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带鱼

2023-02-09

hairtail又称牙带、刀鱼(北方)、白带鱼(南方)。属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学名Trichiurus lepturus Linnaeus。广泛分布于中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两岸、东西印度洋,西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近海的近底层暖温性鱼类,尤以东海、黄海的分布密度为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产量最高的一个经济鱼种,是中国的四大海产之一。

形态特征 体延长,甚侧扁,带状,尾部渐细成鞭状。口大,下颌甚突出,上下颌前端及两侧分别具1~2对钩状大牙。眼间隔微凹,略小于眼径。背鳍甚长,具131~148(一般为138~140)鳍条、臂鳍仅棘尖稍露出于皮肤,其第一棘不发达。侧线上方显著弯曲,折向腹面。体银白色,背、胸鳍浅灰色,鳍膜上分布有小黑点,尾鞭呈灰黑色。最大个体通常肛长为50厘米,重1.3千克(见彩图102)。

种群和洄游 据生物测定学的调查,中国近海的带鱼可分为:黄渤海群、东海一粤东群、粤西群、北部湾近岸群、北部湾外海群等5个种群。前两个种群背鳍鳍条数的平均值在139以上,幽门盲囊数的平均值在24以下,后3个种群背鳍鳍条数平均值在138以下,幽门盲囊数的平均值在25以上。东海一粤东群的特点是背鳍鳍条数的平均值最高,为140.4,比黄渤海群要高0.5根。粤西和北部湾近岸群的特点是眼较小,幽门盲囊数特别多,平均约为31个,成鱼均具坚性枕骨瘤,且北部湾近岸群成鱼腹腔中寄生线虫的感染率仅为50%左右,而其他4个种群均为100%。北部湾外海群的特点是枕骨瘤为脆性。

带鱼常喜栖于泥质海底,黄渤海群的越冬场在济州岛西侧和西南,栖息水深约为80~100米,繁殖时洄游至山东半岛南岸、渤海诸海湾、鸭绿江口和朝鲜半岛西海岸产卵,产卵后鱼群移向稍深海区索饵,秋末又南下回到越冬场。东海一粤东群的越冬场在浙江、福建和粤东近海,主群在浙江南部近海水深约为60~100米栖息,繁殖时北上至舟山群岛东南、东和长江口外侧产卵,产卵后继续北上洄游至南黄海一带索饵。秋末南下,这时由于北部有北向风的影响,南部又有台湾暖水舌的顶阻,在浙江沿海形成了好渔场,此时浙闽沿海的鱼群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也向西南洄游至福建和粤东近海越冬。粤西群秋季在西南季风影响下,部分鱼群也越过珠江口在粤东沿海索饵。北部湾近岸群主要在湾的东南部较深海区沿逆时针方向作环状洄游。北部湾外海群主要在越南中部近海和海南岛之间洄游。该鱼还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习性,多数时间为昼伏夜浮,但随季节和海区的不同,有时在某些海区则表现为昼浮夜伏。

生物学特性 带鱼为肉食性鱼类,主食鱼类和甲壳类。肛长在200毫米以下的个体主食中小型甲壳类,200~300毫米者主食中型甲壳类,300毫米以上则主食小型鱼类和同种幼鱼。该鱼除产卵和越冬期间摄食强度较低外,其他时间几乎都能进行强烈的摄食。

带鱼生长迅速,1龄鱼的平均肛长约为180毫米,重80克;2龄鱼肛长270毫米,重270克; 3龄鱼肛长335毫米,重495克; 4龄鱼肛长400毫米,重810克;5龄鱼肛长440毫米,重1100克。原始种群每千尾样品的最大年龄为7龄,可见其平均年自然死亡率约为0.65,最适首捕年龄为1.5龄。

该鱼的性比接近1∶1,性成熟年龄黄渤海群为2~3龄,东海—粤东群为2龄。个体怀卵量为1万~40万粒,但产卵量平均只有怀卵量的2/3。产分离浮性卵。成熟卵卵径为1.8~2.2毫米,受精卵多漂浮于5~25米的水层,在20℃水温下孵化时间约需3.5天。初孵仔鱼全长约为5毫米,1个星期后可达仔鱼后期,1个月后的幼鱼已在外缘岛屿的张网分布区大量出现,生长至肛长80毫米时才逐渐离开张网分布区。

带鱼产卵场多而广,产卵期北部沿海者短,而南部沿海者长。黄渤海群的产卵盛期为6月,产卵场水深为10~30米,产卵适温为14~19℃,盐度为27‰~31‰。东海一粤东群的产卵盛期为4~7月,其次11月也有一个产卵小高峰。产卵场主要在东海北部近海,水深约为40~70米,产卵适温为17~23℃ ,盐度为33.5‰~34.5‰。南海北部鱼群全年均可产卵,但北部湾外海群的产卵盛期为1~3月。北部湾近岸群和粤西群为3~5月,产卵适温为17~28℃,盐度为32.0‰~34.5‰。

中国于1960~1966、1979~1984年曾对东海北部的带鱼重点产卵场作过多年的大面试捕和漂浮鱼卵定量调查,观察到1960年其产卵场甚大,以后产卵场面积缩小,漂浮鱼卵数量也显著下降。根据1960、1979两年的总渔获量、生物学和鱼卵定量调查资料,曾估算了1960年时的带鱼资源量约为52亿尾、114万吨;1979年为57亿尾、86万吨。年捕捞死亡率1960年为29%,1976年为70%。

渔业利用 带鱼以东海—粤东群的资源量为最大,黄渤海群也有一定数量,其他几个种群的数量很小,估计整个原始种群的总资源量成鱼约为100万~130万吨,另有幼鱼约50万吨。最适年可捕量为以1/3.5×种群平均年自然死亡率×种群生物量的公式计算,约为28万~33万吨。1966~1985年期间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总产量约在35万~70万吨之间波动。其中中国产量约占70%~80%。1987年世界带鱼总产量为65.24万吨,中国产量39.36万吨,占总产量的60%; 韩国次之,为11.34万吨;苏联为7.23万吨; 日本为3.2万吨。除苏联在大西洋水域捕捞外,其余大部在远东海域捕捞。50年代黄渤海群的最高年产量约为10万吨,南海则只有1万吨左右。黄渤海群50年代即已得到充分利用,至70年代渔场已基本荒废。东海带鱼因资源量大且分布水域较深,是在60年代渔船大量机动化之后才被充分利用的,但60年代后期鱼体即趋小型化,最大年龄已从7龄减至4龄,同时性成熟也明显提早,1龄鱼已完全性成熟。1972~1974年东海带鱼之所以获得特别高产,推测与70年代初期海洋环境有利提高了幼鱼的延存率有关。因1971、1972、1973年的下半年机轮拖网也拖捕到特别多的带鱼幼鱼。

带鱼捕捞主要分春夏汛和冬汛,前者主捕产卵群体,后者主捕越冬洄游群体。黄渤海群50年代春夏汛群众渔业的无囊围网即已有很大的生产规模,东海带鱼春夏汛主要采用拖网所捕捞,但浙江沿海群众的冬汛产量约占总渔获捕捞的4/5。冬季经寒潮袭击的带鱼,往往大量被集中在沿海的中上水层,群众渔业大多采用有囊围网和钓所捕捞。

由于捕捞过度,80年代带鱼资源有渐趋恶化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减少或禁止对带鱼幼鱼的损害已显得十分必要。带鱼肉味肥美,渔获物多供鲜食或装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