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水产冷藏库

2023-02-09

fish freezer贮存冻结水产品的食品冷藏库。自1803年发明了用冰盐混合物在天然冷库中冷藏食品后, 发展成以机械制冷的冷藏库。中国的水产冷藏库是从小型制冰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生产人造冰和冻结、冷藏水产品。

按建造方式分筑造式和装配式两大类, 并按其规模、层数、性质和温度来分类。①规模: 冷藏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为大型。建于大型渔业基地,功能齐全,制冰、贮冰能力几乎与冻结、冷藏能力相等: 1000~3000吨为中型。建于中型渔业基地、中转港口的功能齐全,建于城市供销用的制冰和贮冰能力较小; 100~500吨的为小型,建于群众渔业的小渔港和城市作供销用。②层数: 分单层库和多层库。500吨以下的均为单层库, 库房采用筑造式或装配式; 1000~2000吨的为单层库或多层库; 3000吨以上的都建成多层库。多层库均采用筑造式。③性质: 建在渔港作供冰和冻鱼的称为生产性冷藏库; 建在交通方便的港口用于转运冻鱼的称为中转性冷藏库; 建在城市供批发和零售用的称为加工用冷藏库。④温度:中国一般将库温在0℃以上的称为高温库,存放箱装冰鲜鱼; -18℃以下的称低温库,存放冻鱼。其贮冰间的温度为-4~-6℃,冻结间的温度为-23℃。

筑造式冷藏库 用隔热材料作保温层,并通过人工控制温度,能较长期贮藏水产品的固定建筑物。筑造式水产冷藏库由不同功能的生产车间和制冷系统等组成。其生产能力配比、冷藏库的平面布置、结构形式等常按其规模和性质而异。

生产车间 ①制冰间。有盐水制冰池、制冰桶、吊冰起重机、融冰槽、倒冰架、加水器等设备,生产人造冰。配套设施有提冰机、滑冰天桥、碎冰楼、碎冰机及冲水漏斗等。②卸鱼棚。接收从渔船上卸下来的鲜鱼,进行分拣、清洗、过秤和分配。③理鱼间、加工间。理鱼间用于冻结前的鲜鱼进行前处理, 一般设有洗鱼机、装盘传送带或工作台、手推车和上盘机等。加工间是加工冻鱼片、冻鱼糜、冷冻小包装水产品等的前处理间,设有相应的加工机具,卫生要求严格,必须备有防蝇、灭鼠和消毒设施,室温要求控制在+20℃以下。④冻结间。用于冻结原条鱼、鱼片、鱼糜、小包装产品,必须要有隔热装置和冷却设备。常用的有阁架式冻结器、平板冻结器、隧道式吹风冻结装置等,并有待冻间、出冻间、包冰衣间、包装间等附属建筑物。附属设备有脱盘机、包冰衣机、传送带、叉车等。⑤冷藏间。用隔热材料作围护结构的建筑式或装配式建筑物,装有冷却盘管或冷风机。存放冻鱼的称低温冷藏间,库温经常保持在-18℃以下: 存放冰鲜鱼的称鲜鱼冷藏间,经常保持在0℃以上,使冰能融化来冷却鲜鱼,贮存人造冰的称贮冰间,温度保持在-4~-6℃,不能使冰融化。附属设备有托盘、叉车、手推车、堆冰机、滑冰板、冷风幕等。⑥压缩机间。有变配电间(有的单独设置)、氨压缩机间、控制室、辅助设备间等。主要设备有变配电设备、氨压缩机、控制仪表、调节站、制冷系统的附属设备。安装在室外的有冷凝器、冷却塔、冷却水池、水泵、深水井等。将氨液蒸发时吸收来的热量排放到冷却水中进行人工制冷。

生产能力配比 按渔业生产年上岸量和鱼汛高产期月平均上岸量确定好鲜鱼分配比例后,制定各项生产能力配比。建在渔港的生产性水产冷藏库,其一般配比见表。建在城市的供销性冷藏库,一般不建制冰池和贮冰间,冻结能力也只有生产性冷藏库的一半。零售用冷藏库无冻结设备,有的只有用装配式隔热板做的保温库,冷藏吨位较小。

平面布置 冷藏库的平面布置以方便物流为主要考虑因素。多层库一般在主库前后两侧分别为电梯间、楼梯间、通道及汽车和火车月台。无铁路专用线的只在前侧设汽车月台。压缩机间建在后侧或左或右边的一侧。理鱼间、加工间必须和冻结间相连,上面建工人生活间,可建在主库一侧。电梯间两侧建冷藏工人生活间。汽车月台的宽度要大,便于存放进出库的货物,长度不小于主库两侧的外墙面。火车月台的长度至少要停得下半列冷藏列车。单层库的冻结间、冷藏间及贮冰间宜建在同一隔热结构内,吨位大的可建成两排,对面排列, 中间为高温通道;吨位小的只建一排,并各在一面建设月台。制冰间必须与贮冰库相邻。理鱼间、加工间楼上可建工人生活间(也可单独建设),但必须与冻结间相邻。在主库的一侧或后面相隔一定的防火距离建压缩车间。其他附属建筑需单独建设。一般要求贮冰间、理鱼间或加工间靠近卸鱼码头。卸鱼棚建在卸鱼码头和理鱼、加工间之间或在同一侧。供销性冷藏库要有较宽的路面、较大的月台和停车场地。

生产性水产冷藏库的生产能力配比表

吨 级 制 冰 (t/d) 贮 冰 (t/次) 冻 结 (t/d) 冷 藏 (t/次)
100 300 500 1000 2000 3000 5000 5~10 10~15 20~30 60 100 120~180 240~300 50~100 300 300~500 1000 2000 3000 4000~6000 5~10 10 20~30 40~60 80~100 120 200~300 100 300 500 1000 2000 3000 5000

结构形式 1000吨以上的水产冷藏库, 大都建成6米×6米柱网,无梁楼盖,帘墙式稻壳或软木隔热层,地面采用软木隔热材料的多层库。即底层为-23℃的冻结间,二、三或四层为-18℃的冷藏间, 四、五或六层为-4~-6℃的贮冰间,五、六或七层为制冰池。这样,有利于通过滑冰天桥将冰块直接送往碎冰楼,但要做好制冰间地面的防水处理。2000吨以下的可建成单层库,500吨以下的都是单层库。有隔热层的筑造式贮冰间、冷藏间、冻结间等为砖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屋架跨度为12~18米,室内无柱子,500~2000吨的净高6米,500吨以下的为4米。地下设架空层或通风管防冻,墙和吊顶的隔热材料用稻壳,地面用软木。

制冷系统 由压缩机、冷凝器、冷却器、贮液桶、冷却塔和制冷管系等组成。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氨液通过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却器中,氨液在其中蒸发,吸走周围介质中的热量;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时,氨液经调节阀进入冷却器中,蒸发吸热后的低压氨气体和未蒸发的液体,经低压循环贮液桶分离出液体后,低压气体经压缩后冷却,再经高压气缸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冷凝成液体,进入高压贮液桶中,经蛇形盘管预冷后,分别向中间冷却器和低压循环贮液桶等供液。通常制冰池、贮冰间、鲜鱼冷藏间、进出冻预备间采用单级压缩、重力式供液;冻结间和冷藏间采用双级压缩,氨泵强制供液。

在新建的水产冷藏库中, 制冷系统中均配有一定的自动控制装置, 如由自动阀门、 自控仪器仪表组成的自控回路,包括氨压缩机及其配套装置的自动停机、断水报警、 液位报警等安全保护自控回路、 库房温度自控回路、 压缩机加油自控回路和空气分离器自控回路等。

装配式冷藏库 在工厂中预制成标准尺寸的隔热板, 按要求组装成各种容积的冷藏库。其优点是安装简单, 建设周期短, 抗震性能好; 机组故障少, 容易控制; 管路短,制冷剂渗漏情况少; 库内净高较高,占地面积少, 气密性好。

按用途可分为一般性冷藏库和特殊冷藏库。中国的装配式冷藏库, 有-18℃以下的冷藏间、-23℃的冻结间、0℃以上的鲜鱼间或无制冷设备的保温间。日本按库温和用途划分, 一般性冷藏库分SA级(-20℃以下, 贮存冷冻食品), A级(-15~-20℃, 短期贮存冻鱼), B级 (-2~-10℃, 贮存咸鲑鱼子、鳕鱼子), C级(10~-2℃, 短期贮存鲜鱼): 特殊冷藏库分调温调湿库(温度为4~6℃、5~10℃、10~15℃)、气调库(温度为5~6℃)。其结构和制冷系统与筑造式不同。

结构 由夹心隔热板(顶、墙、地板)、角隅板、门框板、门等组成。各制造厂均有各自的标准尺寸, 在工厂中预制好, 运到工地即可互相配合装配。外板和内板用0.8~1毫米厚的铝合金板、金属板、玻璃钢板等, 涂以防腐蚀的涂层。隔热材料用硬质聚氨酯、玻璃棉、苯乙烯、炭化软木板等。其中以硬质聚氨酯用得最多。隔热材料的厚度,用硬质聚氨酯者,在-20℃以下为100毫米,0~5℃为50毫米。按温度条件也有用125、150、200毫米的, 目前有加厚的趋势。边框用硬质合成树脂做成有榫的框架, 用各种固结方法将相邻两块板连结在一起。接缝处用密封胶或现场发泡密封。库内净高1.8~9米或更高。高度在3米以下的, 地板可直接用标准板架空在水泥地面上, 室内铺地阁板;高度在3.5米以上的,地板宜做筑造式地坪, 下设架空层或通风管防冻。小型库的屋顶直接架于墙板上。大型库要做钢结构屋架及屋面, 将顶板吊嵌在屋架上。直接对外的门框上要装风幕。

制冷系统 中小型冷库一般采用组装式氟里昂冷凝机组, 有气冷式和水冷式冷凝器, 一台压缩机管一间或两间。所有冷凝机组和连接管道等均在工厂中组装, 到现场安装, 连接好管道后即可投产, 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冷却器用光滑冷却盘管或冷风机。大中型的也有将压缩机集中安装在压缩机间内, 冷却管分别安装在冷藏间内。中国制造的装配式冷藏库, 也有用氨压缩机和光滑管冷却器, 制冷系统和筑造式相同。冻结设备多用平板冻结器或管架式冻结器, 直接装在理鱼间、加工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