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笛鲷类

2023-02-09

snappers笛鲷科(Lutjanidae)各属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纲、鲈形目。以笛鲷属(Lutja-nus)为典型代表。一群暖水性近底层重要食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产于中国的笛鲷类主要见于南海,少数也分布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或稍延长,多少侧扁。头中大,前部一般裸露,前鳃盖骨及鳃盖骨一般具鳞数列。口前位,中大或大,上下颌具细牙多行或单行,无臼齿。腭骨具细牙,犁骨一般具牙。上颌骨大部分为眶前骨所遮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一般连续,或中间具缺刻,具10~12鳍棘、10~17鳍条。臀鳍具3鳍棘、7~11鳍条。腹鳍胸位,具1鳍棘、5鳍条。鳃盖条7。鳃盖膜与峡部分离。椎骨24个。

种类与分布 世界笛鲷类有17属约180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笛鲷属,其他如紫鱼属(Pristiopomoides)、红钻鱼属(Etelis)等也较常见。中国笛鲷类有11属30种。常见有: ①红笛鲷 (Lutjanus erythropterus)。侧线上方鳞列全部斜行,侧线下方鳞与体轴平行,背鳍鳍条部后缘圆形,前鳃盖骨后缘缺口极浅,后下缘具细锯齿,生活时体艳红色,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黑色,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沿岸至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东海。②千年笛鲷(L. sebae)。侧线上下方鳞列全部斜行,背鳍和臀鳍鳍条部后缘尖形,鳍条基部长大于鳍高,尾鳍叉形,吻部背缘显著凹下,前鳃盖骨后缘凹刻宽而深,体赤红色,体侧具若干白色小斑点,腹侧斑点较稀疏,低龄鱼体侧有3条深色带,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中国产于南海及台湾沿海。③画眉笛鲷(L.vitta)。侧线上方鳞列全部斜行,下方鳞列全部与体轴平行,不与侧线上方鳞列相连,体玫瑰红色,体侧眼后至尾柄具1暗褐色纵带。分布于西太平洋,中国产于南海及东海。此外,紫鱼(Pristiopomoides typus)、紫红笛鲷(L. argentimacu-latus) 等也较常见。

相似种类梅鲷属(Caesio)属梅鲷科,背鳍具9~15鳍棘、9~21鳍条,臀鳍具3鳍棘、9~13鳍条,尾鳍深叉,南海较常见。

生物学特性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海洋中下层,最深的栖息水层可达水深450米处。红笛鲷栖息于水深30~100米处,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壳、岩礁等海区,特别喜欢在泥及泥沙底质的海区。栖息场所的水温范围为16~31℃,适宜水温为20~25℃左右。食性较广,以食底栖生物和鱼类为主。各种类的产卵时期略有不同,红笛鲷在3月就开始有少数产卵,4~6月为产卵盛期,繁殖力较强,怀卵量多的可达230万粒。笛鲷类的个体大小差别较小,最大的长达1米,产于中国的以红笛鲷的个体最大,一般渔获物的体长在340~430毫米间,体重为870~1400克,年龄以3~4龄为主,而最大的体长可达650毫米以上,体重达6000克。

热带、亚热带海区几乎常年均能捕获笛鲷类,不少种类没有明显的洄游现象,仅在不同季节有小范围的移动。

渔业利用 笛鲷类虽为食用经济鱼类,但大多产量不高,用底拖网和延绳钓捕捞,使用底层流刺网也能捕获。中国的笛鲷类中以红笛鲷的经济价值最高,广东省在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红笛鲷的产量在3万~4万吨左右,之后呈波动性下降,1975年又恢复到1.6万吨。红笛鲷盛产区在北部湾,海南岛东海岸也是重要渔场。笛鲷类肉质坚实,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味鲜美,为优质鱼种。鲜食或制成咸制品,也有制成罐头。红笛鲷为广东沿海名贵经济鱼类,腌制成红鱼片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