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水产科学

2023-02-09

fishery sciences亦称水产学、渔业科学。研究水产生产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科学。主要包括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洄游分布、开发利用及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相互制约的关系、探索和改进水产品持续增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发展概况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为了果腹和御寒,渔猎与狩猎是最早的生产活动。生产知识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水产动、植物的形态与习性,在中国古籍中不乏这种记载。随着人类生活的需要,水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深入,水产科学理论的研究首先是从研究水产资源开始的。到19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陆续发现本国的沿海或江河湖泊的水产资源出现衰退现象等有关问题。俄国学者К.М.Бар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J.S.赫胥黎(1883)等通过科学考察指出:“要持续不断地利用某种鱼类资源,保护一定数量的繁殖群体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论断成了现代水产资源学理论的前驱。20世纪以来,俄国Ф.И.巴拉诺夫(1918)、F.S.拉塞尔(1931), 以及谢弗(Schaefer,1954)、1957年贝弗顿(Beverton)和霍尔特(Holt)等进一步发现了捕捞死亡、开捕年龄对渔获量的影响以及亲体和补充量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现代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资源评估的理论基础。这对以水产资源为中心的水产科学的建立具有实质性意义。20世纪30年代,鱼类人工繁殖获得进展。豪塞(1930)采用激素注射促进某些不易获得实熟卵和精子的鱼类能够成熟产卵排精。到50年代,中国四大家鱼的人工授精孵化获得突破。基础理论学科湖沼学、鱼类生态学、育种学得到发展。水产养殖学逐渐成为水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水产生产的发展。50~70年代,变水层拖网及声光捕鱼技术获得成功,使水产捕捞学从理论到实践上升到新水平。原始的水产品加工是便于储藏。20年代以后,由于食品科学的推动,水产品加工学科得以发展。70年代以后水产生产迅速发展,加上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使水产科学逐渐成为综合性学科。但水产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仅百多年历史,尚不具备举世公认的统一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 水产科学及其分支与自然学科、社会基础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其他学科的渗透和促进中不断发展。一般认为,现代水产科学可以从系统工程出发建立体系,亦即以水产资源学为先导,再扩展到捕捞、增养殖、水产品加工、渔业工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共七个分支学科。

各分支学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自成体系,但各分支学科之间又有着自然的联系。例如水产资源与捕捞学关系密切,水产资源调查时所进行的开发性试捕,必须依靠标准化的渔具的捕捞操作,以保证试捕结果能反映出资源的实际情况;水产资源学与水产养殖学之间可以互相吸收和引用生物学研究成果:鱼类的饵料营养则需要水产品加工学知识与水产养殖学知识的结合; 水产经济学、渔业管理学和水产工程学是水产学的横向分科,与各分支学科都有直接关系。由此构成水产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水产资源学 亦称渔业生物学, 鱼类种群动态或渔业生态学, 是水产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生经济生物的生命过程、时空分布、种群动态、资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水平, 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为保障渔业持续地获得最佳数量和最优质量的渔获量提供依据, 并为资源的增殖研究提供基础。其基础学科是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水文学、气象学以及数理统计等。

水产捕捞学 又称工业捕鱼或捕捞工艺学。是根据捕捞对象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习性和渔场、环境(底质、地貌、水文、气象 )特点, 研究渔具适应性的科学。主要研究捕捞对象的分布、渔场、渔法、渔具材料与工艺、渔船与捕捞机械、助渔和导航仪器。其基础学科为鱼类生态学、水文学、水声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渔具力学、电子学与机械工程学等。

水产养殖学 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用科学,包括水产养殖与增殖。主要研究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人工繁殖、营养和饵料、疾病防治、选种育种以及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建设、养殖环境保护等。其基础学科主要是繁殖生物学、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水化学及生物统计学等。

水产品保藏加工学 各种水产品保藏、加工原理和工艺、设备等科学技术体系的总称。由水产品保鲜、水产食品加工、水产品综合利用三个方面的专业学科体系所组成, 具体包括水产品的冷冻保藏、腌制、干制、熏制、罐头食品加工、冷冻食品加工、鱼糜制品加工、模拟食品加工以及其他水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饲料和医药、化工制品的加工技术。其基础学科有水生动植物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学、热力学、机械学、食品营养学等。

水产工程学 属应用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结合渔业的特点, 研制和改进渔业专用的各种机械仪器、渔船、渔港、鱼礁、增养殖工程等项工艺技术。它的基础学科有机械工程学、电子和电子学、水声学、水力学、水工工程学及土木工程学等。这门分支学科正在发展中。

水产经济学 属部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研究在一定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水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研究水产业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以及产品流通, 为建立合理经济体制, 取得最优投资和最佳效益, 为确定行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其基础学科主要是经济学、数理统计等。该分支学科正处于起始阶段。

渔业管理学 属社会科学部门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水产业的地位、作用及相关产业的关系, 谋求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 为水产业制定政策和决策作出评价。

发展趋势 以人类的需求为前提, 使水产品持续稳步增长, 谋求最佳效益, 是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水产科学各学科发展水平的出发点。水产科学的发展既需要从宏观向微观深入 (这里指的是加强各分支学科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 以期尽可能多的揭示出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和水产生产的发展规律, 以充实各分支学科基础, 增强后劲),同时, 渔业科学也在从分析向综合发展。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以来, 沿海国已将注意力集中于本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内陆水域的渔业, 渔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各学科的渗透和综合, 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为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 世界渔业已由开发型向管理型转变, 水产资源评估模型也从单一种类向多种类资源评估模型、经济模型转变, 这需要水产资源学科向生态系渔业深入, 水产资源管理学、水产经济学、水产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将会得到发展。另外,由于近海水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水产增养殖将会成为今后渔业增产的重要途径。而增养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加强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所有这些学科的发展, 都将从总体上提高水产科学水平。因此将水产学科视为一个动态的科学体系, 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加以发展, 是今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