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石花菜养殖

2023-02-09

culture of Gelidium根据石花菜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培养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用以提取琼胶的海藻养殖。石花菜养殖始于日本。中国的移植试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如今采孢子育苗技术已基本解决,营养枝养成技术已推广生产。世界年采捞量约1.5万~1.8万吨,中国年产约400吨。

石花菜的人工养殖有孢子育苗养成法和营养枝筏式多茬养殖法两种。

孢子育苗养成法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人工采孢子 选择成熟的种菜,清洗干净,置于过滤的海水中。石花菜孢子的日放散时间约在中午到下午4时,因此午前将种菜撒布于育苗器上,注入10~20厘米的清洁海水进行采孢子。育苗器为以直径3~5毫米的维尼纶细绳,编成25厘米×25厘米的小帘。

室内培育 将采好孢子的育苗帘放在育苗池的表层水中,于常温下培育,光强控制在2000勒以下,避免日光直射,每天更换1/2清洁海水。一星期后用软刷轻洗育苗帘,以防硅藻繁生。培育期10~15天。

海上培育 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当海上水温下降到25℃时,将育苗帘从室内移至海上,在浮筏下1米到2米水层中培育。每星期用毛刷清洗苗帘一次。培育期1个月左右。第二时期当育苗帘长出匍匐枝时,将育苗帘拆开,剪成2米长的绳段, 垂挂于0.5米以下水层,待苗绳上布满匍匐枝后, 再把垂养改为海面平养,使匍匐枝长出幼苗,加快幼苗的生长。

越冬 幼苗约于11月间长出,到12月中旬后,一般达到1~3厘米。此时幼苗因水温下降而停止生长,为防止杂藻附生及藻体受冻,将苗绳沉到5米以下或海底越冬,越冬期为3~4个月。

养成 越冬后,约在4月下旬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将下沉的苗绳提升到海面,按4绳并列方式加以组合进行平养。此时应注意防止小苗上附生杂藻和新生的嫩枝被钩虾(Corophium sp.)咬食。如在贫区养殖还必须进行施肥。当石花菜恢复生长后,可将4绳并列改为2绳并列,幼苗达到3厘米时再改为单绳平养。一般到7月,可以长成7~8厘米的成株。

采收 当每绳鲜重达1千克以上,即开始采收。采收用间采法,只采7~8厘米以上的大菜, 留下小菜继续生长,但每隔5厘米要留下1~2株大菜,以保护小菜防止杂藻附生。在适温期约60~70天可采摘一次。

营养枝筏式多茬养殖法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苗种 除了用孢子育苗养成的成株作为苗种外,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营养枝及采捞海底自然生长的石花菜作苗种。

以养殖的营养枝作苗种时需经选择和整修, 选择的标准是藻体粗壮、生长点齐全、色泽鲜红或紫红、没有附着物、长度7~8厘米以上、株鲜重1克以上者为宜, 重量不足的可两株合并使用, 或将大株劈为几株使用。

夹苗 用聚乙烯丝纺成三股捻的细绳, 或以聚丙烯薄片三股捻的细绳, 直径5~6毫米, 捻劲适度作为夹苗绳, 夹苗部分长2米, 每2厘米夹苗一株。每根苗绳夹苗80~100株, 重量100克以上。

放养 用21根2米长浮竹, 两端各绑在一根浮绠上, 档距2米, 制成双架式浮筏, 设置在干潮时4米以上水深处。每个空档与浮竹平行绑10根双苗绳, 每筏200根, 每667平方米4行双筏, 共800根。

在中国黄渤海区, 从春季4~5月开始放养直到12月止。习惯上分春、夏、秋三茬。每茬大约养殖60~70天收获。水温<8℃时,生长速度减慢, 沉入海底越冬作为翌年春茬的苗种。

敌害防治 石花菜在筏养条件下主要有两类敌害。一是钩虾类。咬食生长点, 以春季为害较大; 二是附生于石花菜枝上的其他动、植物。春茬主要为硅藻类、水云、点叶藻等, 末期开始附生动物。夏茬主要为水螅类。秋茬早期主要有苔藓虫类, 末期有多管藻、水云、硅藻类等。

对杂藻、钩虾、水螅类等敌害一般采用药物杀灭,对棍螅(Coryne sp.)及三胞苔藓虫 (Tricellaria sp.)等应用窒息法致死。杀灭敌害以幼小时期实施的效果明显,待其长大后,由于残体不易脱落, 继续影响石花菜的生长。

采收 双绳鲜重达到1千克时收获。春茬一般4月夹苗,7月收获。把生长大的或过密的绳段和有附着物的枝采下, 留下的作为春茬的苗种。留茬的标准与夹苗时相同。缺苗的要补夹,不适于作苗种的要更换。夏茬采收后再留苗养秋茬。

如遇大风天气, 可将重量不足0.7千克的下沉防风, 重量不足0.5千克时, 一般不怕风浪。超过0.7千克的应抢收或间收, 每公顷每茬可收干菜1500~3000千克。

晒干与加工 收下的菜要及时运到砾滩均匀摊晒。晾晒后, 要翻晒一次, 当日晒干,然后打捆堆垛,存放于仓库中。库内不要同时堆放化肥、盐、海带、盐渍品及潮湿物品。如果需要外运或隔年销售, 事先应以淡水冲洗脱盐, 再晒干打捆。经此处理后, 可长期贮存。用石花菜制取的琼胶质量好, 制胶工序见图。

制胶工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