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江蓠养殖

最近更新:2023-02-19

culture of Gracilaria根据江蓠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培养的生产过程。人工养殖分为育苗和养殖两个阶段。

育苗 分自然海区采孢子育苗和室内采孢子育苗。自然海区采孢子育苗 挑选四分孢子囊或囊果明显成熟藻体,经阴干刺激后,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均匀地撒到采苗场的附苗器上,或者把阴干的江蓠放入干净的海水中,使其集中放散孢子,用泼孢子水的方法采苗。也可在江蓠收获时,在自然生长的海区内保留一定数量的种江蓠,然后在该海区投放附苗器,使之自然附苗以达到采苗的目的。还有一些种类主要以营养枝繁殖,只要在收获时保留部分藻体就能不断繁殖。

室内采孢子育苗 指在室内用孢子水采苗,使孢子附着在处理过的维尼纶绳或贝壳、石砾上,在人为控制水温、光照、营养盐、比重等条件下进行育苗。

江蓠幼苗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四个时期:①孢子初分时期。孢子均等分裂为两个半球状的细胞。②半球状体时期。细胞数逐渐增多,开始出现顶部和基部的初步分化,直径没有明显增大。③盘状体时期。半球状体出现顶端和基部分化后,基部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多层次的辐射状排列的盘状体。④幼苗时期。随着盘状体直径不断地增大,其中央部位逐渐突起,继续延伸成幼主枝。一般30天后即可长成1~2毫米的幼苗。

养殖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鱼塭撒苗养殖 中国台湾省采用此法,其程序见图。江蓠养殖

鱼塭撒苗养殖程序图

养殖最好选择在注排水方便、砂土底质的鱼塭进行, 每年3月前排干池水整池平、曝晒1~2个星期。然后利用涨潮注入新鲜海水,水深达30~40厘米,也可适当注入些淡水。每公顷投放江蓠种苗5000千克,撒苗时力求均匀分布,每隔3天换水1次,经常清除杂藻,还可施适量的有机肥促进藻体生长。从5、6月到11月,平均每隔10天采收1次,每次收获量不宜过多。应留下与投放量相等的苗种量,使继续生长。一般年产量可达10~12吨/公顷(干重)。冬季水温低、盐度高,生长迟缓,应停止采收,并将池水加深到60~80厘米以保安全过冬。

浮筏式夹苗养殖 一种仿海带浮筏结构的养殖方法。青岛养殖龙须菜与真江蓠多用此法。龙须菜一年有两个养殖期,即春季水温12~21℃和秋季水温14~22℃,全年每公顷产量为6000~6750千克。真江蓠一般只有春季一个养殖期。

潮间带网帘夹苗养殖 把江蓠苗(7~12厘米)分别夹在维尼纶制的苗绳或网帘上,然后将网帘及苗绳固定在低潮带的木桩上,或张挂在潮间带底筏上养成。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2250~3000千克(干重)。

潮间带整畦播苗养殖 选择地势平坦、砂泥底、附近有一定量淡水流入的潮间带,四周筑起小堤,退潮后有积水。然后移入江蓠幼苗,排列成苗畦状进行养成。每公顷产量约1500千克左右(干重)。

陆上水池养殖 美国用小型水池(55升)、大气量充气、加大富营养海水交换(20~30次/天),进行精养江蓠试验。据推算,折合每公顷年产量可达127.5吨左右。

加工 江蓠的含胶量约为10%~30%,提炼琼胶的工艺流程是: 江蓠(干品)→碱处理→水洗→漂白→预先浸酸→煮胶抽出→过滤→凝固→截切→冰结解冻或加压脱水→脱色→干燥→成品(条状或粉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