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鲑鳟类增殖与养殖

2023-02-09

enhancement and cul ture of salmons根据鲑鳟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工繁殖、饲养的生产过程。鲑鳟鱼类为世界重要的优质高产海、淡水兼养种类,也是最早的效益显著的人工孵化放流鱼类。

简史 鲑鳟鱼类的人工孵化放流已有悠久的历史。1757年澳大利亚的雅各比(G. L. Jacobi)首创了人工孵化大麻哈鱼的方法。法国里米(T. Remy)于1842年曾大量放流人工孵化的大麻哈鱼稚鱼,受到法国政府奖励。美国于187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人工繁殖放流。1957年中国人工孵化成功。

鲑鳟鱼类做为一种淡水养殖对象已有100年的历史,海水养殖鲑鳟鱼类却是20世纪初开始的。日本于1906年开始养殖红大麻哈鱼,70年代初开始出现一些企业化的鲑鳟鱼海水养殖场,主要养殖银大麻哈鱼和虹鳟,也试养马苏大麻哈鱼。挪威50年代重新开始养殖大西洋鲑、河鳟和虹鳟。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和虹鳟养殖都已具生产规模;前苏联1885年开始淡水养殖虹鳟,1980年产量达21 500吨,其中3000吨为海水养殖产量; 养殖对象除虹鳟外,还有太平洋鲑(Oncorhynchus Suckley,1960)。法国1970年从美国引进银大麻哈鱼的发眼卵,1975年海水养殖商品鱼已达50多吨。中国1959年从朝鲜引进虹鳟,主要在淡水中养殖。海水养殖于80年代开始试验。80年代末又从美国引进道氏虹鳟(Salmo irideus Gibbons),其生长速度比朝鲜鳟快2倍。

生态习性 鲑鳟鱼类属溯河生殖洄游鱼类。在淡水中产卵、孵化和渡过幼鱼阶段后入海育肥生长,以后又回归母河产卵。对盐度的适应性很强,像红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等都是在淡水中孵化后,停留1~3年才入海生活。鲑鳟鱼类不耐高温,水温超过20℃即减少摄食,开始死亡。虹鳟的饲育水温为7~20℃,低于0℃,生长明显缓慢,高至25℃以上开始死亡。鲑鳟鱼类都是耗氧性较高的鱼类,大麻哈鱼在海水养殖中的溶氧量致死浓度为1.89毫升/升。除极少数种类外,鲑鳟鱼类不论幼鱼还是成鱼都是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

人工育苗 包括采卵受精、孵化和育苗。

采卵受精 鲑鳟鱼类的亲鱼成熟时,雌雄性别可依据其明显的第二性征加以区别。采卵受精工作最好在室内进行,避开直射光线。采卵用切开法或挤压法。澳大利亚使用“空气挤卵法”,即用压缩气源通过导管及注射针头注入亲鱼腹腔,迫使卵子排出,效果也很好。

受精可用湿法或干法。湿法水温以8~13℃为宜。一般20尾鱼的卵子加入5尾鱼的精液比较适当。

孵化 鲑鳟鱼卵孵化器种类很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阿特金式(Atkins)孵化器。这种孵化器适于大量孵化。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还使用一种垂直流水的立式孵化器。卵的孵化要保持水流不断,温度变化要小,防止泥砂和细菌侵入,孵化水温以7~9℃为宜,超过19℃,卵子死亡。pH以7左右为佳,低于4或高于9.1都对卵子有害。溶氧量要求7毫克/升以上,4.5毫克/升以下发育受阻甚至停止发育。卵子孵化温度通常用积温计算,如红大麻哈鱼的积温为720D°。

育苗 刚孵出的仔鱼不摄食,以本身的卵黄囊为营养。经过2~3个星期,身体出现黑色色素,卵黄囊变小。5~6个星期后,卵黄囊完全被吸收,仔鱼上浮水面,开始摄食,将鲜饵绞成糜状涂在挂盘上吊喂:如喂干饵,可用鲑鳟颗粒饵料,加水调成糊状,再用细网滤过,均匀地洒在水面上。经过1~2个月,幼鱼在室内长到体重0.2克左右,即可移到室外培育至2~3克,再转入鱼池中养至100克左右后,开始海水驯化。

海水养殖 包括海水驯化和海水养成。

海水驯化 在淡水中培育的鲑鳟幼鱼转入海水养殖,必须经过海水驯化。幼鱼的个体越大,对海水的适应能力越强。驯化的过程是先把幼鱼放在淡水和海水各半的水中,然后逐日增加海水的比例,第四天增加到80%~90%海水时,管理要特别细心,最终过渡到100%的海水中蓄养。

海水养成 经过驯化的鱼种,即可转入正常海水养殖。养成的方式有沿岸筑池、利用废旧盐田、拦网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最多采用的是浮式网箱养殖。一个完整的海水养殖系统应包括:鲑鳟类增殖与养殖

世界各国主要养殖对象有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和大鳞大麻哈鱼四种。其中大西洋鲑产量最高,1987年为72.14万吨,其次虹鳟为2.97万吨,银大麻哈鱼和大鳞大麻哈鱼合计产量2万多吨。大西洋鲑产量最多的是挪威,1987年为4.75万吨,虹鳟产量以芬兰最高,1987年为1.2万吨,银大麻哈鱼以日本为最高,1987年为1.25万吨。从养殖地区看,以北欧和北美养殖最为发达。挪威有天然港湾和墨西哥湾暖流,终年水温为4~14℃,非常适于海上网箱养殖。到1988年,世界鲑鳟鱼类养殖产量已达到18万吨。

增殖 鲑鳟鱼类资源,由于其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的干预,特别是过度捕捞,已大量减少。因此除开展鲑鳟鱼类养殖以外,利用鲑鳟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资源采取恢复和增殖措施,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并已开展了不少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国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改善栖息地的环境条件 如整修河道,清除河床障碍物,重新造林,控制河水流量,清除产卵场中的阻塞物或者提供小型鱼道等,以利于亲鱼回归,使产卵场成为适于亲鱼产卵和幼鱼生活的场所,以提高鱼卵的孵化率和幼鱼的成活率。

建立人造设施 主要有:①鱼道。以帮助产卵鱼群到达产卵场。鱼道主要有三种类型:导流坝式、垂直槽式和丹尼尔式。②产卵河道。模仿自然产卵场而建立的人工产卵河道。其人工控制程度一般优于自然产卵场。这种人工产卵河道可以补偿由于建筑堤坝对自然河道中产卵场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在美国和加拿大,从5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人工产卵河道。有成功的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③人工孵化场。为养殖和增殖培养苗种的场所。主要有亲鱼蓄养池、孵化器和苗种饲养池等部分组成。可以在完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鲑鳟鱼类的产卵、孵化和育苗。

选择适宜放流规格 放流苗种规格大小对放流后的成活率与回归有很大影响。如加拿大,大鳞大麻哈鱼在孵化场经过100天培养,尾重达5克时放流,长至成体,其成活率为3%;如培育1年,尾重达90克放流,成活率就会大大提高。银大麻哈鱼在孵化场培育15~16个月,体重30克放流,长到成体后的成活率为5%~30%。虹鳟如果在体重90克时放流,5%的成体将回归母河中。

中国丹东地区在80年代末,曾进行过鲑鳟鱼类的放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