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2023-02-09

Hemiculterleucisculus又称䱗条、白条。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䱗属。学名Hemiculterleucisculus(Basilewsky)。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几乎遍布中国各水系。

体细长,较侧扁,背缘平直,腹部略凸,自胸鳍基部至肛门具一明显肉棱。头尖。口前位,口裂上斜。下咽齿3行,圆锥形。鳃耙15~20。侧线鳞48~57。侧线在胸鳍基后上方急遽向下弯折。背鳍具光滑硬刺。臀鳍具3不分支、11~14分支鳍条。鳔2室。体青灰色,尾鳍边缘灰黑色。(见图)

䱗

常见近似种有黑尾䱗(H.nigromarginis),体较肥厚,鳃耙22~28,尾鳍下叶末端黑色,分布于四川。油䱗(H.bleekeribleekeri)的侧线鳞40~48,体较厚,胸鳍长短于头长,遍布于中国各水系。天然产量相当丰富,如内蒙古的呼伦湖,每年夏季该湖可生产数十吨干制品。

䱗为常见小型鱼类,在流水、静水中都能生活和繁殖。性活泼,喜跳跃,常群游于沿岸,活动于水的上层。冬季在深水中越冬。杂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体长100毫米以下的幼鱼则摄食枝角类、桡足类,也食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成鱼摄食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寡毛类、水生昆虫和落水的昆虫等。生长慢,1龄鱼体长约60毫米,重数克;2龄鱼约100毫米,重约十余克;3龄鱼约150毫米,重约44克;4龄鱼160毫米以上,重58克;5龄鱼约185毫米,重90余克。最大体长达240毫米。2龄达到性成熟,雄鱼最早性成熟个体体长约100毫米,雌鱼约115毫米。产卵期在5~7月,分批产卵,怀卵量约0.8万~1.8万粒。卵粘性,附着于水草或石块上发育,在黑龙江的同种个体产漂浮性卵。生殖时期常有逆水跳滩的习性,在水流缓静的浅水地带产卵。

䱗个体小,繁殖力强,分布广泛,天然水体中产量相当丰富,但在渔业上还未曾充分利用。用刺网、罾网、钩钓捕捞。䱗可与青鱼、草鱼、鲢、鳙等搭配混养,一般比例为10%左右。䱗肉细味美,含脂较高,是制罐的上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