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蓝点马鲛

2023-02-09

Spanish mackerel又称鲅鱼、马交、燕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鲭科、马鲛属。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暖温性上层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黄海、渤海、东海近海水域; 日本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 朝鲜西部和南部近海海域。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 尾柄细,每侧有3隆起嵴,中央嵴长而高。头中大,头长大于体高。背鳍具19~20鳍棘,15~16鳍条。体背蓝黑色,腹部银灰色,体侧中央有数列黑斑。(见图)蓝点马鲛

蓝 点 马 鲛

近似种 蓝点马鲛的近似种有四种: 主要特征与分布如表1。在中国以蓝点马鲛数量最大,康氏马鲛和朝鲜马鲛次之,其他两种数量较小。

生物学特性 蓝点马鲛为长距离洄游的中上层鱼类,游泳敏捷。在洄游途中对水温较敏感,4月初,适盐范围31‰~33‰,适温范围9~11℃,最适温度10℃。5月份,适温范围11~14℃,最适温度12~13℃。产卵期间,适盐范围26‰~31‰,适温范围13~20℃,最适温度14~16℃。

蓝点马鲛具有结群性,其越冬场主要在济州岛西南部、舟山外海、温州外海及澎湖列岛中部水域,水深80~100米。每年3月越冬场鱼群陆续游向近岸作生殖洄游。4月上、中旬鱼群沿123°30′E附近海域北进,并分为两支北上洄游: 一支于4月下旬到达海洋岛附近水域; 一支由东南向西北进入黄海中部水域。其中一部分鱼群向西,于4月下旬进入海州湾、青岛及石岛附近水域; 另一部分鱼群向东北经石岛东部较深海域北上,绕过成山头进入烟台和威海水域,通过渤海海峡于4月下旬进入莱州湾、辽东湾和渤海湾水域。

表1 近似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布

种 名 主要特征 分 布
朝鲜马鲛 (S.koreanus) 头长于体高,上颌 长于头长之半,背鳍 具14~15鳍棘,20~ 22鳍条 中国、朝鲜
斑点马鲛 (S.guttatus) 头长约等于体高, 上颌长为头长之半 印度尼西亚、澳大 利亚、南海、东海
康氏马鲛 (S.commersoni) 侧线在第二背鳍后 基下方向下弯折,体 侧具许多横带 红海、印度、中国、 日本等
中华马鲛 (S.sinensis) 侧线在第一背鳍后 基下方向下弯折,体 侧无横带 仅分布于中国沿 海

蓝点马鲛性凶猛,常成群追捕小型鱼类,摄食的饵料有19种,鱼类占首位,重量占90.2%,出现频率为87.4%,其中以鳀鱼为主,其次为青鳞鱼、天竺鲷等; 甲壳类和头足类,合计重量占8.9%,出现频率12.7%。其中主要有鹰爪虾和日本枪乌贼等。

蓝点马鲛捕捞群体年龄组成1~7龄,以2、3龄为主,6龄以上数量较少。60年代,产卵群体平均叉长563.5毫米,平均体重1.3千克,70年代鱼体明显偏小,平均叉长527.9毫米,平均体重1.08千克。80年代初期鱼体继之偏小,平均叉长498.6毫米,平均体重0.99千克。

成鱼雌雄个体的性成熟时间有很大差异,雄性早于雌性,雄性1龄鱼大部分达性成熟(97.5%),2龄鱼全部达性成熟; 雌性1龄鱼仅有少数达性成熟(10.5%),2龄鱼大部分达性成熟(96.1%),3龄鱼全部达性成熟。初届性成熟个体叉长、体重是: 雄鱼350毫米和500克,全部达性成熟450毫米和750克左右; 雌鱼420毫米和体重680克,全部达性成熟500毫米和1100克左右。雌雄比差异很大,一般雌性稍多于雄性,为55∶45,但不同年龄有差异,1~2龄,雌性明显少于雄性(40∶60),3龄以上的鱼,雌性即多于雄性(65∶35)。

蓝点马鲛属分批产卵,卵浮性,球形,具油球一个,卵径1.43~1.73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0℃时,54小时左右孵化,刚孵化的仔鱼全长4.27~4.96毫米,孵化后20多天的稚鱼已相当凶猛,能吞食与它大小相似的稚鱼,生长迅速,当年幼鱼叉长可达250~300毫米,体重200~400克。个体绝对怀卵量28万~120万粒,初次产卵的2龄鱼怀卵量28万~54万粒,重复产卵的3~4龄鱼怀卵量48万~110万粒。蓝点马鲛主要产卵场如表2。

表2 蓝点马鲛主要产卵场

产卵场 产 卵 范 围 产 卵 期 产卵盛期 水深(m)
闽 南 闽 中 闽 东 浙江近海 海 州 湾 石岛、乳山 山东半岛北部 渤 海 福建兄弟岛至厦门沿岸岛屿和海湾 福建牛山岛附近海湾 官井洋附近岛屿,内湾和河口 嵊泗列岛至台州列岛沿岸 沿岸海湾和辐射沙州东沙的北首浅水区 苏门岛和千岩附近 烟台威海及海洋岛北部沿岸 辽东湾的滦河口,莱州湾及黄河口东部 2~5月 3~5月 3月下旬至6月下旬 4~6月 4月中旬至6月上旬 4月下旬至6月上旬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5月上旬至6月中旬 3月中旬至4月中旬 3月下旬至5月上旬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5月 5月中旬 5月初至5月中旬 5月中下旬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20~30 15~20 15~25 10~25 10~20 10~35 10~20 10~30

产卵的鱼群分布于产卵场附近海域分散索饵。每年9月上旬前后,鱼群陆续游离渤海。10月上、中旬主群南移,主要集中于黄海中部近海及长江口外海水域索饵,12月中、下旬,鱼群基本返回原越冬场越冬。

渔业利用 中国蓝点马鲛渔业具有悠久历史。该种是黄、渤、东海海域重要经济品种之一。从80年代起,蓝点马鲛的产量在黄、渤海经济鱼类中占首位,流网是主要捕捞工具。60年代初,棉线流网改用胶丝流网,因捕捞效果明显提高,从而使这一渔业得到迅速发展,渔获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到70年代中期,除流网捕捞外,机轮底曳网和围网开始大量捕捞幼鱼。同时,大围缯及某些建网均可兼捕。由于底曳网和围网滥捕幼鱼,致年渔获量有较大波动,春汛产卵群体数量大幅度下降,群体结构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于:大个体高龄鱼比例显著减少,小个体低龄鱼和幼鱼的比例明显增多。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蓝点马鲛资源,对该渔业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①流网网目不得小于90毫米;②严格执行可捕长度不得小于450毫米;③底曳网兼捕幼鱼比例不得超过航次产量中同种鱼的25%。

1987年世界蓝点马鲛产量为14万吨,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产量最高。中国为9.9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韩国为2.4万吨,日本为0.95万吨。从黄渤海海域26年来产量变动看,60年代初期总产量直线上升,由1.6万吨上升为2.8万吨,其资源利用尚有潜力;60年代中期以后,各年份总产量呈上下波动,一般为3万吨左右,最低2.7万吨,最高近4万吨;70年代中期产量下降;由于采取保护措施,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产量逐年有所增加,中期产量较为稳定,表明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蓝点马鲛肉味鲜美,以鲜食为主,亦可盐渍保藏,其鳃片可作为抑菌平喘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