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传染性鱼病

2023-02-09

infectious diseases of fish由植物性病原引起的鱼病。病原通常指病毒、细菌、真菌。广义的传染性鱼病病原还包括寄生的单细胞藻类。病情有急性、次急性和慢性之分。只感染一种病原体为单纯感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为混合感染。由鱼自身的带病原引发的称原发性。由外因引发的称次发性。

简史 国外对传染性鱼病的研究始于19世纪90年代。曾记述咸水鳗鲡病(Canestrini,1893)、疖疮病(Emmerich & Weibcl,1894)和鲤结核病(Bataillonet al.,1897)等三种细菌性鱼病。疖疮病在欧美最为流行,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很多学者对其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药物防治和免疫学等方面作了较多的研究。由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引起的败血病研究是细菌性鱼病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前者在欧洲是广为流行的鲤水肿病的病原体。德国雪佛克劳斯(Schaperclaus)30年代就开始研究此病。目前,认为该病的病原体除了产气单胞菌外,还可能有病毒。美国戴维斯(Davis,1926)最早报道了由粘细菌引起的鲑、鳟类烂鳃病,此后发现还能引起尾柄病和柱形病。50年代对美洲鲑、鳟类的溃疡病和肾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最早报道由病毒引起鱼病的是德国维森博格(Weissenberg,1914)。沃尔夫(Wolf,1958)则第一次从淋巴囊肿病分离出病毒。其后,鱼类细胞系研究成功,使病毒分离、感染试验等鱼类病毒病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国外已知的鱼类病毒病有十多种,并广泛研究了病毒病的发生、传播、药物防治和免疫。

中国传染性鱼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由细菌引起的草鱼、青鱼的肠炎病、赤皮病和疖疮病及草鱼的烂鳃病等十多种鱼病。病毒性鱼病的研究则始于70年代,草鱼、青鱼的病毒病是中国最严重的鱼病之一。传染性鱼病在中国曾十分流行,对池塘养鱼危害极大,其中以草鱼发病率最高。至80年代末,中国池塘养殖的传染性鱼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但对大水面鱼病的防治仍未解决。

种类 中国常见的传染性鱼病有以下几种:

草鱼出血病 由病毒引起,病原为呼肠弧病毒(GCRV或FRV)。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和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水温在25~30℃时为流行季节。2.5厘米大小的夏花能被感染,以6~9厘米的当年鱼最严重,死亡率通常为30%~50%,个别地区可达60%~80%。1龄以上的草鱼也可感染发病,但危害程度较轻。

病鱼体表暗黑色,无光泽。口腔、头部、鳍条基部等处往往充血呈紫红色。下腭、鳃盖、眼眶和腹部出现淡红色血斑,眼球突出,肌肉斑块状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出血。鳃丝亦出血或变灰白色。肠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并渗血,鳔壁、肠系膜及周围脂肪则有点状出血,有时有腹水。

病毒颗粒呈球形或六边形,平均直径70毫微米,无囊膜,有两层衣壳结构。外层衣壳有外周子粒20个,能被胰凝蛋白酶消化除去。属双股RNA类型病毒,有10个核酸片段。对pH3和氯仿不敏感,遇热(56℃)稳定。病毒能在草鱼的吻端、肾脏、性腺及鳍条等单层细胞中复制,复制温度为20~35℃,最适为30℃。在30℃培养下第六天出现病毒滴度最高,约7.2TCID50。除草鱼外,青鱼也能感染致病,主要是2龄鱼,流行于江苏、浙江和上海。病状和流行条件与草鱼出血病基本相同。病毒的名称还没有确定。

此病的预防主要采用灭活疫苗注射法。6厘米大小的鱼种,一般于腹腔注射10-2浓度疫苗0.2~0.5毫升,1龄鱼种注射1毫升。经注射后,鱼种的成活率可达80%,免疫保护力达14个月以上。

肠炎病 饲养鱼类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草鱼、青鱼的当年鱼种和1龄以上鱼均有发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死亡率可达70%以上。全国每年6~9月为流行季节,广东水温较高,4月已有流行。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漂于水面。腹部有红斑,肛门外凸红肿。典型症状为肠管发炎,肠壁微血管充血或破裂,呈红褐色,肠粘膜往往溃烂脱落,肠内无食物。有时可出现腹水。

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 intestnalis)。可用磺胺呱或呋喃唑酮拌入饲料制成药饵进行防治,一般每50千克鱼用药5克左右,连续喂6天为一疗程。如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0.3毫克/升的鱼安(渔用消毒药物)或每公顷(1米水深)用生石灰225~375千克全池遍洒,可改良水质和防治并发症。若能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投喂新鲜饵料,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此病流行。

烂鳃病 由细菌引起,也可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流行甚广,终年都有发生,是饲养鱼类严重疾病之一。一般4~10月是流行季节,20~30℃为最适流行温度,水温15℃以下则很少出现,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及1龄以上的鱼。其他养殖鱼类及金鱼也可以感染,但一般不形成流行病。

病鱼常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病鱼鳃盖内中间部分的内膜腐蚀成一个不规则圆形的透明小窗。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和侵蚀性出血。病原菌是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

治疗用0.1~0.2毫克/升呋喃唑酮或0.1~0.3毫克/升鱼安全池遍洒。也可用大黄或乌桕浸出液,前者用0.3%氨水浸泡,后者用2%石灰溶液浸泡,然后用2.5~3.7毫克/升浸出液遍洒。

赤皮病 亦称出血性腐败病。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鲤的常见病。常与肠炎、烂鳃病并发。此病遍及中国各养鱼地区,特别是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终年可见,无明显的流行季节。受伤后最易感染此病,冬季也会因冻伤而感染。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鳍或鳍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破帚状(又称蛀鳍)。严重的病鱼在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病原菌为荧光极毛杆菌 (Pseudomonasflurescens)。预防此病主要是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鱼种放养前经漂白粉或鱼安液浸洗有预防作用。治疗则用1毫克/升漂白粉遍洒或漂白粉食场挂篓。同时投喂磺胺噻唑药饵,第一天每50千克鱼用药5克,第二至第六天减半。

疖疮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发病率不高,主要发生在青鱼,草鱼、鲤、鲢、鳙也能感染。无明显的流行季节,未见6厘米以下的鱼种患过此病。典型的症状通常是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肌肉组织化脓溶解并向外隆起,形成一个或几个犹如疖疮的脓包,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有的病鱼鳍基部充血。病原菌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 furunculus)。可采用与防治赤皮病类似的方法防治。

白头白嘴病 为鱼苗培育池中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青鱼、草鱼、鲢、鳙、鲤等鱼苗和夏花均能发病,尤其对草鱼危害最大。鱼苗饲养20天左右以后,若不及时分塘,容易发生此病,且来势迅猛,往往一日之间可致成千上万的夏花草鱼死亡。甚至殃及非养殖鱼类,如花鳅、麦穗鱼,甚至蝌蚪。此病一般5月下旬始发,6月为发病高峰,7月下旬以后少见。长江和西江流域都有此病出现,尤以华中、华南流行最盛。病鱼常缓游在下风水面,从吻端至眼球肤色乳白,唇部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溃烂成絮状,有些病鱼的颅顶和瞳孔周围有充血现象。病原种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预防此病主要是鱼苗培育密度要适当,每公顷不宜超过225万尾。治疗方法与粘细菌烂鳃病相同。

白皮病 6~8月为流行期。夏花分塘时,因操作不慎鱼体受伤最易感染。特别是1龄的鲢、鳙较为常见,草鱼、青鱼有时也可发生。1龄以上的鱼很少感染。先是尾鳍末端被感染,逐渐向尾柄扩展,并蔓延到背鳍基部后面的躯干,尾柄部呈灰白色。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朝下作挣扎状游动,直至死亡。病期较短,从发病到死亡仅2~3天。

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Pseudomonas dermoalba),亦有人认为是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预防此病主要是避免鱼体损伤。治疗用1毫克/升漂白粉或0.2毫克/升鱼安全池遍洒; 以12.5毫克/升金霉素或25毫克/升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有一定疗效。

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是鲢、鳙的主要疾病之一。鱼种及1龄以上鱼均可感染,严重时感染率可达80%以上。华中、华北较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现,而以夏秋两季最常见。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两侧或尾鳍基部,亲鱼病灶出现在体前部或后部。初期症状是皮肤及其下层肌肉出现红斑,随后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直至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充血发红,状似红色印记。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的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zimmermann) sub.punc-tata)。夏季注意水质,经常适量加注新水,可以防止或减少此病的发生。发病鱼池用1毫克/升漂白粉或0.1毫克/升呋喃唑酮或0.3毫克/升鱼安全池遍洒。如亲鱼发病可同时用金霉素、氯霉素(5毫克/每千克鱼)或四环素(2毫克/每千克鱼)进行肌肉或腹腔注射,并用四环素软膏、石炭酸或高锰酸钾等杀菌药物涂抹患处。

竖鳞病 又称松鳞病。主要危害鲤和类,鲫、草鱼、鲢和金鱼也有感染。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常有发现。有两个发病期:一为鲤产卵期;另一为越冬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流行季节,主要与鱼体受伤及池水污浊有关。死亡率可达50%。病鱼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液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稍加手压,鳞片即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充血、皮肤出血发炎、脱鳞处呈红色溃疡、眼球突出和腹部膨胀等症状。病原体属水型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日本人认为此病由产气单胞菌(Aeromonassp.)引起。预防此病主要是防止鱼体受伤。治疗可用1~2毫克/升呋喃西林遍洒,也可用2%~3%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10~15分钟。

弧菌病 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养殖鱼类的疾病,鳗鲡最易感染。主要在温带和亚寒带的近海地区流行,流行水温为19~24℃。

病鱼体表出现点状红点,以腹部和下腭以及各鳍基部尤为明显,胸鳍有时腐烂。当病原菌侵袭内部脏器时,肝、肾明显肿大,肝呈土黄色,点状出血,有腹水现象。病原菌为鳗弧菌。防治方法以不投喂氧化变质饵料; 口服或注射疫苗可预防。治疗用碳胺甲基嘧啶每千克鱼每天0.2克或土霉素每千克鱼每天50~80毫克混于饵料中,连喂5天。

尾柄病 又称烂尾病。为5~10厘米大小草鱼鱼种常见病。病鱼尾部鳞片脱落,肌肉坏死腐烂,有的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蛀蚀,鳍间组织破坏,鳍条外露,严重者尾柄腐烂或尾巴烂掉,病鱼头朝下与水面垂直;有时在尾部鳞片脱落处并发水霉病。病原菌为苏伯利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预防此病主要注意水质和防止鱼体受伤。治疗用0.2毫克/升呋喃唑酮或0.3毫克/升鱼安全池泼洒,或用12.5毫克/升金霉素浸洗,有一定疗效。

水霉病 又称肤霉病。从鱼卵到成鱼都可感染,为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及晚冬较为流行。

水霉菌是腐生性物种,受伤鱼的体表或发育不正常的鱼卵易受其害。一旦侵入即迅速萌发生长,发育成棉毛状的菌丝,俗称“生毛”。此后菌丝在伤口处缠绕粘结,使组织坏死,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瘦弱而死。受感染的鱼卵也能大批死亡。

病原包括水霉科中的水霉(Saprolegnia)、绵霉(Achlya)、细囊霉(Leptolegnia)、丝囊霉(Aphano-myces);芽枝菌科的异霉(Allomyces)和腐霉科的腐霉(Pythium)等属的种类。菌丝细长,有分枝或不分枝。一端着生于鱼的皮肤上和皮肤组织里,其余露于体表,长可达3厘米;灰白色,似棉花纤维。其繁殖同时具有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防治此病常用66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洗5~10分钟或4%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也可用0.04毫克/升食盐和等量的小苏打混合溶液长时间浸洗。用孔雀石绿软膏、龙胆紫或磺胺药物软膏涂抹患处,有一定疗效。

鳃霉病 流行于长江和西江流域,以广东、广西最为普遍。除地理条件外,一般水质恶化,特别是有机质含量高、水质肮脏发臭的池塘,最易发生。鳙和鲮常患此病,5~7月为流行季节。

鳃霉只感染鱼的鳃部,菌丝沿着鳃丝血管分枝或穿入软骨,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鳃瓣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鱼的呼吸机能严重受阻。当水环境适宜时,1~2天内菌丝即大量繁殖,病情迅速恶化而引起爆发性死亡。病原体鳃霉(Branchiomyces),种的分类位置至今尚未确定。根据已有资料,中国可能有两种:一种寄生于草鱼和青鱼,菌丝体比较粗而直,少弯曲,分枝较少,菌丝直径20~25微米;另一种寄生在鳙、鲮,菌丝细而壁厚,分枝较多,菌丝直径6.6~21.6微米。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恶化是预防此病的有效方法。发病后一般采用加入新水,或将鱼转移到水质较清新或流动的水中,能使病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