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泥螺

2023-02-09

Bullacta exarata又称麦螺、梅螺。属腹足纲、后鳃亚纲 头楯目、阿地螺科。学名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为西北太平洋沿岸咸淡水特产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亦见于朝鲜。

体四方形,具头楯。贝壳卵圆形,白色,脆薄,无螺层,但具多数细密的生长纹。贝壳不能完全包裹软体部,软体后部变成肥厚的游画叶片,仅一部分向身体背部翻转而遮盖贝壳的后部。足很发达,前端伸延至头楯的下方呈半圆形,后半部膨大和侧足相连。胃内具3枚龙骨状角质胃板,以碾碎砂粒及粗硬食物。(见图)泥螺

泥 螺

泥螺栖息于内湾潮间带泥沙或沙泥底,底栖硅藻丰富的海滩上,对盐度、温度适应性强,严冬酷暑均生长良好,但不适于风浪大、潮流急的海区生活。退潮后海滩上数量特多,爬行时用头楯及足掘起泥沙将身体覆盖,起拟态作用得以御敌及减少水分蒸发。泥螺是杂食性的后鳃类动物。能吞食泥沙,撕刮藻类,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小型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的卵及有机腐殖质等。泥螺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产卵期在中国北方沿海为6~9月,以水温25℃为最适。繁殖季节在退潮后海滩上可见泥螺交尾情况。交配时,甲、乙两个体互相靠拢,在原地旋转,而后同时伸出阴茎互相交尾。一天后产卵,卵被胶质囊所包被并聚集成葡萄状的卵群。有胶质柄附在海涂泥沙上。受精卵胚胎发育完毕,面盘幼虫破囊而出,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约4天后即变态成幼螺,在海滩上匍匐爬行。

泥螺产量大,肉味美,具较高经济价值,可盐渍、酒浸、制罐,以中国浙江宁波的酒浸黄泥螺最为著名。此外还可作饲料,上海沿岸滩涂还有赶鸭下海吞食泥螺的养鸭法。在朝鲜有用泥螺作钓饵。由于泥螺具有广温广盐的适应能力,繁殖数量大,活动范围小等特点,可作为养殖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