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黄鱼

2023-02-09

large yellow croaker又称大鲜、黄瓜鱼、黄花。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学名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为暖温性浅海近底层鱼类,只分布于南黄海、朝鲜西南岸、东海和琼州海峡以东的南海北部沿岸,是中国的四大海产之一。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尾部细长,尾柄长约为尾柄高3.4~3.7倍。头大而钝尖,具发达粘液腔和矢耳石。口前位,口裂大而倾斜。牙细尖。颏部具6个不明显小孔。鳃耙数24~32。背鳍连续,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缺刻,具8~11鳍棘和27~38(一般为32~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9鳍条,臀鳍第二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尾鳍尖长,侧线伸达尾鳍末端。鳞小,头和体的前部为圆鳞,后部为栉鳞,背鳍起点至侧线具8~9行鳞,奇鳍鳍条部亦具细鳞。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鳍灰黄色,唇桔红色。椎骨数25~27。幽门盲囊数8~21。鳔与鼓肌发达,鳔具24~39对侧肢。大个体的体长通常达50厘米,重1.6千克(见彩图63)。

种群和洄游 大黄鱼可分为: 朝鲜西南岸群、吕泗群、岱衢群、大目—猫头群、官井群、牛山群、闽南群、南澳群、汕尾群、粤西群等10个种群。除第一种群外,中国沿海9个种群的背鳍鳍条数的计数结果见表。

大黄鱼的洄游范围相当有限,各种群南北或东西的年间移动距离长者约有500千米,短者有200千米。在济州岛南方和长江口东南外侧的第一和第二种群越冬场的栖息水深约为50~70米,且鱼群不太贴底。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越冬场水深约为30~50米。繁殖季节向沿岸5~20米的浅水区作产卵洄游,产卵后鱼群移向稍深水区索饵,索饵后又向越冬场作相反方向的越冬洄游。

大黄鱼种群背鳍鳍条数的频率分布和平均值

背鳍鳍条数 种群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均值 尾数
吕泗群 1 2 4 72 326 753 730 342 61 8 3 1 30.50 2303
岱衢群   1 5 33 228 566 611 310 71 10     32.64 1835
大目—猫头群     1 34 129 281 245 106 31       32.42 828
官井群   1 0 10 48 134 185 75 32 1     32.75 486
牛山群       7 28 58 62 40 5       32.58 200
闽南群     4 15 82 163 156 66 9 5     32.42 500
南澳群     2 11 59 131 136 57 19       32.53 415
汕尾群     1 9 31 86 65 28 8 2     32.44 230
粤西群   1 11 43 183 332 276 112 18 0 0 1 32.26 977
合计 1 5 28 242 1114 2504 2466 1136 254 26 3 2 32.46 8473

生物学特性 大黄鱼是肉食性鱼类。幼鱼以食小型浮游甲壳类为主,成鱼主食小型鱼类,小型鱼类在岱衢群约占食物重量的69%,出现频率的36%; 甲壳类约占食物重量的29%,出现频率的55%。夏、秋季以食小型饵料为主,冬、春季以食大型饵料为主。生殖期摄食强度显著减弱。

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饵料基础比较优越的闽南种群。如吕泗群,1965年1龄鱼体长约180毫米,重100克; 3龄鱼体长约270毫米,重310克;5龄鱼体长335毫米,重540克。每千尾样品的最大年龄为27龄。闽南群1982年1龄鱼体长约为280毫米,重330克;3龄鱼体长405毫米,重885克; 5龄鱼体长495毫米,重1320克。每千尾样品的最大年龄为18龄。粤西群的最大年龄为9龄。由此可见,这三个种群的平均年自然死亡率分别约为0.2、0.3和0.55。最适首捕年龄吕泗群为4龄,闽南和粤西群为2龄。

该鱼的性成熟年龄吕泗群为3~4龄,岱衢群为2~3龄,闽南群为1龄,南澳等诸群为2龄。雌雄性比约为1∶1.2或1∶1.3。个体怀卵量一般为10万~100万粒。产分离浮性卵,成熟卵卵径为1.2~1.4毫米。受精卵在20℃水温下约33小时孵化。

大黄鱼的产卵场较多,中国沿海以江苏吕泗洋、浙江岱衢洋为最大,浙江大目洋、猫头洋居次,再次为福建的官井洋、牛山、闽南,广东的南澳、汕尾、硇洲等。产卵期可分春、秋两季,南黄海、东海以春季为主,南海以秋季为主。如硇洲的产卵盛期为11月中旬~12月中旬,汕尾为10月中旬~11月中旬,南澳为9月中旬~10月中旬,闽南、牛山为3月上旬~4月上旬,官井洋为5月上旬~6月中旬,大目一猫头洋为5月上旬~5月下旬,岱衢洋、吕泗洋为5月上旬~6月中旬。产卵盛期硇洲、官井洋、吕泗洋的水温约为18~22℃,在大目一猫头洋、岱衢洋约为16~20℃。盐度在官井洋为28‰~30‰,在岱衢洋为17‰~28‰,在吕泗洋为28‰~31‰。产卵场的海水透明度均较低,如硇洲为1~2米,官井洋为<0.5米,岱衢洋为0.6~0.8米。

该鱼产卵要求较大的流速,黄海、东海春汛往往在大潮汛期间潮差超过3.2米时鱼群才起浮产卵。大黄鱼对音响很敏感,产卵时雄鱼会发出“咯咯”、雌鱼会发出“哼哼”的鸣声,故明代的《渔书》即有“每年4月,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等捕捞经验的记载。

渔业利用 大黄鱼因有适宜的泥沙海底和丰富的饵料基础,加上其年龄结构又相当复杂,自然死亡率较低,故该鱼原始种群的资源量是相当大的,如吕泗群1974年全年约捕3龄鱼1.5亿尾。因此1974年年初海中约有3龄鱼2.5亿尾,近7万吨。如按原始种群平均自然死亡率为0.2的模式计算,即可求得原始种群的成鱼资源量约为55.5万吨,11亿尾,幼鱼资源量约为10万吨,9亿尾。若按该群历年总渔获量和各年代的自然死亡情况作模拟估算,则成鱼资源量还要大于此数,故推断该群鱼的原始成鱼资源量约为60万~80万吨。若加上岱衢等其余8个种群,可推断大黄鱼原始种群的成鱼总资源量当在150万~200万吨之间,另有幼鱼约20万吨。

但大黄鱼是一种分布于中低纬度罕见的长寿鱼种,资源属于典型的第三产卵类型的鱼类,种群资源量虽较大,但抗捕能力很弱。按历史产量情况看,若年产量维持在11万~12万吨,即每年捕各种群的1/3.5×种群平均年自然死亡率×种群生物量,或可长期利用,不然就很易导致捕捞过度。近40年来的高强度捕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大黄鱼主要为中国的群众渔业所利用,另外韩国也有一些产量。中国捕捞大黄鱼已有1700年历史,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群众渔业只利用非机动渔船小规模捕捞产卵鱼群和少量索饵鱼群,捕捞方法主要为张网、有囊围网和钩。机轮拖网捕捞越冬鱼群产量不高,而围网捕捞效果甚好。自50年代开始,捕捞强度起了很大变化,除50~60年代几度在广东、福建和浙南沿海的越冬场进行敲䑩作业对资源造成较大损害外,机动渔船的过量发展更大大扩大了渔场,延长了渔期,加上60年代初期又开发了吕泗群,使各种群很快都进入了高强度捕捞。如1957~1976的20年间,东黄海年产量包括韩国超过了13万吨的即有12年,其中超过16万吨的也有8年,1974年产量曾高达22万吨。南海产量1954~1955年曾达1万吨,70~80年代已降至1000~3000吨。这样以超过最适捕捞强度约10倍来利用大黄鱼资源,当然要使该鱼资源很快陷入枯竭境地,1987年的产量终于跌至1.72万吨,并且所捕的多属低龄鱼。

因此,要恢复南黄海、东海的大黄鱼资源,只有对成、幼鱼采取比较全面、彻底、长时期的禁渔措施,方能有望。

大黄鱼肉质鲜嫩,可鲜食或制成干品,深得群众喜爱。鳔可制成鱼肚,也是名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