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泥蚶

2023-02-09

blood cockle俗称血蚶、瓦楞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蚶目、蚶科。学名Tegillarcagranosa Linnaeus。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近岸海域,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沿海。其中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资源最为丰富。中国分布区在山东半岛以南,主要产地在山东省乳山湾、丁字湾,浙江省乐清湾,福建省宁德县漳湾、罗源湾,广东省饶平县海山、惠来县大海湾,广西自治区的钦州湾以及海南省海口的铺前湾等。乳山湾和丁字湾是中国蚶苗生产重要基地,每年都为浙江、福建等省提供大量苗种。泥蚶肉含有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味鲜美,为滋补佳品; 壳可入药,或作陶瓷工业原料。

形态构造 贝壳较厚,呈卵圆形。放射肋粗壮,约18~21条,肋上具明显的颗粒状结节。壳顶突出,壳表白色,被褐色薄皮,韧带角质,黑色(图1)。铰合部直,齿细密。个体较小,一般壳长3~4厘米,在泰国,有的壳长达7~8厘米。外套膜左右对称,除在背部愈合外,其余全部游离。分三层,内层发达,边缘呈波纹状。后闭壳肌大,前闭壳肌小。足呈斧刃状,肥大。鳃位于足部的两侧,具呼吸和滤食功能。消化系统由口、上下唇、内外唇瓣、食道、胃、胃楯、肠、直肠、肛门构成(图2)。泥蚶血液含血红素,呈红色。

泥蚶

图 1 泥 蚶

泥蚶

图 2 泥蚶的内部构造

1. 放射肋; 2. 韧带; 3. 铰合齿; 4. 后缩足肌; 5. 后闭壳肌; 6.外套触手; 7.鳃轴;8.鳃; 9.足;10. 壳顶; 11. 前缩足肌; 12. 前闭壳肌; 13. 内脏团部位;14. 唇瓣; 15. 外套膜

生殖习性 泥蚶为雌雄异体,生殖腺分布在消化腺周围。性成熟时,雄性腺呈乳白色、淡黄色,雌性腺呈桔红色,有性转换现象,1龄即可达性成熟。泥蚶的性比例随年龄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个体随之增加。泥蚶性腺属多次成熟分批产卵,1个壳长3厘米的雌蚶1次可产卵340余万粒,以后产卵量逐次减少。

泥蚶在中国各地的产卵期,北方早、南方晚。如产卵盛期,山东省乳山湾为7月底、8月初,广东省海丰为9~11月。产卵水温在26~29℃,产卵高峰的水温约在27℃左右。

自然海区的产卵高峰一般出现在大潮汛末期,雷阵雨后。排放精卵均在夜间退潮时,水深约1米,在短时间内完成,白天停止产卵。一般肥满度达到10%~12%以上才能获得大批成熟卵。在肥满度达到16%以上,1个壳长2厘米的雌蚶一次产卵200万粒以上。

生活习性 泥蚶生活在潮间带至浅海的软泥海底,多在潮流畅通、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栖息。一般泥层埋深约0.5~1厘米,蚶苗(壳长0.3~0.5厘米)在泥层中仅潜埋0.1~0.2厘米。

泥蚶为广盐性贝类,在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均能正常生活,比重1.015~1.018时更适于泥蚶的生长和繁殖,比重低于1.004时则会窒息死亡。泥蚶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泥温0~35℃条件下均能正常生活,高于35℃时,出现麻痹状态,40℃时则出现死亡,0℃以下出现冻伤。泥蚶耐干露能力极强,在气温5~10℃可耐干露28~30天。因此,蚶苗在长距离运输中,成活率极高。

泥蚶成体营埋栖生活,但其稚贝则营附着生活。用足丝附着在表层泥土中的砂粒上。因此,蚶苗多发生在半砂半泥的海滩上。壳长达0.1~0.2厘米以后,足丝消失改营埋栖生活;但在底质较硬的砂泥海滩上,壳长0.3~0.5厘米的泥蚶仍有附着能力。泥蚶无出入水管,仅在泥滩表层形成相连接的两个水孔,进行海水交换和摄食。因而成蚶适宜生活在中、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交界处数量最多。

食性 泥蚶是滤食性贝类,对食物的大小和形状有选择能力,缺乏对食物优劣的选择能力。泥蚶的食物组成随不同海区和季节而变化,以浮游硅藻和底栖硅藻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7.7%。其他为有机碎屑,占2.3%。

生长 泥蚶生长缓慢,寿命为7~8龄。生长速度与栖息海区的水温、饵料、潮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印度在月平均水温28.9~33.5℃时,壳长平均2.43厘米的蚶苗经过5个月的养殖可达到4.06厘米。泰国蚶苗养殖5~6个月以后可达商品规格(壳长2.5厘米以上)。中国广东省2龄蚶达到商品规格(壳长2.8厘米)。山东省3龄蚶达到商品规格(壳长2.76厘米)。

不同潮区的泥蚶,其生长速度的差异也较大。2龄蚶生活在低上潮区的壳长为2.72厘米; 中下潮区为2.39厘米; 中上潮区则为1.78~1.98厘米。而在人工养殖时由于密度较大,往往需要4~5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