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产贝类疾病

2023-02-09

diseases of marine shell fish海产贝类在人工育苗和养成期发生的疾病。育苗期发病率高,但较易防治; 养成期处于滩涂或浅海中,疾病较少,但防治困难。海产养殖贝类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

病毒病 美国牡蛎感染疱疹型病毒(Herpestypevirus)。病毒粒子六角形,直径70~90纳米,具单层外膜。患病牡蛎消化道苍白色,散发性死亡,发生在工厂热排水(28~30℃)区域内。将病牡蛎移入天然水温处可防止死亡。

类立克次体病 美国的大洋扇贝 (Placopectenmagellanicus Gmalin)曾发生大批死亡。闭壳肌灰白色、松软、胶化,外套膜也呈灰白色并脱落。鳃、褶膜和体表的上皮细胞内有嗜碱性包涵体,直径45微米。包涵体内有大量棒状的立克次体状生物,大小为1.9微米×0.5~2.9微米×0.5微米。感染率88%。

细菌病 贝类育苗期培育的幼虫,经常发生细菌病。病原体主要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Berg-man)和溶藻酸弧菌〔V. alginolyticus (Miyamotoet al.) Sakazaki〕。浮游幼虫感染后立即下沉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发生大批死亡。感染初期,外套膜上开始有死细胞脱落。诊断方法是在每毫升幼虫悬浮液中加数滴0.5%的台盼蓝溶液,死细胞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洁。治疗可用氯霉素、多粘菌素B、红霉素、新霉素等任何一种抗菌素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2毫克/升。牡蛎稚贝的壳和韧带表面有时附生大量弧菌,使贝壳钙化不全、易破碎,韧带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生长不良而死。预防措施主要在育苗前彻底消毒育苗设施。治疗用次氯酸钠10毫克/升的溶液浸洗患病稚贝1分钟,立即用清洁海水充分冲洗。日本广岛湾的长牡蛎曾患组织点状坏死病,大批死亡。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长1~3微米,能活动,初步鉴定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松岛湾的牡蛎也因患类似疾病,大批死亡,当地名为多发性脓肿。但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未鉴定。美国由该地引进的牡蛎也患同样疾病,无治疗方法。

真菌病 动腐离壶菌(Sirolpidium zoophthorumVishniac) 侵害各种双壳贝类的幼虫。菌丝在幼虫组织内弯曲生长,有少数分枝。菌丝顶部形成游动孢子囊和排放管。游动孢子形成后自排放管放出,呈梨形,5微米×2微米尖端具两根鞭毛,游于水中,遇到其他幼虫即附着其上,经短时间休眠后生出芽管,伸向幼虫组织内,发育成菌丝。被感染的幼虫停止活动和生长,并很快死亡。

日本养殖的西氏鲍寄生有密尔福海壶菌(Haliph-thoros milfordensis Vishniac)。菌丝直径11~29 微米,有少数分枝。菌丝的任何部分都可产生游动孢子,排放管细长,游动孢子形状多样,侧生两根鞭毛,可产生第二或第三游动孢子。休眠孢子球形,直径6~10微米。病鲍的外套膜、上足、足背部产生许多隆起,隆起内有菌丝团,引起鲍死亡。10毫克/升的次氯酸钠可杀死水中的游动孢子,有预防效果。无治疗方法。

贝壳病流行于欧洲、加拿大和印度的食用牡蛎。病原为绞纽伤壳菌(Ostracoblade implex Bornet etFlahalut),菌丝上常有卵形或球形的厚膜孢子。菌丝在贝壳上穿孔。壳内壁表面形成云状白色区域。该区以后变为疣状突起,高出壳面2~4毫米,呈黑色或微棕色或淡绿色。严重者形成大片壳基质沉淀,可引起临近的组织变性或闭壳肌脱落,使牡蛎死亡。

原虫病 贝类体内寄生的原生动物种类较多,致病性严重的有以下几种:

派金虫(Perkinsus) 寄生在海水养殖贝类的有两种: ①海水派金虫(P.marinus=Dermocystidiummarinus MaCkin et al.)。孢子球形,直径3~10微米。偏于孢子内的一边有一个大液泡。液泡内有形状不规则的折光性液泡体。胞核位于液泡外细胞质的较厚处,圆形。主要侵害南、北美洲的美国牡蛎,叶牡蛎和等纹牡蛎。在中国台湾省产的牡蛎体内也已发现,并侵害沙海螂、硬壳蛤、海湾扇贝等多种贝类。病贝全身组织被破坏,但主要破坏结缔组织、闭壳肌、消化系统的上皮组织和血管。受侵组织先发炎,继之纤维变性,最后组织溶解,形成脓肿而死亡。慢性患者身体消瘦,生长和生殖腺发育停止。主要侵害牡蛎成体,当年的小牡蛎一般不感染。死亡率随年龄而增加。流行条件为高水温(25~33℃)和高盐度(高于15‰)。防治方法是将一龄以上的牡蛎移入低盐度(低于15‰)海区养殖。②奥氏派金虫(P.olseni Lester and Davis)。孢子球形,直径13~16微米,常发现有较大的裂殖体,直径19微米,可分裂成2,4或8以上的子细胞。发生在澳大利亚的黑唇鲍。病鲍的足、外套膜和闭壳肌中有淡黄色或褐色的脓包,内含脓质。脓汁内有大量孢子和白血球。脓包周围有结缔组织形成的壁。循环系统中有游离的孢子和裂殖体聚成的褐色团块。发病时水温20℃左右,盐度30‰左右。无防治方法。

明钦虫(Minchinia) 属单孢子虫类,寄生在牡蛎的有三种: ①尼氏明钦虫(M. nelsoni Haskin etal.,简称MSX)。孢子卵形,长6~10微米,一端具盖,盖的边缘伸出孢壳之外。多核质体大小不一,直径4~50微米,内有许多核。孢子产生于多核质体内。流行于5~9月,适宜盐度为15‰~35‰。侵害美国的美国牡蛎。中国台湾省和朝鲜的牡蛎也有类似的寄生虫。②沿岸明钦虫〔M.costalis (Wood and Andrews)Sprague,简称SSO〕。孢子与前者相同,但较小,长2.6~3.1微米,多核质体在5微米以下,仅1~2个核。流行于5~7月。适宜盐度低限为25‰。侵害美国的美国牡蛎。③装甲明钦虫(M.armoricana var.Banning)。孢子4~4.5微米×5~5.5微米,盖缘突出很长,多核质体直径17~25微米。侵害荷兰产食用牡蛎。这三种明钦虫的危害性相似。其多核质体寄生在牡蛎全身软组织中,破坏组织。病牡蛎身体瘦弱,停止生长,大批死亡。

折光马太尔虫(Marteilia refringens Grizel etal.) 属单孢子虫类。多核质体蠕虫状或棍棒状,幼小时7~15微米,长大后15~30微米。大的多核质体中含有折光性的包涵体。孢子扁圆或圆形。危害情况与明钦虫相同,侵害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产的食用牡蛎和长牡蛎,引起大批死亡。澳大利亚的市售牡蛎因有悉尼马太尔虫(M.sydneyi Perkins and Wolfe)寄生,引起大批死亡。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病 加拿大的大洋扇贝上有一种钻孔海绵,将贝壳钻成蜂窝状,使扇贝瘦弱死亡。贝螅(Hydractinia echinata)的群体附生在贝壳的边缘,扇贝外套膜受贝螅刺细胞的刺激,长期收缩,使贝壳边缘变厚成为畸形。

蠕虫病 寄生在贝类中的蠕虫有复殖吸虫、绦虫和线虫,均为幼虫期,以贝类为中间宿主。中国福建省龙海县养殖的缢蛏体内有食蛏泄肠吸虫(Vesicocoe-lium solenophagum Tang et al.)的各期幼虫寄生。幼虫吸收蛏的营养,破坏其组织。肝脏和生殖腺受害最重,失去繁殖力。重者蛏体内的结缔组织全被消耗掉。轻者软体部随着病程进展,呈白色、黄色、土褐色,最后呈灰黑色。俗称黑根病。可引起大批死亡。感染率平均为20%,流行季节为3~11月。浙江省宁海县的缢蛏鳃内寄生有鳗拟盘肛吸虫(Proctotrematoides pisodon-tophidis)的囊蚴。包囊圆形,直径0.5~0.58毫米。成虫寄生于蛇鳗体内。5月放养的幼蛏到7月后感染率达100%,每个蛏平均有98个囊蚴。囊蚴对组织有破坏作用。中国台湾省、欧洲和美洲生产的牡蛎或贻贝的生殖腺和消化腺中常有牛头吸虫(Bucephalus sp.)的囊蚴寄生,寄生数量多时,宿主不能繁殖,瘦弱或死亡。英国和美国生产的贻贝中有时寄生大量复殖吸虫的胞蚴,使贻贝组织呈桔红色,生长停滞,并可大批死亡。日本的马氏珠母贝中寄生一种牛头吸虫的囊蚴,感染的珠母贝在插核后大批死亡。

美国产海湾扇贝中寄生一种线虫(Porrocaecumpectinis)的幼虫,形成包囊,使扇贝的闭壳肌呈淡褐色。澳大利亚的巴氏日月贝中有沟蛔虫(Sulcascarissulcata Rudolphi)的幼虫,在闭壳肌中形成褐色包囊。

齿口螺(Odostomid sp.) 寄生在扇贝和牡蛎等贝类的壳上,用吻刺穿贝壳、外套膜和内脏团,吸食血淋巴,使贝类致死。

寄生甲壳类病 日本和美国生产的牡蛎及贻贝的消化道内寄生有隶属于桡足类的东方贻贝蚤(Mytili-cola orientalis Mori)。虫体桔红色、淡黄色或黄褐色。雌虫长10~11毫米,雄虫3.55毫米,各体节愈合在一起,呈蠕虫状,左右两侧有5对突起,附肢均短小。宿主消化道受损伤,生长不良,肌肉消瘦,失去商品价值,甚至死亡。欧洲生产的牡蛎和贻贝消化道中被肠贻贝蚤(M.intestinalis Steuer)寄生,可引起大批死亡。日本的虾夷扇贝的鳃上寄生一种扇贝蚤(Pectenophilus ornatus Nagasawa et al.)。雌虫身体近于圆形,囊状,分成5个隆起,不分节,无附肢,桔黄色,大小一般为5~6毫米×4毫米。雄虫很小,附生于雌虫体内。在日本,虾夷扇贝的寄生率可达100%,降低扇贝的产肉率。豆蟹(Pinnotheres sp.)寄生在牡蛎、扇贝、贻贝、杂色蛤仔等瓣鳃类的外套腔中。形态与自由生活的蟹类相近,但体色变白或淡黄色,甲壳软,眼和螯退化,长度一般为10~12毫米。能夺取宿主食物,妨碍摄食,伤害鳃,使宿主瘦弱或雌性变为雄性。中国沿岸有中华豆蟹(P.sinensis Shen)、近缘豆蟹(P.affinis Burger)、戈氏豆蟹(P.gordoraeShen)、玲珑豆蟹(P.parvulus Stimpson)等数种。

才女虫病 常见的为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 Johnston)寄生病。虫体长10~15毫米,头部有一对长大的触手,每体节两侧各有一簇刚毛,尾节喇叭形,虫体柔软。幼虫浮游生活。成虫附在扇贝、鲍鱼、珠母贝等许多贝类上,钻穿贝壳,造管栖居,使壳易破。侵入贝类内脏团时可致死。中国的珠母贝生此病的治疗方法是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先将病贝捞出露置空气中10分钟,再顺次放入海水中10分钟、淡水中10分钟、饱和食盐水中20~30分钟,捞出阴干30分钟,然后放回海中养殖。

气泡病 集约化养殖的幼鲍,投喂海藻后,在强光照射并且水流不畅时,海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达到饱和度的150%~200%,鲍就发生气泡病。在病鲍的上皮组织下形成许多气泡,口部色素消褪,齿舌异常扩张,血管中有气泡栓塞。轻者固着不动,重者上浮水面,易继发性感染弧菌病而死。防治方法是避免强光照射,加大水流量,适当降低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