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三疣梭子蟹增殖

2023-02-09

enhancement of bluecrab蟹类养殖的一种。选择近海水域,大量投放三疣梭子蟹的人工苗种,以增加海区的资源量。三疣梭子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学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广温、广盐性种类, 分布范围较广, 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是海珍品之一, 经济价值较高。

繁殖习性 三疣梭子蟹属近海短距离洄游种群。在中国渤海、黄海区生殖群体每年4月初开始向沿岸河口附近海区产卵场洄游, 海水温度升至12℃以上时开始产卵。产卵期5~8月, 小型蟹产卵两次, 大型蟹连续产受精卵3~4次。抱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次抱卵约在13万~450万粒之间,与体重呈紧密的正相关。7月底、8月初出现补充群体,7~10月是三疣梭子蟹交尾期,越年生个体在产卵结束后(7~8月)立即交尾;当年生补充群体生长迅速,9~10月陆续达性成熟并首次交尾。交尾在雌蟹刚刚蜕皮后进行,交尾后大量摄食,性腺迅速发育成熟,在越冬之前卵巢即充满头胸甲的全部空间。10月中旬以后随着近岸水温下降,逐渐向深水区移动,水温降至14℃以下时进行短距离的越冬洄游,11月底12月初陆续到达深水区蛰伏在泥沙中越冬。三疣梭子蟹在产卵和索饵期间有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 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

人工育苗 可于产卵季节直接从海中捕获已抱卵的雌蟹,也可人工培育越冬的亲蟹。一般在室内水温达5℃以上的条件下就可顺利越冬,饲育已交尾的亲蟹时应当保持一定比例的雄蟹,通常雌雄性比应以2:1或3:2为宜。捕捞海中抱卵的亲蟹育苗时,应选用抱黄色卵、胚胎尚未发眼的雌体,因为发眼后的褐色或黑色卵在露空干燥的刺激下易发生异常孵化或卵子提前脱落,从而大大降低孵化率。间歇露空的方法可以刺激雌蟹正常产卵。将抱卵亲蟹或者摘取带卵的腹肢放入流水或持续充气的育苗池中(亦可放入活水网箱中),卵子很易孵化。在池中温度为19~25℃、盐度为18%~32‰、溶氧量大于4毫克/升、pH值为7.8~8.5的条件下,从产卵到孵化需16~21天,累积温度为340~390D°;孵化的溞状幼体经过4~6次蜕皮(期)变态为大眼幼体约需12~16天,累积温度270~330D°; 大眼幼体用5~11天、经1个龄期,变态为甲宽5毫米幼蟹,经过3次蜕皮(3个龄期)后的幼蟹开始潜沙营底栖生活,是比较适宜的放流苗种。

有机悬浮物、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熟卵黄和蛤肉糜等都是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良好饵料,投喂多种饵料的饲喂效果最佳。因为幼体相互残食比较严重,故幼体培育密度不宜太大,溞状幼体的密度以2万尾/米2为宜,育成幼蟹的成活率一般为20%~50%。为了防止自相残食应及时投饵,还可以在育苗池内接种浮游植物,使水色呈绿色或褐色, 以降低透明度,也可采取大量通气等措施。在育苗池内放悬垂网, 有助于防止互相残食。

放流增殖 日本在濑户内海的三疣梭子蟹放流增殖, 已经形成了生产规模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濑户内海的种苗放流工作始于1966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放流大眼幼体,每年放流量为1000万~4000万尾,因成活率太低,增殖效果不明显。70年代开始放流头胸甲宽4~5毫米的幼蟹,年平均放流量为400万尾左右;80年代育苗与放流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国1985年生产放流用苗种(甲宽5毫米)4亿尾,放流量增至2.7亿尾,重捕率平均为12%。由于长期放流,部分海区已看出明显放流效果。如濑户内海三疣梭子蟹的数量, 由平均年产量不足200吨增至1300余吨(1975),80年代初已达到2600吨(1982),其中来自放流群的渔获量约占20%。日本现在共有20个育苗放流中心,其中广岛、大分和山口县等三处已发展到生产性放流的规模。

中国于80年代初开始了三疣梭子蟹的苗种培育,并先后在渤海的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进行了试验性的苗种放流。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和放流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以求进一步提高放流的回捕率。对放流的方法,适宜的地点、时间和放流数量,以及苗种的中间培育、出池、运输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方法上由直接放流改为在潮间带附近水域设置悬垂网或其他悬垂附着器的网围法和蚕蔟法,便于蟹苗附着栖息和逃避敌害。三疣梭子蟹耐干燥的能力较强,可以采用露空干燥的方法运输苗种, 为苗种放流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