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洋生物环境

2023-02-09

marine biological environ ment海洋中与渔业关系密切的生物环境因子的总称。主要包括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以及细菌等。这些生物因子与渔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成海洋渔业的饵料基础,成为渔业生物的直接饵料和间接饵料。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及鱼虾贝藻(大型藻)类通过复杂的饵料生物式的连锁层次,构成海洋初级、次级和终级生产力。因此海洋水域终级生产力(渔获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域中饵料基础状况;二是本身作为渔业资源,成为渔业生产的专捕对象或兼捕对象;三是互相制约或者造成对渔业的危害。

(邱道立)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既是作为渔业捕捞对象太平洋磷虾的直接饵料,又是鲐鱼、竹筴鱼的间接饵料。

悬浮在海洋水层中,营植物性营养方式的浮游生物,通常依靠色素体利用日光能、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盐类制造碳水化合物。海洋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其中尤以硅藻门中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其次是双鞭毛藻类中的甲藻纲。浮游植物与渔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基础 浮游植物是有机物质的原初生产者、食物链中的最初环节和海洋生物生产力的基础。海洋初级生产力指的是浮游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合成有机碳的量。它是衡量水域生产潜力的物质基础,因此也是衡量水域渔业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中国渤海80年代初期,年初级生产力为90~112克碳/米2,但是捕捞量只有3.8吨/平方千米左右,与日本濑户内海的年初级生产力为120克碳/米2,捕捞量为22.2吨/平方千米相比,要低得多。这说明渤海的生产力尚有很大潜力。

天然饵料 浮游植物构成渔业生物的天然饵料。按照渔业捕捞对象在食物链中的食性层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渔业生物的间接饵料。渔业生物的重要饵料是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的主要饵料则是浮游植物。因而浮游植物成为渔业生物的间接饵料。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海洋的初级和次级生产力,两者的数量变化关系密切。如中国渤海1983年3~4月浮游植物数量达到高峰后,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加,6月份数量为全年的最高峰,但是浮游植物数量因被浮游动物大量摄食而显著减少,成为全年的最低值。

另一类是构成渔业生物的直接饵料。饵料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鱼、虾类资源有密切关系。它会影响鱼、虾类幼体的成活率,尤其在开始摄食时期,饵料种类太缺乏,会在短期内大量死亡,影响资源下降。鱼类如渤海高龄梭鱼直接摄食浮游植物,所食浮游植物有17种之多,其中以圆筛藻为主。凡在圆筛藻数量分布密集区捕获的梭鱼胃含物中的圆筛藻数量也很多。

浮游植物是太平洋磷虾的主要饵料,而太平洋磷虾又是鲐、竹筴鱼的重要饵料。近年来太平洋磷虾已成为黄海中部定置网具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

危害 浮游植物对渔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有些种类,如繁殖过盛,经常会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化。不仅引起鱼类、虾类和贝类等大量死亡,而且食用了这种鱼类、贝类的人也会产生中毒现象,甚至中毒死亡。大多数赤潮是由1种或2~3种藻类的繁殖过盛而形成。

日本濑户内海发生赤潮的主要种类是夜光虫Noctiluca miliaris、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和裸甲藻(Gymnodinium sp.)等。对渔业危害最大的是绿色鞭毛藻类中的Chattonella subsalsa。其体内含有毒素,当海水中含有100~200个细胞/毫升时, �在2~3小时内就死亡。 美国新英格兰沿岸,1973年8月由于发生赤潮,使贝类在一个星期内大量死亡。

(康元德)

浮游动物 浮游生物生态类群中的一大类,构成海洋次级生产力。其种类组成复杂,包括原生动物的鞭毛虫、有孔虫、放射虫和沙壳纤毛虫,腔肠动物的水螅、水母、钵水母和栉水母,单卵巢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桡足类、磷虾类、樱虾类和壮肢介形虫、浮游端足类([虫戎]类)及糠虾类等。还包括腹足动物中的浮游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箭虫),被囊动物的幼形类和海樽类以及一些浮游的多毛类、纽虫和海参等,还有各种海洋动物的浮游幼体。浮游动物与渔业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饵料基础 作为鱼虾贝类的饵料基础。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底栖生物一起构成海洋渔业的饵料基础。这一基础之间的关系复杂,既有饵料本身种群或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有与消费者 (摄食者) 之间饵料相互交叉和竞食的关系。如毛虾(Acetes chinensis)既是终级生产的捕捞对象又是多种经济鱼类的直接饵料。又如鳀主要摄食磷虾。但无论渤海或东海的鳀又为高层次的捕捞对象所摄食。此外,一部分饵料浮游动物的存活,虽然没有被消费者直接利用,但死亡分解后的有机碎屑,仍然构成饵料基础的一部分。

形成渔场 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渔场的形成密切相关。据中国各海区多年调查,浮游动物生物量达到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上时,是形成渔场的条件之一。研究浮游动物与渔场形成的关系,除考虑“量”外,还必须考虑“质”的问题,也就是要考虑有关饵料种类的问题。中国陆架海区有关饵料类群与形成渔场关系较密切的有磷虾类(Euphausiacea)、桡足类(Copepoda)和海樽类(Thaliacea)。①磷虾类中与渔业关系较密切的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和宽额假磷虾(P. latifrons)。如东海冬春汛的带鱼海场常形成于多种磷虾的密集区并被大量摄食。而南海北部珠江口的蓝圆鲹渔场,则根据前一年冬季(11月)中华假磷虾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出现高峰期的时间和位置,对翌年春汛(4月)可能形成渔场的区域和出现鱼发的时间提出预测,以指导渔业生产,获得较好效果。其他如南极海的超型磷虾(Euphausiasuperba)与须鲸类——青鲸(Balaenoptera musculus)渔场的形成相当密切。因青鲸主要摄食超型磷虾。②桡足类与渔业关系较密切的主要为黄海、东海的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和福建近海的锥形宽水蚤 (Te-mora turbinata)。③海樽类过去一致认为是非饵料生物且对鱼群洄游有阻碍作用。经1978年和1979年在南海北部大陆架外海调查发现,在珠江口外海、粤西中部和东部外海三个较好的渔场,都是海樽的密集区。又如1974年3月在福建南日岛南部有关渔场的调查,乌鲳鱼常在海樽密集的海区形成渔场,且在胃中多出现民主萨利亚海樽(Thalia democratica)。

浮游动物渔业 中国近海浮游动物已形成渔业的有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毛虾和小规模开发性的磷虾。①海蜇以浙江和福建分布量较大,渔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在南方有春夏汛(4月中旬至7月初)和秋汛(8月初至10月初)。在北方黄海、渤海区只有秋汛(8月初至10月初)一季生产。近年海蜇资源有衰退现象。对海蜇进行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的研究,已初获成功。②毛虾(Acetes)是小型甲壳类。一般栖息于海湾河口附近海区。中国沿海的毛虾有四种,即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日本毛虾(A. japonicus).红毛虾(A. ery-thraceus)和锯齿毛虾(A. serrulatus)。其中中国毛虾是中国沿海,特别是渤海定置张网的重要渔业之一。生产的历史已有200多年。毛虾一年有两个世代,即夏一世代和夏二世代,夏二世代也称越年世代。每年由越年世代于6月初产卵孵化至8月成长为夏一世代(6~8月)。这一世代的群体生长迅速,但体长相对较小。雌虾一般为20~30毫米: 雄虾为16~25毫米,但寿命短。生命周期约3个月,至9月中旬群体即基本消失。7~9月由夏一世代产卵繁衍夏二世代并越冬,本代的虾体长较大,寿命也较长,约10个月,雌虾体长一般为25~35毫米,雄虾为20~30毫米。据研究毛虾当年秋季和翌年春季的产量与年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③磷虾是世界近年小规模开发的渔业。在当前其他渔业资源呈现衰退和人们需求动物蛋白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捕捞磷虾尤其是南极海的超型磷虾,已引起世界一些渔业国家如日本、苏联、波兰和中国的重视,但尚未形成常规性的渔业。超型磷虾在南极海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但确切的蕴藏量,由于各国用不同方法估算的结果均不一致。有的专家从初级生产力计算出海区浮游植物的总产量,再按10%食物链的转换率求出浮游动物总量,然后假定磷虾占浮游动物总量组成的50%估算出海区磷虾的蕴藏量约达5亿吨,有的专家根据南极海现存鲸鱼头数及每头鲸每天的摄食量,估算出整个海区的磷虾量可达50亿吨。苏联和日本有关专家则从探鱼仪的记录中分析,分别推算出南极海磷虾的蕴藏量为50亿和60亿吨。

其他如太平洋磷虾,在日本沿岸的金华山等海区,年捕获量约达1万吨(小牧勇藏,1967)。中国近海特别是黄海,太平洋磷虾的数量较大,但只在山东半岛沿海个别区域的定置网有小规模生产。

危害 浮游动物对渔业有危害的种类(或类群),主要是腰鞭毛虫类(Dinoflagellata)。当某些腰鞭毛虫种类繁殖过盛时,会形成赤潮,导致鱼虾贝类死亡或妨碍鱼群洄游集中而引起渔场的变动。1952年5月初在渤海黄河口附近,曾发生过一次由夜光虫繁殖过盛形成的较大规模赤潮灾害,造成鱼虾大量死亡。水母类对渔业一般是害多益少。如福建沿海6~7月,经常出现大型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u),往往破坏渔网,危害渔业生产。另据报道,北海鲱在栉水母多的水域,渔获量显著减少,因栉水母摄食小鱼和浮性卵。

(白雪娥)

底栖生物 生活于水域底上或底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统称。海洋底栖植物主要是藻类,包括绿藻、硅藻、褐藻和红藻;海洋底栖动物包括原生动物(如有孔虫)、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如水螅虫类和海葵)、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主要是多毛类)、苔藓动物、甲壳动物(主要是虾蟹类)和棘皮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如柱头虫、海鞘和文昌鱼等)及底栖鱼类。底栖鱼类中典型的是鲆、鲽、鳎、鮟鱇、鳐和鰕虎鱼等。按个体大小可以分为大、中、小和微型底栖动物;按生活方式又可分为:①底内动物。栖息在穴内或管内的种类。如多毛类中的巢沙蚕、磷沙蚕等及甲壳类中的蜾蠃蜚、寄居蟹和某些蟹类;另一种是自由潜入或钻入底内的种类。如螺、蛤类,环节动物中的星虫、螠虫, 甲壳类中的钩虾、涟虫、蝼蛄虾、口虾蛄、蝉蟹和棘皮动物中的蛇尾和海参类;再一种是能钻蚀海中木材、船底和礁石并生活在穿通的孔道内的船蛆、蛀木水虱和海笋等;②底上动物。一种是固着(定着)生活在海底岩礁或动植物体上的种类。如水螅虫、海葵、苔藓虫、藤壶、牡蛎、贻贝、海百合和海鞘等;另一种是在海底的岩石或泥沙上爬行或蠕动的种类。如蠕虫、笠贝、鲍鱼、章鱼、蟹类、海星、海参、蛇尾等;③游泳底栖动物。生活在底上而又能作游泳活动的种类。如虾类、乌贼、柔鱼和底层鱼类中的比目鱼、鰕虎鱼、绵鳚等。

底栖生物与渔业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构成渔业资源。在海洋底栖动物中有不少种类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捕捞对象,在渔业中通常所说的带壳的鱼类主要是指甲壳动物虾、螯虾、龙虾及蟹类和软体动物螺、蛤、蚶、牡蛎及头足类(章鱼、乌贼和柔鱼)等。它们是海洋中大、中型底栖动物的主体,80年代(1981~1987年)在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从1986年开始达到9200余万吨)中占10%以上;在海洋底栖植物中大型藻类包括巨藻、海带、紫菜等也是重要的采捕和养殖对象。1980~1987年平均年产量超过340万吨,在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也占据重要地位(4%)。②食物关系。海洋底栖动物特别是中小型种类是多种底层鱼类的主要饵料,因此各种经济鱼虾类的索饵渔场与底栖动物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索饵群体的数量和生长状况与饵料生物的数量密切相关;索饵群体的分布即中心渔场的位置与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很一致。对虾主要饵料的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可以作为探索虾群的依据。渤海莱州湾三疣梭子蟹索饵群体的中心渔场也与寻氏短齿蛤的集中分布区密切有关,渔民通常根据其分布区来寻找梭子蟹渔场。③危害。某些非经济种底栖动物的大量聚集,常常是捕捞生产的“大敌”。大量的牡蛎“堆”、寄居蟹、海绵、海薑和筐蛇尾,常常会严重损害底拖网或造成网眼堵塞,妨碍捕捞作业;一些钻蚀和固着动物如船蛆、蛀木水虱和藤壶等能损害船体、张网木桩或者降低船速。

(邓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