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飞鱼

2023-02-09

flying fishes飞鱼科(Exocoetidae)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纲、颌针鱼目。一群能跃出水面在空中滑翔的暖水性中小型上层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水域,有时进入温带水域,产于大西洋的飞鱼最北可达北海,产于西太平洋者可北达日本海中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体延长或长椭圆形,稍侧扁。吻短。眼大。鼻孔大,每侧1个,三角形,深凹,内具一较小圆形嗅瓣。口小,前位。上下颌很短,等长;幼鱼下颌突出。不少种类的幼鱼下颌常具1枚或1对长片状、薄膜状或花瓣状小须;成鱼一般无须。牙细小,有时三峰状。体被易脱落的大圆鳞。侧线很低,位于体侧腹缘。背鳍位于背部远后方,与臀鳍同形,相对,或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上方。胸鳍上侧位,特别宽长,其长几乎占体长1/2~2/3,用作滑翔。腹鳍长,较发达,有辅助胸鳍滑翔作用。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见图)飞鱼

弓头燕鳐鱼

种类与分布 世界飞鱼现知有8属48种。常见有:①燕鳐鱼属(Cypselurus)。腹鳍较长,向后伸越臀鳍起点,胸鳍第一鳍条不分支。如羽须燕鳐鱼(C.pinna-tibarbatus)。见于大西洋非洲西岸、印度洋、日本、新西兰至东太平洋美洲沿岸,为大型飞鱼,体长达500毫米,具经济价值。②飞鱼属(Exocoetus)。腹鳍短,向后不伸达臀鳍起点,胸鳍很长,向后伸越尾鳍基,吻短钝,小于眼径。钝吻飞鱼(E.obtusirostris)见于大西洋西非沿岸。翱翔飞鱼(E.volitans)见于大西洋西非沿岸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具经济价值。③真燕鳐鱼属(Prognichthys)。腹鳍长,向后伸越臀鳍起点,臀鳍起点在背鳍起点后下方,胸鳍第一和第二鳍条不分支。驼背真燕鳐鱼(P.gibbifrons)见于大西洋非洲沿岸的塞内加尔和安哥拉。④尖颏飞鱼属(Fodiator)。腹鳍短,不伸达臀鳍起点,吻尖长,大于眼径。尖颏飞鱼(F.acutus)见于大西洋西非沿岸及东太平洋一带。⑤燕飞鱼属(Hirundichthys)。腹鳍长,向后伸越臀鳍起点,臀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安芬燕飞鱼(H.af-finis)见于西非沿岸的加纳至安哥拉海域。

中国约有飞鱼20余种。常见的有:①翱翔飞鱼。产于南海诸岛海域; ②真燕鳐鱼(P. agoo)。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③背斑燕鳐鱼(C. behiensis)和弓头燕鳐鱼(C. arcticeps)。均产于南海和台湾海峡。

生物学特性 栖息于外海和近海上层北域,喜群集洄游,有时多达400~500尾,成群结队掠过海面。具趋光性,常在夜晚趋向船上灯光而飞落在甲板上。主要摄食甲壳类、浮游动物、鱼卵及小型鱼类。飞鱼也是凶猛海洋动物的捕食对象。飞鱼受上层凶猛鱼类如鲨、鲯鳅、金枪鱼等的追逐或其他惊扰时,为逃避敌害,剧烈摆动尾部,达到极大速度,从而跃出水面,展开胸鳍和腹鳍以保持身体平衡和取得浮力在空气中滑翔飞行,离水面最高可达3~4米,每次滑翔延续时间一般为3~5秒,有时长达10余秒,速度为25~30海里/时,鱼坠入水后,可再次剧烈摆动尾部作第二次滑翔。通常顺风时连续跳跃滑翔,距离可达百米以上。

大部分飞鱼1~2龄开始性成熟。怀卵量随种类及鱼体大小的不同而异。燕鳐鱼体长260毫米者怀卵量1.5万粒,个体大者可达3.4万粒。平井燕鳐鱼(C.hi-raii)怀卵量约6000~8500粒。卵球形,半透明,黄色,表面常有许多丝状突起,能缠附在海藻上,有些生活于大洋的种类如翱翔飞鱼的卵为浮性,卵径2.6~2.9毫米,无油球,卵膜表面光滑,无附生物。产卵场位于水清流缓的暗礁或浅滩水域。每年春、夏季栖息于外海的飞鱼向沿岸进行生殖洄游。鱼群白天分散,游动于离岸1~3海里或10余海里的海面,傍晚后开始密集,此时飞鱼首尾相连,鱼体旋转、晃动,胸鳍扩张,在水深7~20米处繁茂的海藻上产卵排精,常使附近数十米范围的海水呈乳白色。飞鱼大都属于分批产卵型,在产卵期间每尾可产卵2~3次,产卵后分散索饵,逐渐游向外海。燕鳐鱼受精卵在水温22~23℃,经10~12天孵化,刚孵出仔鱼体长4.5~5.3毫米,孵化后2天,卵黄被吸收殆尽,稚鱼在15~20毫米时下颌缝合部长出一对短叶状须。

渔业利用 世界飞鱼产量1987年为5.11万吨 (不包括中国),其中真燕鳐鱼产量最高,为1.03万吨。主要捕捞国依次为菲律宾(1.78万吨)、印度尼西亚(1.42万吨)、日本(1.03万吨)、秘鲁(0.3万吨)、巴巴多斯(0.24万吨)等。

70~80年代初中国飞鱼年产0.4万~0.7万吨,南海以弓头燕鳐鱼为主,渔场广阔,北自海南岛琼州海峡以东,南至陵水、三亚近海。1975~1981年间年产量波动于1000~3500吨,渔汛期为3月中旬至7月中旬,旺汛4月下旬至5月下旬。但自1982年以后,琼海、文昌、临高从事流刺网飞鱼捕捞的渔船改捕其他经济价值较高品种而弃去飞鱼作业,使其资源不尽利用。台湾省飞鱼年产量约3000余吨,主要产地在高雄沿海,渔汛期4~6月; 基隆、台东等地沿海亦有一定产量。黄海北部主要生产燕鳐鱼,年产仅10~20吨。产地在山东千里岛外、朝连岛、灵山岛等处,汛期5~7月。用流刺网、浮刺网、围网、定置网、延绳钓、燕鳐网等捕捞。飞鱼卵味美,台湾渔民每年汛期将草排漂浮海面,待飞鱼产卵其上后即行收回草排采集鱼卵,每天每船可获鱼卵数百千克,多外销日本。

飞鱼主供鲜销、盐干或制烟熏食品。个别种类肉质较差,常用作钓饵或制鱼粉。鱼卵为珍贵食品,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