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五节 国外现状

2023-02-09

Section 5 Present Situation of Overseas增殖渔业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成就卓著。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前苏联、挪威、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均把它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世界增殖渔业取得最大成就的是美国、前苏联和日本国。前苏联对鲟、鲑鱼类的增殖规模颇大,政府每年投资900万卢布用于鲑鱼增殖,其中150万卢布直接用于放流的10亿尾鲑鱼,已使大幅度减产的里海鲟鱼稳定在历史最高水平,近十年来产量增加1.5倍,使亚速海的种群数量增加了9倍。据报道,前苏联共有150多个养殖工厂和驯化站,90多处鲟、鲑鱼类的人工孵化场,仅1976~1980年的5年中培育各种放流的苗种570亿尾以上。前苏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较完善的增殖技术,可以人为地控制鲑鱼的自然增殖,并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增殖。人工放流的回归率及经济效益较高,细鳞鲑回归率达2.3%~5.8%,人工增殖投入产出比高达1:10。全苏联鲑鱼年产量10万t,通过增殖放流,预计到本世纪末鲑鱼渔获量可达30万~40万t。鲟鳇鱼是前苏联重要的经济鱼类,年放流1亿尾,主要放流种为鳇、鲟、闪光鲟、裸腹鲟等鱼苗。此外,还通过人工产卵场自然增殖某些海洋鱼类,如鲱鱼。在鄂霍次克海自1976年起每年建造5万m2的人工产卵场,到1985年已建成20万m2的人工产卵场。

美国的主要增殖种类为鲑鳟鱼、牡蛎、美洲龙虾和巨藻。美国的鲑鱼产量居世界之首,向海洋放流鲑鱼已有100多年历史,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由于年复一年向海洋大量放流幼鲑,资源量得到大幅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对鲑鱼增殖的投资达71 500万美元。美国东北部海区的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及康湿荻格州的长岛海峡历来牡蛎资源丰富,是增殖的主要海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投放采苗器,采苗后移到自然生长区,增加自然资源。大西洋沿岸的马萨诸塞州培育美洲龙虾苗,孵化成活率为50%,每年放流数百万只龙虾。美国又是藻类增殖搞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制订了 “巨藻场改进计划”,以期恢复和发展原有藻场,以后用移植藻苗和底播巨藻孢子叶,孢子和配子体等海底岩石礁增殖法,但效果不佳, 改用人工培育胚孢子体密集播洒于海底的方法取得一定成效。

西欧几个国家已开始发展鲑鱼增殖业,像瑞典每年向波罗的海放流50万尾2龄鲑,存活率达10%; 挪威也放流一定量鲑鱼苗,存活率1%~2%,并进行了鳕鱼的增殖试验; 冰岛在放流鲑鱼前,先将其放养于 温泉水中的做法取得了成效; 英法两国正在进行牡蛎增殖试验。

韩国也十分重视海洋增殖渔业,现有10余处国立水产种苗培育场从事种苗生产和增殖放流,并从民间培育场购苗放流。1971~1989年共放流中国对虾、黑鲪、梭子蟹等1.34亿尾,1990年放流6 300万尾。

日本的增殖渔业,经过30多年努力,总体上居世界先进水平。在政策、法规、机构组织、研究、管理、技术、实施方面均堪称世界一流。日本开发栽培渔业的组织形式,是官民学联合一体的形式,即政府、企业界、学术界的统一体。如日本水产厅于1979年制订的 “海洋牧场计划”,是一个包括各个子系统的综合研究计划,又有与其相应的开发体系。前者为指导,后者又随时反馈于前者,及时予以研究解决,互相促进,各产业部门的协作支持也很重视,如大分县的音响驯化型海洋牧场的技术开发,由日本机械系统振兴协议会赞助,日本海产牧场开发协会,五洋建设公司等六家企业协作开发。社团法人海洋产业研究会于1981年创立的海洋牧场系统研究会,由30个企业组成,包括水产、海洋开发、机电、通讯、化学、钢铁、造船、土木建筑、围垦、疏浚等行业,该组织曾委托参与 “海洋牧场计划”。日本更十分重视增殖机构的作用和建设,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如日本的 “栽培渔业协会”统一进行种苗大量培育、人工放流、投放鱼礁、渔民技术培训等工作。试验场 (即研究所) 着重搞试验性研究工作和放流后的调查跟踪,栽培中心则是利用试验场的科研成果进行苗种生产,中间育成和放流一般都是在试验场、栽培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由渔业协同组合担当。1991年,日本政府用于栽培渔业预算为48.6亿日元。

国家设置的栽培渔业中心是增殖渔业的主体。1962年建立濑户内海栽培渔业中心,1979年扩大为日本 栽培渔业中心, 目前北起北海道道东的厚岸町, 南至冲绳石恒市, 已设置了14处, 分布于日本全岛各海域。这14个事业场的名称分别是: 能登岛、宫津、伯方岛、上浦、五岛、志布志、屋岛、玉野、南伊豆、古满目、小浜、八重山、宫古、厚岸等事业场。此外,还有百岛、奄美两个实验站。这些中心机构至今已对多种 鱼虾贝类进行了各种技术开发。跨越国界或海域作长距离洄游的鱼种如金枪鱼、�鱼等, 跨越县界作较长距离洄游的鱼类如真鲷、鲆鲽类等,以及初期生态尚有诸多不清楚而开发风险大的种类 (如乌贼、真蛸、一部分深海性鱼类) 等的种苗大量生产技术与放流技术的开发、普及和指导等,是目前这些栽培渔业中心进行的主要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共生产苗种45种,其中鱼类37种,甲壳类11种,软体动物6种。数量较多 的有日本对虾、 三庞梭子蟹、 日本鬼鲉、 真鲷、�鱼、 黑鲪、缟鲹、 太平洋鲱等。

地方性栽培渔业中心,目前有49家,分属都、道、府、县经营,也以各种鱼虾贝类为主要对象,进行大量种苗生产。县地选定增殖对象的原则,主要是一些跨县但不作长距离洄游的鱼种或贝类、海胆等几乎不离开放流场地的种类。各县选定的种类根据本县的基本规划及环境条件而定。但每个县一般都有真鲷、牙鲆、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鲍五个大宗种类中适合本地方的某些种,以及鱼类中的日本银鱼、鲈、黑鲷、黄鳍鲷、六线鱼、印度蛹、狐鲪、褐菖鲉、横滨黄盖鲽、木叶鲽、红鳍东方鲀等; 甲壳类的宽沟对虾、斑节对虾、短沟对虾、独角新对虾、北海虾、日本绒螯蟹等,贝类中的盘鲍、皱纹盘鲍、大鲍、西氏鲍、杂色鲍、蝾螺、日本东方螺、魁蚶、华贵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日本蚬、鸟蛤、文蛤、丽文蛤、凹线蛤蜊、姥蛤、西施舌等,以及白棘三列海胆、马粪海胆、虾夷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紫海胆、刺参等。同时,也选择一些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种类作为增殖对象加以开发。如北海道、青森的虾夷扇贝,秋田的日本叉牙鱼,大分的横滨黄盖鲽,山口、福冈的红鳍东方鲀,石川、福井的雪蟹,鸟取、鸟根的白扇贝,冲绳的番红砗磲等。另外,一些市、町、村和渔业协同组合也广泛进行种苗生产,前者有21处,后者有53处,主要是贝类或海胆等固定型种,但有些渔协也已开始了洄游种类的种苗生产和放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日本进行的种苗生产及采捕天然种苗培育放流种类共94种,其中鱼类39种、甲壳类18种、贝类26种、乌贼、海胆等11种。23种仅在日本国立栽培渔业中心进行,其余71种,有的国家、地方均搞,有的仅由地方独立进行。据报道,1994年日本栽培渔业对象约80种,其中放流数量在1 000万尾以上的有真鲷、牙鲆、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独角新对虾、鲍、海胆等。最近,还积极组织日本龙虾、金枪鱼等新的栽培渔业对象鱼种的苗种生产技术开发。

目前,全日本放流规模达到百万尾以上的种类有近30种。放流数量最多的是杂色蛤,年放苗200多亿,主要是采集天然繁殖场的杂色蛤稚贝苗,移植到条件适宜的海域,以解决近年适合杂色蛤繁生的浅滩越来越少而价格日趋增高之矛盾。放流数量占第二位的为虾夷扇贝,年放流达20余亿个,采用吊袋办法采集天然苗,培育到一定规格后移植繁衍。采用全人工育苗方法并进行放流的主要是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独角新对虾、斑节对虾、真鲷、牙鲆、黑鲷、花鳍海猪鱼、蛳鱼、六线鱼、凹线哈蜊、姥蛤、皱纹盘鲍、西施舌、盘鲍、太平洋牡蛎、日本东方螺、文蛤、西氏鲍、马氏珍珠贝、丽文蛤、魁蚶等。

日本对溯河性大麻哈鱼的种苗生产和放流增殖,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鲑鳟鱼人工增殖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获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种产业,在北海道和本州建立的孵化场多达200家,每年放流细 鳞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gorbuscha (Walbaum)] 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10多亿尾,近年在日本沿海渔获的鲑鳟鱼类,几乎都是通过人工种苗生产、放流而回归的个体,放流产生的成熟个体构成了该鱼在海中生殖群体的77%,一般回归率为3%左右。使沿岸渔场大麻哈鱼捕获量提高到以前的6倍,年产达10多万t。投入产出比1:30。扇贝的放流年产量已超过11万t。日本对虾的放流规模已达到3亿尾,效果越来越明显,渔获量逐年提高。一些地方,由于放流数量的增减或间断,明显地波及到当年对虾的渔获量。真鲷放流量每年达1700余万尾,神奈川、鹿儿岛等县每年放100万尾,已连续数年,使该鱼种的渔获量每年以数十吨的数量增加。三疣梭子蟹多在濑户内海为中心的海域放流后,效果明显。鲍的放流也见到效果,放流个体回捕量日渐增多,三种鲍的年放流量达2000多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