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白鲟

2023-02-09

Psephurus gladius俗称象鱼、剑鱼。属鲟形目、白鲟科。白鲟是著名的珍稀鱼类,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占有特殊地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世界上现在的白鲟鱼类仅有两个属,各有一个种。分布于北美洲密西西比河的为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及其主要附属水体的为白鲟。

形态特征 体梭形,前部扁平,后部稍侧扁。头大,吻特长如剑状(成鱼约占体长1/3),前端钝尖,向后渐宽厚,两侧具梅花状陷器。体表裸露无鳞。眼细小。吻的腹部具皮须一对,短小,口下位,弧形,口裂大,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背鳍起点在与其相对的腹鳍起点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有8个菱形硬鳞。头与体背部和尾鳍青灰色。腹部白色。(见图)白鲟

白 鲟

生物学特性 白鲟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四川谚语“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中华鲟,“象”则是指白鲟,说明个体之大。1972年泸州渔业社曾捕获1尾体重达400千克的白鲟。虽然白鲟也出现在河口区,但它从出生到性腺发育成熟,可以完全在淡水中生活。白鲟有溯河洄游的习性,在中下游成长的个体,通常都要洄游到上游繁殖。金沙江下游的宜宾江段可能是一产卵场。繁殖期为3月至4月。长江上游出生的白鲟,随着个体的成长,有一部分滞留在当地,有相当多的则顺流而下,5月下旬出现于宜昌江段,或栖居江岸缓流区,或散布于大型湖泊的静水水域(如洞庭湖及其河汊港道)。长江口虾类和小型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幼鲟常到此索饵。白鲟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一次摄食量极大,可占体重的5%,因而生长迅速,当年体长可达640毫米,体重达0.85千克。生长2年的体重可达2千克,3年的为6千克,5年的为12.5千克。雌性个体最小性成熟年龄为7~8龄,体重25~30千克。体重30千克的雌性怀卵量约20万粒。产卵期水温为18~20℃。卵圆形,沉性,产于卵石底质的河底上。受精卵约经45天孵化,刚孵出的仔鱼体长40毫米。雄性个体成熟年龄为5龄,体重为1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