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石斑鱼类

2023-02-09

groupers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总称。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共约100余种。分布于中国海区约36种,以南海为最多,约35种, 东海10余种, 黄海1种。

形态特征 石斑鱼体大,侧扁。体被细栉鳞,侧线完全。口大,稍倾斜。有发达的辅上颌骨。两颌前端有少数大犬牙,两侧牙细尖。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鳃盖骨有两粗棘。犁骨及颚骨具细齿。背鳍鳍棘11枚,强大,与鳍条部相连,鳍条14~18。臀鳍棘3枚,其

中国沿海的主要种类有:①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et Schlegel)]。头及体部有红色斑点, 背鳍9~11, 鳍棘基部具一黑斑(见图)。②青石斑鱼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etSchlegel )〕。体侧有5条垂直而明显的暗灰色横带,其中第一及第二条自背鳍鳍棘部向下伸至腹部, 第三及第四条自背鳍鳍条部向下伸至臀鳍, 第五条在尾柄上。③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ario (Thunberg)〕。头及体侧、背鳍、臀鳍、尾鳍有红褐色斑点, 背鳍后部鳍棘的基底及中部鳍条的基底、尾柄部各有一黑斑。各鳍均有白边。④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chloros-tigma (Cuvier et Valenciennes)〕。头、体侧及各鳍密布多角形的黑褐色斑点,斑点直径大于斑点间距。⑤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 Bloch〕。头、体侧及各鳍有多角形黄褐色斑块, 腹侧斑块略带紫红色。⑥巨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 (Forskal)〕。头、体侧及各鳍均有黑色斑点。头部斑点较密, 体侧斑点略大,较疏。背鳍8~11, 鳍棘处有一黑色斑块。⑦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kal)〕。体延长、侧扁。头长大于体高。头、体侧及背鳍、腹鳍、臀鳍、尾鳍有橙黄色斑点,胸鳍上有赤色条纹。⑧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Bloch et Schneider)〕。体侧有5条暗色斜横带。头、体侧及各鳍均有黑色圆斑点。⑨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 et Schlegel)〕。体侧有6条云状斑带。第一条自背鳍起点斜向眼后, 第二条自背鳍3~4鳍棘起斜向鳃盖到眼下颊部, 第三、第四、第五条均自背鳍至腹部, 第六条位于尾柄上。

赤点石斑鱼

人工养殖主要种类为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鲑点石斑鱼、巨石斑鱼等。

生物学特性 石斑鱼是暖水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底质为岩礁或珊瑚礁海域, 喜在礁间缝隙或洞穴中躲藏。肉食性, 凶猛, 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等。有自相残食现象, 尤其在稚幼鱼阶段, 个体小者常被个体大者吞食。摄食后即回洞穴或缝隙隐蔽处静息。一般分散不结成大群, 盛夏移向近岸, 冬季移向深水, 不作长距离洞游。广盐性, 盐度在10‰以上皆适于生长。最适温度22~28℃。雌雄同体, 雌性先成熟, 有性转变现象。即同一尾鱼的一生中, 低龄时期为雌性, 随年龄增长逐渐转为雄性。赤点石斑鱼一般体长27.0~30.0厘米、体重0.7~1.0千克为性转变时期。雄鱼多为4~5龄以上的高龄个体,体长26.0厘米、体重0.5千克以下无雄鱼。雌性生物学最小型体长23.0~24.0厘米、体重0.5~0.6千克。巨石斑鱼体长65.0~75.0厘米为性转变时期, 体长75.0厘米以上全为雄性。生长速度因种类而异, 分布于中国海区的种类以巨石斑鱼体型大, 生长快。赤点石斑鱼1龄体长约18.0厘米, 2龄体长约18.0~24.0厘米, 3龄体长约23.0~28.0厘米, 4龄体长约26.0~33.0厘米, 5龄体长约31.0~34.0厘米。繁殖季节因种类与分布海区而异,4~10月均有性成熟个体。赤点石斑鱼繁殖盛期在南海区为4~6月, 在东海区为6~7月。青石斑鱼繁殖盛期在南海区为4~6月,在东海区为6~8月。卵球形、浮性, 具油球, 属多次产卵类型。赤点石斑鱼产卵量一般为15万~30万粒, 多者50余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