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淡水养殖

最近更新:2023-03-05

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湖泊、水库、江河等淡水水体从事鱼类及其他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或增殖的生产活动。养殖是在人为控制下,采用清野、密放、投饵、施肥、增氧和精心管理等措施进行的,所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增殖是采取繁殖保护和人工放流措施维持和增殖天然水域的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资源,以增加产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食物结构的变化,进行淡水经济鱼类的养殖已成为人类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简史 中国远在西周时已开始池塘养鱼。至东周时,池塘养鱼在长江下游已有一定规模。公元前5世纪范蠡著《养鱼经》问世。《西京杂记》就有大水面养鱼的早期记载。东汉时已开始稻田养鱼。到唐代,因“鲤”与“李”同音,禁食鲤,养鲤受到限制,但却因此创始了草鱼、鲢、鳙等鱼类的养殖与混养。至明代,在长江、珠江流域,以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的周围,养鱼业已相当发达。并已掌握草鱼与鲢混养时食性上的互利关系和防止鱼浮头泛池的技术。明末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除转载前人有关养鱼资料外,还就鱼池建造、鱼种搭配、放养密度、投饵施肥、鱼病防治等作了较详细的记述。清代池塘养鱼技术趋于成熟。

国外淡水养殖最早见于公元前1400年,以埃及半浮雕的池塘养鱼图案为代表。13世纪前后鲤和养鲤技术从亚洲经中亚传入欧洲,由修士在修道院内水池养殖鲤。19世纪开始采用投饵施肥方法养鲤。19世纪中叶俄国开始养鲟,1854年俄国弗拉斯基 (В.л.Врас-ский,1829~1862)创造了干法人工授精。1853年美国建立第一个鲑鳟鱼孵化场,放流大麻哈鱼和养殖虹鳟。1874年后,加拿大、日本、意大利、丹麦、朝鲜等国纷纷引进虹鳟,大麻哈鱼放流工作也在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广泛展开。

养殖类型与主要对象 按水域类型可分为池塘养鱼,湖泊、河沟养鱼,水库养鱼和大型湖泊、水库、河流的放流增殖。其中池塘养鱼是主要类型。主要养殖对象大多为原产于中国的一些鲤科鱼类,如草鱼、青鱼、鲤、鲢、鳙、鲮、鲫和鳗鲡等; 还有引进的一些经济鱼类, 如非鲫、 虹鳟、 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大口黑鲈、 露斯塔野鲮、 [鱼芒]鲇等。

按饲养管理方式可分为: ①粗养。多为湖泊、水库、河沟不投饵施肥养殖;②半精养。为部分投饲施肥养殖。小型湖泊、水库和部分池塘养鱼采用此法;③精养。放养密度较高,投饵施肥充足,管理细致,大多数池塘养鱼和围栏及网箱养鱼属于此类; ④高密度精养。其最高型式为闭合循环流水养鱼。

按鱼类适温性可分为温水性、暖水性和冷水性鱼类养殖。其中温水性鱼类养殖最为普遍,主要养殖的鱼类有鲢、 草鱼、 鲤、 鳙、 鲫、 斑点叉尾鮰、 鳗鲡和一些鲟类:暖水性养殖的鱼类主要为鲮、非鲫、胡子鲇、野鲮、须鲃、[鱼芒]鲇、 厚唇鲃、 丝足鱼; 冷水性养殖的鱼类有虹鳟、白鲑等。

按水体流动与否可分为静水养殖和流水养殖。静水养殖主要是池塘养鱼; 流水养殖又分常温流水、温流水和闭合循环流水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河沟养鱼介于静水养殖和常温流水养殖之间。

养殖对象以鱼类为主,还养殖虾类、河蟹和鳖、龟、蛙类以及观赏的金鱼、各种热带鱼和锦鲤等。

国外淡水增养殖概况 国外淡水养殖以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较发达。该地区气温适宜,水温较高,无冰冻和霜期,可养殖的鱼种也较多,其养鱼技术多借鉴于中国。1987年该区淡水鱼产量在世界淡水鱼总产量中占24.5%,养殖类型有池塘、网箱、围栏以及稻田养鱼。虽已积极开展精养,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是以粗养和半精养为主。

印度池塘养鱼和水库养鱼较发达,除养殖厚唇鲃、露斯塔野鲮和印度鲮外, 还引进了草鱼、 鲢、[鱼芒]鲇等。1987年印度淡水鱼总产量达121.8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印度尼西亚以围栏养鱼、池塘养鱼和稻田养鱼为主,主要养殖遮目鱼、丝足鱼、非鲫、胡子鲇等。1987年淡水鱼产量达64.2万吨,居世界第四位。菲律宾以池塘和围栏养殖为主,遮目鱼是主要养殖鱼类。1987年淡水鱼总产量为56.3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泰国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种类也多,主要养殖鱼类有蟾胡子鲇、大头胡子鲇、[鱼芒]鲇、非鲫、草鱼等。

按产量排列,苏联是淡水鱼产量第三大国,1987年淡水鱼产量98.8万吨。历来以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大水面增殖为主。除养殖耐寒的鲤类外,黑龙江鲟、达式鳇、小鲟、闪光鲟和裸腹鲟等及白鲑也是主要的增养殖对象。其中鲟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50年代苏联也从中国引进了草鱼、鲢、鳙,与本国鲤混养。日本是渔业大国,但淡水鱼的养殖比重不大,以流水、温流水和网箱养鱼为主,池塘养殖面积日见缩小,主要养殖鳗鲡、鲤、虹鳟、香鱼和非鲫,尤以养鳗和香鱼著称。以色列水资源虽不丰富,但淡水养殖较发达,主要养殖鲻、非鲫、草鱼、鲢等,养鱼方法与中国池塘养鱼基本相似。美国养鲇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主要养殖斑点叉尾鮰、蓝鲇和白鲇,由于解决了鲇人工饲料的配制和繁殖技术,养鲇发展很快,年产15万吨左右。美国游钓渔业也十分兴旺,对饵料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立了不少饵料鱼养殖场。此外,虹鳟养殖也较普遍,已有45个州养殖。1814年虹鳟及其养殖方法被引进欧洲,现在盛行于北欧和西欧。历史上,欧洲以养鲤为主,1985年的产量为25万吨。德国利用温流水养鱼始于1968年,至今从事温流水养鱼的已有约20个国家。非洲的淡水养殖较晚,但有巨大潜力。许多国家养殖非鲫。埃及主要养殖非鲫、鲻、鲤等鱼类,包括半咸水池塘养殖在内,年产量约6万吨。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利用非鲫和鲤混养。

在注重小水体渔业生产的同时,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水库和湖泊等大型水体渔业的开发,主要进行渔业生态系统的改良和捕捞量的调节,除繁殖保护原有鱼类资源外还放流增殖或移植适宜的种类。如日本将琵琶湖产香鱼向江河放流,增殖香鱼使江河的香鱼渔获量逐年增加。美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还利用大麻哈鱼等溯河产卵习性,每年大量孵化、放流幼鱼,回归率在0.4%~6%,个别可达10%。

中国淡水增养殖概况 中国淡水养殖以长江和珠江流域最为发达,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平均水温在15℃以上的时间约为18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水资源较充沛,适宜于温水性鱼类生长、繁殖。

1950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产量为6.6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7.3%,为淡水渔业产量的18%,淡水捕捞是淡水渔业的主体。此后,淡水养殖得到一定的发展,至70年代,产量上升到占整个渔业的18.27%。为淡水渔业产量的64.4%,超过了淡水捕捞。1979年以来,在以养为主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淡水养殖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池塘养鱼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上升速度最显著。1987年中国淡水养殖产量达348.4万吨,占中国淡水鱼总产量的85.54%,占世界淡水鱼总产量的32.2%,居世界首位。1978~1987年世界淡水鱼总共增长522万吨。其中,中国淡水养殖增长300余万吨,可见中国淡水养殖在世界淡水鱼产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淡水养殖产量中,池塘养鱼约占75%左右,水库、湖泊、河沟养鱼分别占7.9%、6.2%和6%,可见池塘养鱼是淡水养殖的主要支柱。中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但1959~1978年间曾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年产量始终在50万~75万吨之间摆动(最低一年只有31.5万吨)。自1979年开始又迅猛发展,1979年至1988年10年间,产量从81.3万吨增至389.75万吨,增长4.79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重视,政策符合国情。主要有:提出了以养为主的方针,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鱼价全部放开等;另一方面解决了一批养殖关键技术,包括:①主要养殖鱼虾蟹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得到解决,绝大部分养殖种类的苗种,可依据需要生产;②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技术进一步完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③发展了湖泊围栏养殖技术,同时加强了繁殖保护工作,使湖泊鱼产量有较大增长;④部分水库发展了网箱养鱼,加强了水库鱼类增养殖工作,单产有所提高;⑤培育出若干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或杂交子一代,还引进了一些优良养殖种类;⑥多种配合饲料试制成功,并进行商业性生产;⑦主要养殖种类的鱼病得到控制;⑧养殖鱼类生物学以及生理学、生态学的研究,取得成果,为养殖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中国的淡水增殖工作,主要是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和育肥场所,规定禁捕期和禁捕区,禁止有害渔法的使用。同时采用人工放流方法增加资源量,放流种类以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及幼蟹、鲤、鲢、鳙、草鱼鱼种为主。还将短吻银鱼从太湖移植到云南滇池、星云湖;将池沼公鱼移植至北方地区的水库和湖泊;将细鳞斜颌鲴移植至山东等省水库都已取得很好效果。80年代末期将中华鲟幼鱼放流于长江,对增殖资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望 从世界淡水养殖发展的历程看,正在经历着从粗放走向精养,走内涵增长的道路。在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湖泊、水库、围栏和网箱养鱼的同时,加强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增殖与繁殖保护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正努力加强养殖鱼类的营养学、饲料工艺学研究,加强现有养殖鱼类的选育与病理学的应用研究,以及鱼类养殖生物学、生态学、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研究。以改善养殖鱼类生活环境和进一步改进养殖技术,提高淡水养殖水平,适应人类发展需要。世界上主要的渔业国家已开始从重视捕捞业转向注意增养殖业,可以预期淡水养殖业必将会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