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鲴类养殖

2023-02-09

culture of Chinese nases根据鲴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中国对鲴类的养殖利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福建的《连城县志》中也有关于圆吻鲴养殖情况的记载。湖南衡阳地区历来有养殖银鲴的传统。在以鲢、鳙、草鱼等为主养鱼的池塘中,搭配一定数量的鲴类,一般可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0%左右。

人工繁殖 用作人工繁殖的亲鱼可以在繁殖季节从江河、湖泊中捕捞,直接催产。也可以在池塘中经冬、春季强化培育,从中选择性腺发育较好的雌雄亲鱼进行催产。水温在18~26℃左右时,经适当流水刺激,成熟亲鱼能自行产卵于人工鱼巢上。但为了集中取得批量的受精卵,生产上往往采用鲤、鲫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进行人工催产。

孵化 采取以下三种方法:①将粘附于人工鱼巢上的受精卵,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在鱼苗培育池中孵化出苗;②将鱼巢挂在架子上进行淋水孵化,待胚胎眼点出现后,放入培育池中孵化出苗;③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经黄泥浆水或滑石粉悬浮液脱粘后,放入孵化桶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由于鲴类受精卵的比重较大,再加上附有黄泥粒、滑石粉等,容易下沉,因此水流速度要调大些,使受精卵不断翻动,以免鱼卵阻塞水管或沉底而死亡。用孵化桶时,每立方米水体放鱼卵200万粒左右;用孵化环道时,每立方米水体放鱼卵50万粒左右。受精卵的直径和初孵鱼苗的体长分别为:银鲴1.30~1.45毫米和4.0毫米左右;细鳞斜颌鲴1.35~1.50毫米和4.2毫米左右;圆吻鲴1.35~2.10毫米和5.5毫米左右。初孵鱼苗经3天发育,鳔充气,开始平游,再过2天左右能开口摄食,可以转入鱼苗培育阶段。

鱼苗培育 一般采取单养法培育,每公顷放养300万尾左右。下塘鱼苗的全长分别为:银鲴5.5毫米左右;细鳞斜颌鲴5.5~6.0毫米;圆吻鲴6.5~7.2毫米,比同日龄的鲢鱼苗(7.5毫米左右)要小。因此在鱼苗下塘前不能过早施肥,以免大型浮游动物(剑水蚤等)繁衍过多,危害鱼苗,而应增殖小型浮游动物(轮虫、六肢幼体等),以及时获得适口饵料,利于鱼苗生长。鲴类的夏花比较娇嫩,鳞片容易脱落,鱼体易被擦伤,约经一个月左右培育,体长可以达到3.3厘米左右。在出塘前要经过几次认真的拉网锻炼,使之能适应密集环境,以利运输和提高鱼种成活率。

鱼种培育 培育方法与鲢鱼种的培育相仿。细鳞斜颌鲴单养每公顷放夏花120000~150 000尾,出塘规格达10厘米以上。与其他鱼苗混养时,每公顷放养7500~15 000尾,出塘规格可达13~16厘米:每公顷放30 000尾,出塘规格约10厘米左右。银鲴多采取与其他鱼类混养的方式,每公顷放夏花105 000~120 000尾,经5个月的培育,可养成每尾重5.0~6.0克的鱼种。对圆吻鲴鱼种的培育,无论采取单养、混养或由鱼苗一次育成鱼种等方式都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食用鱼养殖 鲴类在池塘中与鲢、鳙、草鱼等混养一般没有食饵矛盾,能在不增加饵料和肥料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尚未被其他鱼类利用的有机碎屑和附着藻类。搭配鲴类的池塘,增产幅度约为10%~20%。放养密度从每公顷数千尾至上万尾不等,以放养大规格鱼种比小规格鱼种效果为好。放养6~10厘米鱼种时,年终食用鱼体重仅100~150克,而放养11~14厘米的鱼种,年终可达200~250克。鲴类与鲤、鲫在食性上有些矛盾,在混养底层鱼以鲴类为主时,应酌情少放鲤、鲫鱼种。鲴类耐低溶氧量的能力较差,在混养的池塘中,应经常注入新水和开启增氧机,使水质保持肥、活、爽,以利生长。

增殖 在条件适宜的湖泊、水库中适当投放鲴类鱼种,可以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经几年投放后,往往会自行繁衍后代,形成自然种群;在已有鲴类分布的水体中,如采取适当的繁殖保护措施,可扩大其种群;也可利用水库中的自然跌水或人工跌水,建立鲴类的人工产卵场,为鲴类提供更多的产卵场所,这对增殖鲴类资源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