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产鱼类增殖与养殖

2023-02-09

enhancement and culture of marine fish海产有鳍类的苗种生产、养成和放流。鱼类的增殖与养殖,是采用人工措施和新技术,以改善渔业结构、提高海洋鱼类生产水平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海洋渔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海产鱼类增养殖概况

养殖 海产鱼类养殖是从捕捞经蓄养发展而来。夏威夷的潮汐鱼池、中国的鱼塭(或港养)和鱼栅等属于早期阶段的养殖方式,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为现代专业化的养殖生产。中国的鲻养殖兴起与古代的盐业生产有关;泰国半咸水养鱼始于对盐碱地之综合利用;欧洲养鱼与僧侣制分不开;北美养鱼因游钓渔业而兴起等。海产鱼类中,植食性鱼类的养殖历史比其他食性鱼类养殖历史更长。最早被选作养殖对象的是遮目鱼和鲻类。印度尼西亚遮目鱼的养殖历史将近500年,中国鲻类养殖历史至少有400年。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供求的需要,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海水鱼类养殖。70年代,许多沿海国家根据本国地理与水域环境特点,相继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鱼类养殖与多种形式的海水鱼养殖。如欧洲国家开展的鲆鲽类和大西洋鲑养殖;地中海沿岸国家普遍开展传统的鲻养殖,也养殖高价的鲈和鲷类;在亚洲,日本积极开展�、鲷类、鲀类、银鲑、竹筴鱼等多种鱼类的养殖;中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则在近岸红树林带水域大量养殖植食性的遮目鱼和在半咸水域养殖的非鲫;美洲沿岸国家主要养殖鲑鳟鱼类和鲹科鱼类。总的格局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植物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养殖,发达国家则以养殖肉食性鱼类为主。

80年代以来,在各国陆续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后,给海水鱼养殖带来了新的生机。养殖品种由植食性鱼类向高档鱼类发展;养殖方式由过去的大面积池养(粗养)向技术密集的集约化养殖(精养)方向发展;养殖区也从近岸向外海推进;生产类型向工业化过渡。海水网箱养殖空前发展并趋向大型化。围网养殖技术在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迅速推广。海水非鲫养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温排水(15℃以上)被广泛用来培育苗种和养殖温水性鱼类,不少国家已用于养殖海产高档鱼类。综合养殖迅速兴起,混养形式已基本做到按比例搭配品种,产量显著提高;许多国家还在网箱养鱼中搭配部分植食性鱼类(鲻、梭鱼、非鲫),以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生物和淤泥。

增殖放流 海产鱼类资源的增殖有了很大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为了拯救局部海域渔业资源衰退局面,早在百年以前就采取了人工繁殖放流和移植两条途径进行海产鱼类的资源增殖。1853年,美国首先将加拿大红点鳟卵运到美国进行孵化,1871~1873年进行了大西洋沿岸的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放流增殖和移植到太平洋沿岸的工作,后来在沿海建立了海鱼孵化场,成功地孵化了鲱、鳕、鲽、鲐等多种鱼苗,并连续多年大量放流鳕鱼苗。在美国的影响下,挪威、英国、芬兰、丹麦等欧洲国家纷纷建立人工孵化场,从事鳕、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项工作一度走向衰落。但美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鲑鳟类放流增殖一直在进行,成为世界海产鱼类放流增殖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产鱼类的资源增殖工作又开始盛行。前苏联在鲟和鲑类放流增殖成果卓著的基础上还成功地将黑海鲻幼鱼移植到里海,又将远东梭鱼移植到黑海,都已取得成功,形成了自然种群。日本大麻哈鱼增殖放流的重捕率为1%~2%,最高记录达7.3%。在北海道溯河生殖洄游的群体中,约有77%是放流苗种长成的。为了拯救沿岸渔业,日本建立了多处栽培渔业中心,放流增殖真鲷、牙鲆等。美国每年在东海岸大量放流大西洋鲑苗种,在西海岸则大量放流4种太平洋大麻哈鱼,放流后的产品占鲑渔业产量的22%,占游钓渔业产量的15%,效益显著。80年代末,前苏联又在黑海进行比目鱼的放流增殖。日本和美国已将北太平洋鲑类引进智利,并建立孵化场,培育的苗种放入南极海中,用以开发利用丰富的南极磷虾资源。

中国海产鱼类增养殖概况

养殖 中国北方的港养和南方的鱼塭养殖历史较久,主要养鲻、梭鱼,属于粗养类型,产量很低。海产鱼类养殖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过梭鱼的生长、食性、越冬、小面积精养和人工繁殖试验。但由于这种养殖周期长,长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70年代开始网箱养殖真鲷和非鲫试验。80年代,全国沿海出现养虾热,致使大部分地区传统的鱼类港养转为养虾。少数地区继续坚持网箱试养,养殖品种除真鲷外,增加了黑鲷与河鲀,引进的银鲑和虹鳟也在试养中。其中以南方沿海各省海产鱼类养殖发展较快。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混养和单养尼罗非鲫的效果都较好。浙江以南沿海正在大力发展石斑鱼、真鲷、黑鲷、黄鳍鲷、尖吻鲈、 大弹涂、 海马、 �等多种优质食用、 药用鱼类的网箱和池塘养殖,其中石斑鱼的网箱养殖发展最快,经济效益也较高。中国从50年代末海水梭鱼育苗与半咸水养殖梭鱼的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每个生产单位年育苗量达数十至数百万尾的水平。人工育苗的品种不断增多,黑鲷、真鲷、铅点东方鲀、假睛东方鲀、红鳍东方鲀、黄姑鱼等工厂化育苗已获得重大进展。牙鲆、黄盖鲽、黄鳍鲷、大黄鱼、石斑鱼、尖吻鲈、鲻、海马、鳗鲡等优良品种的人工育苗,也获得好成绩。为全国沿海普遍开展海产鱼类增养殖打下了良好基础。

增殖放流 50年代中国曾在渤海湾进行过大麻哈鱼的移植和放流试验。直到80年代,随着海产鱼类人工育苗的进展,重又开始在山东沿海一带相继进行黑鲷、牙鲆、真鲷、河鲀、梭鱼、黄盖鲽等人工苗的标志放流试验,其中黑鲷苗的回捕率由0.2%提高到1.7%。1986年,山东南部沿海,黑鲷、河鲀苗的年放流量各达20多万尾。此外,1984~1985年在广东省大亚湾标志放流非鲫苗280万尾。

增养殖类型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按所养鱼类的不同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①食用鱼类养殖。即商品鱼类养殖,这是最主要的养殖类型。②观赏鱼类养殖。如珊瑚礁鱼类的养殖。③药用鱼类养殖。如海龙、海马等的养殖。④清污养殖。通常是在商品鱼网箱养殖中混养少量非鲫或梭鱼,用以清除网箱内的附着生物或其他污物。⑤游钓鱼类养殖。在游钓水域人工增殖放养游钓对象鱼。⑥饵料鱼养殖。为供应游钓用的饵料鱼,如弹涂鱼、雅罗鱼等的养殖。

按养殖水平划分: ①粗养类型。古老的海产鱼类养殖方式,多利用天然水域和天然饵料,人工控制程度差,生产效率也低。②精养类型。用网箱或流水养殖高档肉食性鱼类。养殖全过程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可应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也高。

按养殖方式划分: 池塘养鱼、网箱养鱼、栏栅养鱼、网围养鱼、水渠式养鱼、玻璃钢水槽养鱼等。

增殖类型 包括人工放流、移植与建设人工礁渔场等(见人工增殖、移植引种、人工鱼礁)。

增养殖方法 包括人工繁殖、人工养殖和人工增殖三个方面。

人工繁殖 主要环节为: ①亲鱼的选育。从养殖成鱼中选留品质优良的亲鱼或从自然水域中捕捞成熟亲鱼; ②采卵。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药物催产或通过外界环境条件(光、温度等)刺激,达到性腺成熟产卵之目的; ③孵化。创造各种鱼类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与盐度等条件,提高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成活率; ④鱼苗培育。分室内的前期培育(从仔鱼期到稚鱼期)、后期培育(从稚鱼期到幼鱼期)和室外(网箱或池塘)的中间培养。完成室内前、后期培育达3厘米的可用作养殖苗种,而在室外继续进行中间培育到较大规格,则可作为放流苗种。

人工养殖 主要环节是: ①鱼苗放养。精选规格一致、体质健壮、色泽正常的鱼苗,按一定密度放流入池(网箱)。入池前要严格检查池塘或网箱有无破漏和敌害生物侵入,同时要注意鱼苗入池(网箱)时的温差不能过大,最好<±1℃。②日常管理。对植食性鱼类的养殖,可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或兼投部分农副产品下脚料(如糠麸、豆饼等); 对肉食性鱼类的养殖,主要投喂杂鱼、杂虾,亦可使用人工配合饵料。一般日投饵2~4次。此外,要注意调温、换水、清污(清池底或换网箱)、除害(害鱼、害鸟等)和防止疾病蔓延,注意及时隔离病鱼。③收获。可按各种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商品规格来确定养殖周期。养殖鱼达到商品规格时,须及时出池(箱)。例如北方沿海养殖真鲷与黑鲷的周期一般为一年半至两年达0.5千克左右即可上市。④越冬。海水鱼类为多年生动物,养殖周期较长,对北方养殖海区来说,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要经过1~2次越冬才能长到上市规格。越冬方法有室内加温越冬、室外塑料大棚或特制的暖房越冬; 亦可利用太阳能、地热水升温越冬。

人工增殖 主要环节是: ①选定放流增殖的适宜海区; ②保护和改造放流鱼栖息地环境; ③按不同种鱼类苗种的适宜放流规格,进行中间培育;④移植、放流苗种(稚、幼鱼)入海; ⑤放流鱼资源管理; ⑥放流效果验证(见人工增殖、海水增殖工程设施及人工鱼礁)。

进行移植、放流人工增殖鱼类资源,必须进行充分调查论证,认真考虑放流种群同自然种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放流对象是否可能成为其他种群的敌害等。

展望 中国沿海潮间带滩涂面积约有186.67多万公顷,加上-10米等深线以内的港湾浅海,总面积不少于920万公顷。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沿海港湾多,具有开展海产鱼类增殖、养殖的巨大潜力。大型水域如渤海和台湾海峡,中小型海湾有山东省的胶州湾,浙江省的象山湾,福建省的三沙湾、罗源湾、兴化湾、湄州湾、广东省的大亚湾等都是生物资源丰富、条件优越,实施海产鱼类放牧的优良水域。另外,中国沿海内湾、浅海还可用来进行鱼类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养殖。如果结合引进移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选育养殖优良品种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将会给海水养鱼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