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t culture一种用于浅海、滩涂的养殖方式。即在浅海水域与潮间带设置浮动筏架,筏上挂养对象生物,在人工管理下进行的养殖生产,主要用于规格化商品的生产。可以平面养殖,也可充分利用水域空间,进行立体养殖。便于优选水层、合理调整养殖密度、施肥、除害、收获等项管理,是利用自然肥力和饵料基础进行藻、贝类不投饵养殖的一种主要方式。中国筏式养殖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养殖海带开始使用,以后随养殖规模的扩大,筏架结构与组合日趋合理,已发展成为可以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由于海况条件不同,养殖品种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筏式养殖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筏 即单绠浮筏。固定设置在浅海一定水域,浮于水面的一种筏架,由木橛(或沉砣)、橛缆、浮绠、浮子等组成,在浮绠上系以吊绳,用以接挂苗绳进行垂下式养殖。也可在筏间斜平养成。筏距为6~8米,绳距为0.5~0.8米,视需要而定。浮绠长60米,在风浪大、流急的海区可适当缩短浮绠长度,以减少阻力。排架横流独立设置,比较牢固安全,操作方便,是中国养殖海带、裙带菜、石花菜、贻贝、扇贝等所采用的主要筏架形式(图1)。(见海带养殖、海水养殖设施)
图1 单 筏
1.浮绠;2.浮子;3.绑浮子绳;4.橛缆;5.橛或砣;6.吊绳;7.苗绳;8.坠石绳;9.坠石;10.橛筏距离
延绳式浮筏 又称一条龙养成法,是在水深流大外海养殖海带所用的设施。结构与单筏相同,苗绳沿浮绠平挂,每根吊绳同时吊挂两根苗绳的一端,使一架浮筏上的苗绳连接成与浮绠平行的一根长苗绳(图2)。浮筏设置方向与流向垂直,使海带群体受流、受光均匀,能充分发挥个体生长潜力,缺点是水面利用率较低。
图2 延绳式浮筏
1.木橛;2.橛缆;3.浮子;4.浮绠;
5.苗绳;6.吊绳;7.坠石
延绳式潜筏 日本为在外海风浪大的海区养殖虾夷扇贝而开发的一种养殖设施。根据无波浪振动时贝类摄食良好,以及贝壳破损会提早性成熟造成减产等特点,设计为在水面浮绠上装大型浮子,浮子数量尽量少,以保持整个浮筏的平衡;浮绠下水平系一干纲,用较多小型浮子使之保持在一定水深,以减轻受表面波浪的影响。垂吊在干纲上的养殖笼成为一个柔性结构,同水流保持均衡协调,以免上下剧烈颠簸,影响养殖贝类的生长。浮筏顺流或顺波浪方向设置,也可取流和波浪的合力方向设置。日本在陆奥湾50米水深处,把干纲悬挂在水下20米深处,吊挂养殖扇贝,成活率高,生长良好,已广为应用。中国巨藻养殖则将干纲设置在距海底1米处,称为潜绳养殖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适合巨藻特性,效果较好。
半浮动式浮筏 根据紫菜耐干露习性而设计制作的设置在潮间带的紫菜专用养殖筏,可随潮汐作用而起落。由木橛、橛缆、浮绠、浮竹、支撑腿五部分组成双架式(双浮绠)浮筏。整个筏架设置在潮间带一定潮位,涨潮时漂浮在水面上,潮退时依靠支撑腿平稳地落在海滩上,直到涨潮时重新浮起。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浮筏适于紫菜生长,硅藻等杂藻不易繁生,养殖的紫菜质量较高(见紫菜养殖、海水养殖设施)。
全浮动式浮筏 一种紫菜养殖筏,主要用于潮下带养殖,日本称浮流式养殖。是在潮间带滩涂面积不大或近岸水域受到污染的情况下,而把养殖场地移向离岸较远水域的一种养殖方法。整个筏架不受潮涨潮落影响,全部浮动于海面,具有适用面广的优点。在结构上除了没有支撑腿外,其余与半浮动式筏完全相同。这种方法养殖的紫菜生长较快,但衰老早,易滋生杂藻,紫菜质量较差。日本现采用支柱挂网法加以改进,收到效果。中国早期海带、裙带菜养殖用过此法。
潮间带底筏 设置在潮间带养殖江蓠的一种浮筏,结构和全浮动筏相同,只是将橛缆缩短为满潮水深的1/4~1/2。满潮时筏架浸没在水下一定深度,可抑制杂藻生长;干潮时筏架露在沙滩上,受潮汐影响,江蓠藻体与沙面往返摩擦,起到清除杂藻作用,有利于江蓠生长。
大排架 用圆木、竹竿组装成纵横排列的大型排筏,以浮筒加大浮力使浮于水面,以缆和锚(或砣)将排筏固定于养殖海区(图3)。主要用于养殖牡蛎、珍珠贝、扇贝等。养殖管理直接在筏架上进行,也可用小船管理。养殖时在排架下系好吊绳,再吊挂(垂养)附有牡蛎苗的贝壳串或内装珍珠贝和扇贝苗的养殖笼。笼的形状和大小因养殖生物种类和成长时期不同而异。如在水深20米海域,长20米、宽10米的大排架上,可挂养牡蛎贝壳串500根。这是日本早期采用的筏式养殖方式之一,一直延用至今。中国南方养殖大型牡蛎也采用这一方式(见海水养殖设施)。
图3 大排架
1.横主梁;2.横梁;3.纵主梁;
4.浮子;5.贝壳串或养殖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