸产卵, 产卵盛期在夏季(7~9月), 少数在冬春季(2~3月)。在智利沿岸, 产卵盛期在春、夏季(5~6月)。

欧洲鳀 广泛分布于欧洲沿岸,北自北海沿大西洋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沿岸经地中海、黑海、非洲西部至纳米比亚。栖息于沿岸浅水及外海中上层水域,垂直分布可达水深400米处,为洄游性鱼类,也可生活于河口咸淡水区。摄食浮游动物如桡足类和小型甲壳类。

欧洲鳀体长100~150毫米,最长达200毫米。1龄鱼达性成熟,产卵期6~8月中旬,地中海区为4~9月。这时形成大群在浅水区出现, 冬季移向深水区, 在地中海移向水深100~150米处,在黑海移向水深60~70米处。渔场一般在大陆架沿岸水域。怀卵量一般为1.3万粒。卵浮性,淡黄色,呈泡沫状龟裂, 无油球,卵径1.1~1.3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0℃约48小时孵出仔鱼。

加州鳀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东海岸从加拿大到墨西哥。摄食磷虾、桡足类、十足目幼体等。

1龄鱼体长达90~100毫米,2龄鱼127毫米,3龄鱼140毫米,4龄鱼150毫米。最长可达248毫米, 一般体长170毫米。寿命长达7年。1龄鱼开始性成熟,每年春季由外海游至近岸,7~8月在北美沿岸水温10~23.3℃时产卵,最适产卵水温为13~17.5℃, 冬季远离沿海一带。怀卵量20万~30万粒。卵椭圆形,为大洋漂浮性卵,卵径1.23~1.55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0℃约2~4天孵出2.5~3毫米之仔鱼,36小时后卵黄囊被仔鱼完全吸收,此时仔鱼体长为25毫米。

南美鳀 分布于南美洲巴西南部沿海至阿根廷北部外海。主要摄食端足类、甲壳类幼体等。1龄已达性成熟,每年9~10月由北向南在阿根廷南部沿海产卵洄游, 12月至翌年1月返回北部海区。此时常在距岸200海里的里奥·拉布拉多外海集成大群。

渔业利用 鳀类尤以鳀属鱼类在世界渔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种鳀年产310万吨,占世界鱼产量的4%~5%,进入60年代及70年代初,产量逐年上升。随后开始骤降,到80年代,世界鳀产量徘徊在172万~683万吨之间,1987年产451万吨, 占世界鲱形目总捕捞量的19.5%(见表)。

中国沿海主要用定置渔具捕捞,幼鳀多用沿岸大拉网、旋网及定置渔具,也有通过灯诱用罾网及索罟捕捞。日本用地曳网、敷网、对拖网捕捞。欧洲及美洲用围网、中层对拖网、定置网、大拉网、灯诱等捕捞。

1983~1987年世界鳀属产量表

年份 种类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秘鲁鳀 日本鳀 欧洲鳀 加州鳀 南美鳀 合 计 126 410 763 406 707 630 102 221 27 895 1 727 562 93 654 665 155 832 001 134 964 25 956 1 751 730 986 796 672 679 611 324 153 723 12 134 2 436 656 4 945 315 1 077 988 665 716 123 001 16 108 6 828 128 2 100 508 308 238 642 462 167 099 20 328 3 238 635

鳀肉质含水分多,捕后极易腐烂。中国将捕获幼鳀立即用盐水煮熟晒干,称海蜒。味鲜美, 可作调味品。欧洲及地中海沿岸捕获鳀鱼用卤盐渍,或鲜鱼油炸制罐,或盐干, 大部分制鱼粉供出口,部分鲜食和冷冻。秘鲁、智利地区鳀主要制鱼粉、鱼油。由于产量大,鱼粉加工业十分发达。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每年鱼油产量达22万吨,用作制造人造奶油;鱼粉产量也明显下降。鳀还可制成鱼酱和鱼膏作为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