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低值贝类增殖与利用

2023-02-09

enhanc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wvalue shellfish某些个体较小、食用价值较低的贝类的利用与播养。低值贝类作为养殖对虾的优质饵料生物而受到重视。常见的海产低值贝类有寻氏肌蛤(Musculus senhousei)、光滑河蓝蛤(Polamocorbula laevis)、焦河蓝蛤(P.ustu-lata)、红肉河蓝蛤(P. rubromuscula)、中国绿螂(Glaucomya chinensis)、楔形斧蛤(Donax cuneatus)、渤海鸭嘴蛤(Laternula pechiliensis)等。以上几种均属双壳纲 (Bivalvia)。其中寻氏肌蛤为贻贝目(Mytiloida),其余属海螂目 (Myoida),除斧蛤外,壳均薄脆。壳长多数在2厘米左右,软体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在繁殖季节肥满度能达到10%以上,出肉率超过30%。沿海渔民常采捕鲜销或加工成干制品、腌制品、发酵制品等。过去主要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和高效肥料,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作养殖对虾的优质饵料。体长6厘米以上的对虾就能咬碎贝壳摄食。一般均直接投喂活体,不污染虾池,有利于保持养虾池的水质清洁,提高养殖产量。

低值贝类多栖息在河口或有淡水注入的潮间带泥砂底质上,有群栖习性,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广,多数为广布种,红肉河蓝蛤和中国绿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资源量大。光滑河蓝蛤和焦河蓝蛤在山东省沿海现存量达6万吨以上,个体虽小,但附着密度大,附着密集处每平方米可达万粒以上,生物量达2.4~4.2千克/平方米,且生长较快。如光滑河蓝蛤在生长季节,月增长达2~2.5毫米,春季4~5月水温上升到14℃时开始生长,秋季水温降到17℃以下生长缓慢,冬季停止生长。繁殖季节也是软体部生长最快的时候。由于繁殖快,密度大,有些种类如寻氏肌蛤,大量繁生时,足丝互相交错覆盖在滩面上,同养殖贝类争地盘、争饵料,成为贝类养殖的一种敌害。在日本常与赤潮并列,作为影响内湾生态系统的特殊种类。

低值贝类多采用移植方式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在春季4~5月采捕壳长1厘米左右的自然苗,移到中、低潮区水流畅通的滩面上播养。播种密度为1500~7500千克/公顷,养殖4~5个月,即9~10月间壳长达到2厘米左右时收获。收获时产量为播种量的5~10倍,每公顷产量达15~30吨。中国南方沿海水温较高,红肉河蓝蛤一年中可播养、收获3~4次,是一种养殖周期短、投资少、管理方便、收效快的农副业生产。中国已开展人工养殖的低值贝类有寻氏肌蛤、红肉河蓝蛤、中国绿螂、渤海鸭嘴蛤等。在一些资源少的海区,可人工培育苗种,在2.5立方米的水泥池中,可培育出壳长400微米以上的光滑河蓝蛤稚贝6.8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