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龙虾

2023-02-09

lobster龙螯虾科 〔Homaridae(或Nephropsidae)〕、龙虾科 (Palinuridae)、蝉虾科(Scyllaridae) 和多螯虾科(Polychelidae) 4科甲壳动物的统称。属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

种类与分布 已知龙螯虾科约有40种,龙虾科约有45种,蝉虾科与多螯虾科均约70种。最有经济价值的是龙螯虾科的美洲龙螯虾(Homarus americanus)、欧洲龙螯虾 (H. gammarus)、挪威龙螯虾(Nephropsnorvegicus) 和龙虾科的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 Holthuis)、锦绣龙虾〔P. ornatus (Fabricius)〕、杂色龙虾〔P. versicolor (Latreille)〕 和日本龙虾〔P.japonicus (de Haan)〕 等。

龙螯虾分布广泛,除两极海洋和深海外均有分布。美洲龙螯虾分布于北美洲沿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勒斯(Hatteras) 角到南拉布拉多(Labrador)沿海,有时栖居浅水,但300多米深处更为丰富。欧洲龙螯虾分布于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及地中海多岩礁的海区。龙虾多数种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热带至温带水域。日本龙虾分布在日本千叶县以西太平洋沿岸接近暖流的水域; 中国龙虾分布于南海、东海南部及台湾省沿海。均栖息于几米至几十米深的浅海岩礁、珊瑚礁地带。蝉虾主要产于热带,多数种较小,经济价值不大。多螯虾体软弱,无经济价值。

生物学特性 因品种而异。

龙螯虾 前三对步足有螯,第一对螯大。生长在浅水中的个体体重约0.45千克,体长25厘米; 深水中的体重2.5千克,最大的20千克。尾扇司游泳,尾与腹挠曲可倒游。夜行性,底栖,营独居或凿孔埋栖生活。以死动物为食,也食活鱼及其他动物及海藻。生长6年的龙螯虾发育为成体,体长达20厘米、体重达0.5千克性成熟。1尾雌虾的产卵量为3000~12 500粒,因个体大小而异。龙螯虾的繁殖从交尾到孵化出仔虾约需两年,亲虾在夏季交配后,精子在雌虾的纳精囊内贮存9~13个月,于第二年的7~8月份产卵受精,然后雌虾抱卵9~11个月,到第三年的5、6、7月份孵化。用人工控制温度和光周期的方法,已可将此周期缩短到11个月。幼体长1厘米,在水中自由游动,12天左右后沉到海底。寿命有的可达50龄。

龙虾 体多棘突,无大螯。夜间活动,白天隐于岩缝中。行动迟缓靠5对步足爬行,受惊时屈曲后跃。杂食性,以腐死或鲜活鱼、虾、贝、棘皮动物、多毛类、海藻等为食物。人工养殖情况下有互相残食习性。食量大,耐饥能力也强。龙虾在夏秋季繁殖。产出的卵附着于雌虾腹肢的附着丝上。产卵量几十万粒。刚产出的卵鲜红色,发育过程中变为褐色,孵化前卵色变淡、肉色。中国龙虾在水温28~30℃时,从抱卵到孵化幼体,历时12天左右,10~15天后可再次抱卵。初孵幼体为叶状幼体(phyllosoma),体透明,长1.5毫米,营浮游生活。约经14次蜕皮,变态为游龙虾期幼体(puerulus),头胸甲长6~9毫米,开始底栖生活,再次蜕皮变态为稚虾。游龙虾期幼体和稚虾多附着于筏架、石荫、海藻上,也能钻入砂中,有游泳能力。成体对栖息场所有选择性。冬夏之间有由深水到浅水的水平移动。日本龙虾最小成熟个体头胸甲长4厘米。稚虾在3年中经18次左右蜕皮成长,体长可达19~25厘米,体重0.2~0.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