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一节 锯缘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最近更新:2023-02-12

Section 1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cs of Mud Crab,Scylla serrata (Forskal) 形态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俗青蟹或红蟳, 其头胸甲 (carapace) 背面为青绿色, 前侧缘有9个等大的三角形齿似锯齿,因而得名。头胸甲的长度为宽度的2/3,胃区及心区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区有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眼窝背面具二缝,内缝较深。螯足不对称,长节前缘具三刺,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外末缘具二钝齿,掌节在雄性成体甚壮大。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第四对的前节与指节扁平,呈桨状,善于游泳。雄性腹节呈宽三角形,雌性腹节呈宽圆形。

分布 分布于中国长江口以南沿海各地,越南、日本及琉球群岛、泰国、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洋、红海、南非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海区均有分布。

生活习性 青蟹属于广盐性 (euryhalinity) 甲壳动物,适应盐度5‰ ~ 33.2‰,最适盐度13.7‰~26.9‰。雨季盐度降低到7‰以下时,常打洞穴居,以此来度过不良的环境。青蟹属广温性 (eurythermality),最适水温18~32℃。水温低18℃时,青蟹活动时间缩短,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12℃时开始穴居。水温降至7℃时,则完全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状态。水温升到35℃则出现明显不适应,步足直立,撑起身躯,使腹部不与泥土接触或爬上滩涂。水温39℃时,其背甲便出现灰红斑点,身躯逐渐衰弱而死亡。

青蟹喜栖息在潮间带的泥滩或砂泥底滩上,夜间活动较多,白天多穴居。由于其眼睛和触角很灵敏,故夜间活动非常自如。夏天爱活动,冬天不爱活动。水温低时则多隐伏于泥中,仅露出两只眼睛。游泳时全靠游泳足运动,步行靠三对步足,但都是横行。

青蟹一生中要经过13次蜕壳 (moult),即幼体发育蜕皮6次,生长蜕壳6次和生殖蜕壳1次。水温15℃以下时不蜕壳,18℃以上开始蜕壳,水温25℃左右为蜕壳盛期。蜕壳多在清晨或夜间的大潮期进行,选择在安静、隐蔽处蜕壳。蜕壳的速度与蟹体大小和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个体小时蜕壳快,反之则慢。通常每次蜕壳需10~15min,若受惊会延长蜕壳时间,甚至蜕不出壳而死亡。蜕壳时呼吸非常急促,耗氧量高,宜在水流畅通处。刚蜕壳的蟹无游泳能力,横卧水底,2~3h后才开始恢复正常状态。刚蜕壳的青蟹体躯十分柔软,大量吸收水分,个体显著增大。附肢断后能再生,经几次蜕壳后可恢复正常。

青蟹食性 (feeding habit) 为肉食性 (carnivorous),主要食物由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类组成。徐君义(1985) 调查发现,浙江乐清湾青蟹头胸甲长28~87mm,67只胃含物种类出现频率,最高是甲壳类和双壳 类 (表14-4-1)。

表14-4-1 67只青蟹的胃含物种类出现频率

种类 项目 双壳类 螺类 方蟹类 其他甲壳类 未知种类残体
各种食物出现频率 占总只数(%) 33 49.25 25 37.0 7 10.45 41 61.19 5 7.46

青蟹的幼蟹至性成熟 (sexualmaturity) 一般为几个月。吴琴瑟 (1991) 实测了雄蟹甲壳宽7.8cm、体重100g以上便达到性成熟,有交配能力 (mating capacity)。雌蟹甲壳宽8.5cm、体重130g以上已交配过,卵巢相当饱满。生殖季节 (reproductive season) 因地而异,主要是水温起作用。在南海沿岸除了冬季少见抱卵蟹之外,其他季节均可见到,但一年四季均有卵巢成熟的雌蟹。繁殖期 (breeding period) 3~10个月,盛期4~6月。炎热季节性腺发育 (gonad development)较差。长江口南岸青蟹繁殖期5~8月。雄蟹成熟要比雌蟹早半年左右。雄蟹精巢 (spermary) 要经过增殖期 (prolferative stage)、生长期 (growth stage)、成熟期(ripe stage) 和精子形成期 (spermatogenesis stage),精巢扩大充满甲壳内。成熟的精子没有尾部,由顶部体、 核杯和辐射臂三部分组成。

青蟹交配 (mating) 在雌蟹蜕壳后约1h新壳未硬之前,当时壳软,没有抵抗能力。雄蟹把雌蟹翻过来,使之成为仰卧的姿态,随即爬上去,腹部对着雌蟹腹面,用3对步足紧抱雌蟹。雌蟹展开复节,雄蟹将交接器插入雌蟹的生殖孔 (reprodutive opening),进行射精。精子贮藏在雌蟹的纳精囊 (spermatheca) 内,待产卵时再释放精子,行受精。交配持续时间,最短9~24h,通常持续1~2d,较长的可达2~3d。正在交尾的雄蟹不易使其分开,其他雄蟹不使接近。即使交配结束之后,雄蟹仍在雌蟹附近保护,直到雌蟹完全硬化后才离开。有多次交尾现象,交配的雌雄蟹个体大小搭配,没有限制。交配后的雌蟹的特征是: 生殖孔有由输卵管的分泌物所塞住,并在头胸甲后缘与腹节交接处的中央区皮下,出现黄豆大小的乳白色圆点,此点是纳精囊 (spermatheca) 露出部分。交配时间多在大潮汛期,尤其在大潮初期为多。一般多发生在夜间,白天可继续进行,在水温18℃以上,可顺利进行交配。交配时不摄食,其后的雌蟹摄食旺盛,卵巢发育迅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经30~40d的人工养殖 (artificial culture),卵巢发育成熟,可进行产卵 (spawning)。

卵巢 (ovarian) 发育可分为六期,即未发育期 (undeveloped stage)、发育早期 (earlydeveloping stage)、发育期 (developing stage)、将成熟期 (nearly—ripe stage)、成熟期 (rige stge)、排卵期 (ovulation stage)。青蟹雌蟹正常产卵多在早上5时至8时。成熟的卵子经过输卵管 (oviduct) 从生殖孔排出,纳精囊内所贮藏的精子也同时排出,精、卵在水中相结合,完成受精。凡是受精的卵子有两层卵膜,内层为卵黄膜,外层为次级卵膜,因带有黏性,能黏附于腹肢的刚毛上。雌蟹的怀卵量 (fecundity) 与个体大小正比关系,但与环境、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每只雌蟹产卵量200万粒左右 (表14—4—2)。产卵后附着在腹节刚毛上数量的多少,与雌蟹健康状况及环境密切相关。若在水泥池产卵,健壮的雌蟹95%的卵可黏附上,一般只能 黏附上35%~50%。

表14-4-2 我国沿海青蟹雌蟹的怀卵量

产 地 个体大小 怀卵量(万粒) 资料来源
体重(g) 体长(cm)
150g以上 >8.0 200 广东省水产养殖公司(1981)
广 东 1 175 294 吴琴瑟(1990)
台 湾 236~260 170~240* 陈胜香(1977)
浙江 9.3 150~200 徐君义(1985)

* 作者按每g4万粒,换算其怀卵量。

受精卵 (fertilized egg) 的发育速度与水温高低呈正比关系,水温18~28℃胚胎要经15~25d的发育才能孵化。吴琴瑟 (1989) 发现在水温25~32℃胚胎经过11~18d的发育便孵出溞状幼体 (Zoea)。青蟹的胚胎发育分期,我国有关学者的划分方法虽然有差异,但从形态特征胚胎的描述上基本类同 (表14-4-3、 图14-4-1)。

表14-4-3 青蟹胚胎发育分期及形态特征

发育期 形 态 特 征 对应期划分
韦受庆等 (1986) 王桂忠等 (1990) 吴洪喜 (1990)
卵裂期 螺旋型卵裂,分裂球为2→256个细胞。产卵后24h胚胎趋向表面卵裂。平均卵 径291.04μm 1期 眼 点 前 期
囊胚期 分裂成256个细胞后的胚胎进入囊胚期,细胞呈椭圆形,数目已不清,形成表 面囊胚;细胞内的黄颗粒逐渐移到细胞的向心端,形成卵黄锥。细胞切线卵裂, 向内分裂卵黄细胞。留在外面的细胞成为囊胚层细胞,平均卵径291.52μm 2期
原肠期 以内陷为主、集中和外包为辅形成原肠,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形成胚区。胚 区外的细胞较大,排列疏松,称为胚外区。胚区两侧并加快分裂,突出胚面,成 为视叶。胚区后面不断加厚,形成胸腹褶。在其前外侧细胞集中,形成两个大颚。 然后在胚区周围形成背器、大触角、口道。在视叶内侧出现视叶神经节,卵径明 显增大,约308.72μm 3期
无节幼体期 受精卵6d后,一对小触角原期形成。两对触角和大颚内侧分别形成相应的神经 节。尾叉原期出现。背器释放分泌物,使胚胎与旧壳分离,胚胎缩短。无色透明 区约占卵面积的1/5左右,卵径为307.12μm 4期
五对附肢期 受精卵8d后,第一、二小颚形成,小触角伸长增大,为附肢中最长,尾叉增 长。背器逐渐缩小消失。无色透明区扩大成新月形,约占卵面积的1/4左右。卵 黄区隐约可见卵黄块,胚胎比前期伸长。卵径为311.68μm 5期
七对附肢期 产卵后12d,两对颚足出现和分化并排成指状,向前伸展分为内、外肢,大触角 成Y形。两对触角成“八”字形排列,视叶神经节,小触角神经节和大触角神经 节已合并成脑。肠开始出现。透明区约占卵面积2/5左右。卵黄块清晰可见。卵 径为319.12μm 6期
复眼色素 形成期 视叶下层细胞释放核外染色物质,形成呈弯眉状棕红色复眼色素带,并逐渐变 黑加大。胚体心跳出现,可见血液在附肢中流动,卵黄收缩呈蝶状一块。无色透 明区占1/2并进一步扩大。胚体腹部有两条明显色素带出现。卵径为339.04μm 7~8期 眼 点 期
将孵化期 心跳达到120~140次/min。复眼呈椭圆形,视叶长度达卵径一半。复眼内各单 眼分界逐渐分明,呈放射状排列。大颚和第一小颚围绕在口道周围一起构成口器, 开始启动,准备取食,前肠连口道,后肠通肛道。卵黄进一步收缩,最后卵黄基 本液化吸收完毕。当胚体发育完善后,借腹部的扭动破膜而出,成第一期溞状幼 体。卵径为365.28μm 9~10期 心 跳 期

青蟹胚胎刚孵化的幼体称为溞状幼体 (zoaea)。其溞状幼体期 (zoea stage) 经5次蜕皮分五期,然后发育成大眼幼体 (megalopa),再蜕一次皮便变成幼蟹。完成整个幼体发育共需蜕皮变态6次。黄胜南等(1965) 报道,在水温26~29℃,溞状幼体Ⅰ期发育至幼蟹要23~24d。溞状幼体Ⅰ期至溞状幼体Ⅱ期要4~5d,其他各期为3 ~4d。大眼幼体变态到幼蟹要6~7d。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发育快。笔者在水温29~32℃培育幼体,21d左右从溞状幼体Ⅰ期发育变态(metamorphosis)为幼蟹。幼体各期的形态特征见表14-4-4。溞状幼体营浮游生活,有趋光性,尤其溞状幼体Ⅰ期具有强的趋光性,随着幼体发育趋光性有所减弱。大眼幼体逐渐变成底栖生活,夜间仍有强的趋光性(phototaxis),用灯光照射水面,幼体迅速从底部游至光强之处。

第一节 锯缘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图14-4-1 锯缘青蟹胚胎发育图

1. 2细胞期 (16h) 2. 64细胞期 (28h) 3. 128细胞期 (42h) 4.囊胚期 (57h) 5.原肠期 (65h )

6.原肠期 (5d) 7.无节幼体期 (6d) 8.五对附肢期 (8d) 9. 七对附肢期 (12d)

10.复眼色素形成期 (15d) 11.准备孵化期 (20d ) 12.准备孵化期 (背面观) (20d)

表14-4-4 锯缘青蟹幼体主要特征与发育速度

阶段 幼体形态 各 期 幼 体 水温 (℃) 日数
溞 状 幼 体 身体略呈三 角形,分头胸 部和腹部。头 胸部具额棘。 背棘各一根。 侧棘一对。腹 部细长,营浮 游生活 分 期 长度(mm) 鉴别特征
体长 腹长 颚足肢羽状刚毛(根) 腹肢发育 腹眼
第一颚足 第二颚足
1.04~1.014 0.85~0.60
4 4 无柄,不能动 25.7~27.6 4~5
1.41~1.65 0.83~0.89 6 6 27.3~27.5 2~3
1.90 0.95~1.0 8 8~9 5对腹肢 出现萌芽 27.3~27.6 3~4
2.49 1.31~1.41 10~11 12~13 呈小棒状 27.6~28.2 3~4
3.32 1.82 12~13 14~15 第1~4对 双肢型,第 5对单肢型 有眼柄,能动 28.0~28.5 3~4
大 眼 幼 体 似成蟹,腹 部未收贴于 腹面,步足腹 肢各5对,背 侧棘退化,额 刺尖锐 3.55 1.53 头胸甲长2.1mm,宽1.75mm。身体背腹扁 平。复眼大,眼柄长,第一步足呈钳状,为螯 足。腹肢成为发达的游泳器 26.9~29.2 6~7
幼体发育周期 25.7~29.2 23~24

蜕壳与生长 青蟹的生长与变态发育,总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和成体的蜕壳进行的。躯体的增大和形态的改变以及断肢的再生,都要经过蜕壳才能完成。同时,青蟹的蜕壳还可去除体表上的附着物和某些病变。青蟹在水温15℃以下时不蜕壳,18℃以上开始蜕壳 (有的报道水温22℃左右),25℃左右为蜕皮盛期。因此,在广东多发生在4~5月和9~12月。蜕壳多在清晨或夜间进行。蜕壳时常要选择较安静而隐蔽的场所,如洞穴、瓦或塑料管等。蜕壳的快慢与身体大小和环境因子有密切的关系,如蟹体小蜕皮时间短,蟹体大蜕皮时间长。而且还与体质、饵料种类、质量、数量和饲养技术及生态条件有关。刚蜕壳的无游泳能力,横卧水底,2~3h后才始恢复常态。6~7h后甲壳渐变硬,3~4d则完全硬化。刚蜕壳的体质很柔软,吸收大量水分后个体增大。如蜕壳前壳宽8.8cm、壳长6.6cm,蜕壳后分别增大到11.3cm和7.8cm,增宽率达28.4%,增长率30.0%。体重由156g增加到219.5g,增重率为41%。青蟹的附肢在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断落称为自切。自切有一定的位置,常在附肢基节与座节间的关节处。经几次蜕壳,可复生新肢。

青蟹在养殖中生长速度很快。赖庆生 (1990) 报道,在上海市郊平均体重65.5g的天然蟹苗,经85d养殖,平均体重247.8g。台湾放养壳宽1.5~3cm、体重60g左右的苗,6~7个月后壳宽12cm,体重220g左右,达到商品规格。吴琴瑟 (1989) 试验的观测结果见表1445。吴琴瑟等 (1991) 测定人工池养的青蟹甲壳宽 (L) 与体重 (W) 的关系如下式: 雌蟹: W=0.207 16L3.007 1,雄蟹: W=0.211 18L3.037 09。由此公式,可计算出青蟹的肥满度,从而检查养殖措施是否得当。

表14-4-5 青蟹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养殖天数 放苗时 10 30 60 75 90 96 150 180 观测者
Ⅰ组 体重(g) 0.031 5.0 340 吴琴瑟(1989)
Ⅱ组 体重(g) 0.0182 120 177 574 吴琴瑟(1989)
Ⅲ组 体重(g) 22 37.5 163 田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