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湖泊渔业环境

2023-02-09

lake fishery environment湖泊中渔业生物栖息繁衍的内陆水域渔业环境。湖泊渔业生物与湖泊水域环境关系密切,组成一个互为作用的生态系。湖泊水域中的生物种群的生长和繁殖,直接受到环境条件影响,其影响大小与生物的种类和习性有关。

类型特点 按进出水口情况,湖泊可分两大类型。一类与河流密切相关,有进出水口,能接纳和外泄水源,是河流的直接产物,蒸发量很小,多发育成外流型湖泊,中国五大淡水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即为其典型代表。外流型湖泊受河流的侵蚀和冲积作用较大,湖平底浅,湖泊形态变化较大,寿命较短促,容易在短期内变成沼泽或陆地。另一类是内流型湖泊,自成一流域,成为盆地水系的尾闾,湖水闭流不外泄或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时,湖水不断浓缩,形成各种不同含盐量的半咸水湖或咸水湖,如中国的红碱淖、黄旗海、青海湖、达里诺尔和加拿大的瓦卡湖(Wakawlake)、布法湖(Buffer lake)等。咸水湖不断深化,逐渐形成各种液体矿床,发展到晚期,变成干涸的盐湖。西藏艾比湖、青海达布逊湖、内蒙古吉兰泰盐池都是中国较著名的盐湖。中国咸水湖和盐湖的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55%。

根据地理位置、区域气候、湖水运动和生物群落等环境条件,中国湖泊可划分为五个湖群区。各湖群区之间的渔业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北湖群区 位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的高纬度地带。环境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气候润湿,年平均气温为-5~12℃之间。湖泊地势低洼,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肥力较高。除内蒙古东部达里诺尔与呼伦湖属半咸水湖外,其余均为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的淡水湖。该湖群区的最大特点是冰封期长,年平均为115~190天,冰层厚度0.8~1.5米,饵料生物丰富,具有适合于水生动植物生长的较优越条件,鱼类除有耐低温普生性鲤、鲫、鳊、鲌、鮠、鳜等经济鱼类外,还有较著名的狗鱼、哲罗鱼、雅罗鱼、茴鱼等冷水性鱼类。

蒙新湖群区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部分湖泊的西北边陲高纬度地带。环境特点是大陆性气候明显,干燥、寒冷,光照充足。由于湖水浓缩剧烈,矿化度较高,多发展成咸水湖或盐湖。咸水湖内仅有为数不多的裸鲤、鲫、湖拟鲤、东方真鳊、狗鱼、河鲈等小型鱼类。此外,有少数寡盐性或接近淡水的湖泊,如内蒙古岱海、黄旗海、察干泡等,除移植鱼类有鲢、鳙、鲤、鲫、团头鲂外,天然鱼类有雅罗鱼、哲罗鱼、鲇、狗鱼等。新疆博斯腾湖、波特港湖则以河鲈类为主。该湖群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差,多属贫营养型湖泊。水域冰封期长达4~6个月,鱼类生长期短。

云贵高原湖群区 位于云南、贵州及四川凉山地区的低纬度地带。区域内多高原,海拔高度1000~2000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润湿。夏季降雨季节阴云密布,光照时日不足和辐射能量不高,致水域初级生产力受到抑制与缺少鱼类生长适宜温度。云南境内湖泊形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为浅水湖泊。湖床倾斜度平缓,湖岸弯曲度大,湖底有机质淤积较厚,如滇池、大屯海、异龙湖、杞麓湖等;另一类湖盆较深,湖床倾斜度大,湖岸线平直,如阳宗海、抚仙湖、泸沽海、清水湖等属之。贵州省湖泊数量不多,面积不大,其中较大者为草海(已干涸),四川凉山地区仅有马湖和邛海两个湖泊。该湖群区中小型浅水湖泊,饵料生物丰富,其中尤以水生植物繁茂,有的覆盖率高达90%以上。鱼类种群以温水性鲤亚科经济鱼类中厚唇鲤、杞麓鲤、大眼鲤、云南大头鲤为主。其他还有鱇鱇鱼、银白鱼、云南密鲴、中华倒刺鲃、鲇、大理裂腹鱼、双孔鱼等。深水湖泊环境条件较差,水生动植物贫乏,渔业开发利用价值较低。

青藏高原湖群区 包括青海、西藏及四川西部高源,湖泊多分布在高山、盆地、峡谷等处。环境特点是气候寒冷干燥,多风少雨,日温差大,光照充足,绝大部分为咸水湖或盐湖,是中国咸水湖的集中分布区。湖泊所在位置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鱼类组成简单,仅有为数不多的耐寒和耐强光照的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条鳅等。西藏湖泊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类,有羊角雍湖的裸鲤和纳木错的小头裸裂尻鱼。

东部平原湖群区 位于北至秦岭、淮河流域,南至南岭,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临黄海和东海。湖泊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上。除著名五大淡水湖泊外,中小型湖泊星罗棋布。该区河湖关系密切,河流常与湖泊贯通,多为浅水型湖泊,地理上属亚热带润湿区,气候温和,降雨量和光照适中,地表水丰富,水域理化性状良好,营养物质含量高,适合各种温水性鱼类生长、繁殖和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和种植。因此,平原型湖泊鱼类组成复杂,种类较多,有鲢、鳙、草鱼、青鱼、鲤、鲫、鳊、鲂、鲌、鳜、鲇、乌鳢、黄鳝、鳡、鮠、 鲴、 鮈等20余种。 此外, 虾、 蟹、 蚬、 蚌、 螺与莲、藕、芡实、芦苇等经济水生动植物产量都很高,具有渔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

渔业利用 湖泊渔业环境经常受到自然因素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一般闭流不外泄的咸水湖,在无补给水条件下,会加剧湖水的浓缩,经久形成干涸的盐湖,使一切耐盐性渔业生物面临绝灭。鱼类区系组成随着湖泊干涸和盐分浓缩,由复杂趋于简单。沿淡水流域附属的浅水湖泊,若大量纳入外源性营养物质,导致水域富营养化,常会引起藻类与水生植物迅速繁殖,造成湖水恶化,溶解氧降低,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此外,湖泊由于淤积而变浅直至变成沼泽和陆地,但这种演变过程非常缓慢,常需数百年至千年。

目前世界各国都密切注意保护湖泊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湖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因水工建筑、污染、淤积、围垦、养殖、滥捕等原因,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湖泊渔业生物资源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