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魟类

2023-02-09

rays魟亚目(Dasyatoidei)鱼类的总称。一群鳃孔腹位,尾部一般细小呈鞭状的板鳃鱼类。分布 于热带、亚热带海区或淡水。

形态特征 内骨骼完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眶前软骨连于嗅囊。体盘圆形、亚圆形、斜方形或宽斜方形。尾一般细长如鞭; 背鳍常消失或尾部有一小背鳍;尾鳍退化只留残余痕迹或尾粗短具尾鳍,常具1~3尾刺。胸鳍伸达吻端。齿细小,铺石状排列。喷水孔中大,背位。前鼻瓣连合为一口盖,伸达口前。体光滑, 或具小刺和结刺。 鳃孔腹位, 一般5对(六鳃魟6对)。 腰带无中央前突起(江魟科例外)。(见图1和图2)

种类与分布 全世界有5科13属99种,中国有4科8属27种。

魟类

图1 赤 魟

六鳃魟科(Hexatrygonidae) 鳃孔6对,只六鳃魟属(Hexatrygon),共有5种。中国有4种,栖息较深海中。长吻六鳃魟(H.longirostris),见于南海和东海中国海域; 日本扬氏六鳃魟(H.yangi)、短吻六鳃魟(H.brevirostra)和台湾六鳃魟(H.taiwanensis)均仅见于台湾,较罕见。

魟类

图2 日本燕魟

扁魟科(Urolophidae) 尾部较短,不呈鞭状,有发达的尾鳍和尾刺。全世界有3属约30种。中国有2属3种。扁魟属(Urolophus),从泄殖孔中央至尾端长稍短于至吻端距,全世界有12种,中国有2种,常见有褐黄扁魟(U.aurantiacus),分布东海和台湾海峡。尾魟属(Urotrygon),从泄殖孔中央至尾端长稍长于至吻端距,全世界有8种,台湾产曼达尾魟(U.mandus)。

魟科(Dasyatidae) 无尾鳍或具无鳍条的尾鳍下叶。体盘宽不超过体盘长的1.3倍,全世界有5属约50种,中国有3属约16种。沙粒魟属(Urogymnus),无尾刺,只非洲沙粒魟(U.africanus) 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中国只见于南海,较罕见。条尾魟属(Taeniura),具尾刺,尾下褶延伸至尾端,内无鳍条,全世界有4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有2种,见于南海和台湾。魟属(Dasyatis),具尾刺,尾刺起点的尾部腹面有一纵膜褶,尾长大于体盘长,分布世界各海洋,有30余种,产中国者有13种,常见有赤魟(D.akajei),分布于南海、东海、珠江水系直至广西左江;中国魟(D.sinensis),分布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燕魟科(Gymnuridae) 体盘宽为长的2倍余,有2属。燕魟属(Gymnura),无尾鳍,约有10种,中国有3种,以日本燕魟(G.japonica)较常见,各海均有分布。鸢魟属(Aetoplatea),有尾鳍,只鸢魟(A.zonura)一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只见于南海。此外,江魟科(Potamotrygonidae),腰带中央有一向前突起,有2属约14种。均分布在南美洲各大江河中,中国不产。

生物学特性 魟类为底层鱼类,平时平伏或部分身体埋泥沙中。主要摄食软体动物与甲壳类,有时也食小鱼;能用胸鳍掘土,寻觅蠕虫;并用胸鳍活泼游泳,迁地觅食。尾部的尾刺两侧有锯齿状小棘,尾刺的腹面两侧各具一侧沟,沟内皮膜有毒腺组织,如被刺疼痛难忍,严重者甚至死亡。卵胎生,怀孕母体子宫壁有丝状绒毛突起,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绒毛从胎儿喷水孔伸入,能分泌出一种营养液质。魟科鱼类全长自1米至4米不等。燕魟科一般体盘宽60~90厘米,大者达2米,重约50千克。

渔业利用 魟类以赤魟产量最大,世界年产量1980年达1.2万吨,1987年则为0.68万吨,主产日本。中国魟类资源丰富,拖网作业之渔获物中,魟类的数量常占相当大的比重,整年可以捕获;用延绳钓、滚钩或底拖网捕捞。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中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北部土著居民用魟的尾刺作武器,皮制鼓面。肝脏为制鱼肝油的原料,肉质尚佳,通常鲜销或咸干,皮含胶质很高,可提取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