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产蟹类增殖与养殖

2023-02-09

enhancement and culture of marine crabs海水养殖的一种。依据海产蟹类繁殖生长规律,采用适宜的人工养殖与放流增殖方法,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蟹类产品。海产蟹类味鲜美,为重要海产甲壳类之一。世界上已进行放流增殖和人工养殖的海产蟹类有梭子蟹、锯缘青蟹、拟石蟹、毛蟹、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等。锯缘青蟹是暖水性广分布种;三疣梭子蟹是广温、广盐性的近海种;毛蟹和拟石蟹则是分布于东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及堪察加半岛的深海冷水性种类,属原苏联、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共享资源。

人工育苗 1927~1934年英国的莱博尔(L.Le-bour),1935年加拿大的哈特(J.E.L.Hart),曾作过海产蟹类的苗种培育工作。1929年日本相川广秋研究过短尾类(Brachyura)溞状幼体的形态特征;其后大岛信夫、佐藤荣等人工培育三疣梭子蟹和堪察加拟石蟹获得成功,育出幼蟹;70年代初解决了三疣梭子蟹苗种高密度培育所需饵料,单位水体出苗量超过1万尾/米3。80年代中期日本毛蟹育苗水平为1000尾/米3,成活率10%;堪察加拟石蟹与短足拟石蟹平均出苗量为6000尾/米3左右,成活率40%~44%。

蟹类人工育苗多用天然亲蟹,也用人工蓄养亲蟹。蟹交配后精子在纳精囊内一直贮存到雌蟹排卵时受精。受精卵粘附于雌蟹腹肢上。抱卵期的长短取决于水温等条件。梭子蟹的正常孵化期为16~21天;拟石蟹、毛蟹的抱卵期历时一年才能完成胚胎发育。梭子蟹、锯缘青蟹经4~5期溞状幼体(zeoa)和1期大眼幼体(me-galopa),约15~25天变态为幼蟹;拟石蟹经4期溞状幼体、1期后期幼体(glaucothoe),40~50天变态为幼蟹,每期蜕皮1次。初期幼蟹有的附着于水中其他物体上,或潜入浅海底质中,潜伏习性到3龄幼蟹时完成。蜕皮变态为幼蟹后同类相残加剧,并逐渐改营底栖生活,应移到底面积大、底上铺沙的池中饲育。人工育苗用室内、室外水池,生产性育苗用大型混凝土池。注入过滤海水,通气。饵料用硅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多毛类担轮幼虫等,后期用鱼、贝碎肉末。

中间培育 蟹的放流苗种以开始具潜沙能力、抗潮流能力增强的3龄以上幼蟹(C3)为宜。人工苗种多在C1~C2期出池,故在养殖与放流前还要经过中间培育。三疣梭子蟹从C1培育到C3(从甲宽4.5毫米培育至约8毫米)历时6~9天。锯缘青蟹从C2培育至C5(从甲宽5.8毫米培育至17.5毫米)历时1个月。毛蟹从大眼幼体或C1(4月)培育至放流(10月)约需半年。养殖用三疣梭子蟹苗种需经1个月饲育,甲宽达30~40毫米、完全营底栖生活时再移放养殖池内。中间培育可用陆上水池、潮间带网围或小型网箱。投喂糠虾、蛤仔碎肉及杂鱼碎肉。海水中天然饵料生物,对补充营养也起重要作用。日本北海道毛蟹苗种中间培育用1米×1米×0.32米的网笼,将笼垂挂到水深11米的海中培育。

养殖 日本、中国及印度尼西亚、缅甸、新加坡等国先后进行了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养殖。日本于30年代末开始利用浅海滩涂和废盐田养殖梭子蟹; 同时在锯缘青蟹蓄养中开发了从基节去掉螯足、防止蜕皮时同类相残的方法,取得了提高养成率的效果。中国南方养殖锯缘青蟹历来采用育肥上市方式。

蟹类具有同类相残的特点,在高密度混养时尤其严重。培育密度过大,即使增加投饵量也难以避免自相残食,因此单位面积的养成率很低。投放隔板、网片等隔离附着基质是提高养成率的有效途径。养殖池的大小以500~1000米2比较方便,根据三疣梭子蟹喜欢在岸边聚集的特点,池型以长条形为宜,以增加养殖池边坡的相对面积。底质为无粘性细沙,海水交换良好、溶氧量丰富为宜,必要时需通气。海产蟹类一般昼状夜出有潜沙习性,但无钻洞和越堤外逃的能力。锯缘青蟹幼蟹的养殖密度通常以10~15尾/米2、成蟹5~7尾/米2为宜; 三疣梭子蟹的池养密度小于5尾/米2时养成率比较稳定,采取隔离措施后可增至10尾/米2以上。雌蟹交配后一般不再蜕皮,同类相残的现象基本消失。因此育肥养殖后期的密度可以适当增大,通常可达10千克/米2以上。双壳贝类、中小型虾、蟹类和小型鱼类是比较理想的饵料,水温降至15℃以下时一般不再摄食。

青蟹的养殖分为鱼塭养殖与育肥养殖两种。前者是在池塘内纳入人工或自然蟹苗,进行粗养; 后者将经过粗养或从自然海区捕捞的“水蟹”,经30天左右投饵育肥养成性腺丰满的“膏蟹”(雌体)和肉蟹 (雄体)。育肥养殖是一种周期短、收益大的养殖生产,可以根据性腺发育状况和市场需求分期分批上市。多数蟹类具有较强的耐干燥能力,在常温下露空干燥不死的时间可达8个小时以上,故可采用露空干燥的运输方法,投放市场。在蟹筐内将蟹和大叶藻相间排列,定时洒水或浸水以提高成活率,作较长距离的运送。

放流增殖 日本于50年代初开始进行三疣梭子蟹苗种放流,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三疣梭子蟹年放流量达2亿~5亿尾(甲宽5毫米)。濑户内海放流历史较久,取得明显的增殖效果,海区的渔获量显著增加,回捕率为4.5%~12%。1985年,日本鸟取县进行了深海性雪蟹的标志放流和移植放流实验。中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放流降河性中华绒螯蟹的苗种,平均回捕率为2.5%,最高可达16%以上,效果显著。大、中型湖泊中几近绝迹的中华绒螯蟹的产量迅速增加。美国在墨西哥湾对石蟹进行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流增殖,在笼捕石蟹渔业中将捕获的带有两个大螯足的石蟹截取一足后重放回海中,以多次利用可以不断再生且经济价值很高的螯足。毛蟹、雪蟹、短足拟石蟹和堪察加拟石蟹是80年代以来日本新增加的放流增殖对象。这几种深海冷水性蟹类有两大特点: 抱卵时间长和生长缓慢。年放流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