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一节 中华乌塘鳢生物学特性

2023-02-09

Section 1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 中华乌塘鳢在分类上隶属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鲈形目 (Perciformes),鰕虎 鱼亚目 (Gobioidei),塘鳢科 (Eleotridae),乌塘鳢属 (Bostrichthys)。中华乌塘鳢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太平洋中部诸岛,日本、中国、泰国、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的半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是一个广布种。我国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沿岸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中华乌塘鳢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4.6~6.6倍,为头长3.5~3.8倍。头颇宽,略平扁,颊部圆凸。头宽稍短于头长。头长为吻长3.6~4.7倍。吻宽圆,背面稍圆凸。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颇宽,平坦或稍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细长鼻管,悬垂于上唇上; 后鼻孔具粗短鼻管,紧位于眼前缘上方。口宽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或下颌稍突向前方,上颌骨颇长,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牙细小,尖锐,多行,排列呈宽牙带,无犬牙; 犁骨具小型锥状牙,排列呈半卵圆形牙丛。鳃孔大,侧位。前鳃盖骨边缘光滑,无棘。鳃盖膜发达,与峡部相连。鳃耙尖短,侧扁,内侧缘具细刺突,鳃耙3~4+10~11。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无侧线,纵列鳞120~130。背鳍2个,分离,相距颇远; 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部后上方; 第二背鳍大于第一背鳍,前方鳍条较短,其余鳍条向后依次渐增长; 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 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五鳍条的下方; 胸鳍宽圆,中侧位; 腹鳍较短,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腹鳍互相靠近,不愈合成吸盘; 尾鳍圆形。各鳍硬棘和鳍条数目: 背鳍Ⅵ,Ⅰ10~11; 臀鳍Ⅰ9~10; 胸鳍18~19; 腹鳍Ⅰ5; 尾鳍18~20。体背灰褐色,腹面浅褐色。尾鳍基底上端具一带有白边的大形黑色眼状斑。第一背鳍褐色,中央具一浅色纵带; 第二背鳍具6~7条暗褐色纵带。尾鳍具暗色横纹 (图13-8-1)。

生活习性 中华乌塘鳢随着不同的发育阶段,它的栖息习性也有所不同。刚孵出的仔鱼沉于水底,不能游动,以后的仔鱼游动能力也很弱。孵出20d的稚鱼开始从营浮游生活向底层生活过渡。孵出35d的幼鱼开始向洞穴生活过渡,一直到成鱼都营穴居生活。中华乌塘鳢对栖息的洞穴没有严格的选择,穴居时,头部朝着洞口,如发现食物,即出来摄食。饥饿时,往往出洞觅食。中华乌塘鳢是广盐性鱼类 (euryhaline fishes),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极其广泛,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均能生活,多栖息在密度为1.005~0.015的河口港湾、沿海滩涂。中华乌塘鳢仔鱼不能在淡水中存活,但鱼苗培育至全长约2cm进入幼鱼期 (young stage) 时,经淡化驯养后可以在淡水中养殖。对于养成鱼来说,密度为1.005~1.015的咸淡水更适宜,生长快,产量高。中华乌塘鳢为热带、亚热带暖水性鱼类 (warm water fishes),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能耐高温,而对低温表现敏感。春、夏季活动频繁,冬季水温突然变冷时常在洞穴中,活动减弱,摄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4℃。中华乌塘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耐低氧,在潮湿环境下离水1d也不会死亡。利用这一特性,可采用离水干运的方法运输亲鱼或成鱼 (商品鱼)。中华乌塘鳢正常生长的pH为7~9, 溶氧为2.5mg/L以上。

第一节 中华乌塘鳢生物学特性

图13-8-1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

食性 中华乌塘鳢为凶猛肉食性鱼类 (predatory fishes),自然条件下,仔稚鱼以轮虫、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食,幼鱼、成鱼则摄食小鱼虾类、蟹类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benthic invertebrate)。人工养殖条件下,刚孵出仔鱼以自身残留的卵黄为营养物质; 孵出4~5d后,发育良好的仔鱼开始摄食,以轮虫、双壳类受精卵、卤虫无节幼体为开口饵料; 孵出20d左右,进入稚鱼期 (young fish stage),可以摄食桡足类和鱼虾贝肉糜; 孵出35d左右,进入幼鱼期 (young stage),喜欢较大的食饵,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孑孓等均可摄食; 成鱼养殖阶段,饵料以小杂鱼虾、蟹、贝类等为主。张维翥 (1989) 的观察研究表明,中华乌塘鳢仔鱼摄食成功率很高,初期阶段对轮虫的摄食成功率也在30%以上。稚鱼对轮虫或卤虫的摄食成功率近100%。11mm左右的稚鱼,在投喂轮虫时,可以轻易地快速摄食,密度大时,可以一口数个连续摄食; 用卤虫无节幼体投喂时,也可以一口一个摄食,速度慢些。当用大型桡足类 (>250μm) 投喂稚鱼时,摄食成功率不高,只有30%左右。幼鱼对实验所投食物的偏好性为: 卤虫>孑孓>鱼贝肉糜>桡足类,幼鱼吞食鱼贝肉糜时,可以吞下比其口裂宽略大的肉粒。稚鱼后期和幼鱼期,在个体大小、活动能力比较悬殊的情况下,有同类相残的现象。

生长 中华乌塘鳢在不同地区、不同水域生长速度不同,在咸淡水中生长的中华乌塘鳢比在淡水或海水中生长的要快。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水域中,不同发育阶段其生长亦有差异。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中华乌塘鳢各年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生长速度见表1381。从表1381中看到,中华乌塘鳢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较快。中华乌塘鳢的体长 (L,mm) 与体重 (W,g) 呈幂函数关系,可用下列关系式表示: W=8.450 6×10-6L3.1741。中华乌塘鳢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比自然条件下的生长要快得多,在水温26.5~29.0℃、密度1.012的条件下,受精卵在4~8d孵出,初孵出仔鱼全长约4.5mm。孵出20d左右的仔鱼,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各鳍条已长齐,体表面布满星状黑色素点和荧黄色素点,体呈黄褐色,从而进入稚鱼期,全长10mm左右。孵出35d左右的稚鱼,各鳍基本发育完善,体色和体形与成鱼相同,鳞被、尾斑等出现,此时进入幼鱼期,全长约20mm。在广东、广西放养当年30~40mm的鱼苗,养殖1周年平均体重可达100g。

表13-8-1 中华乌塘鳢的生长速度

年龄 平均体长(mm) 相对增长率(%) 生长指标 平均体重(g) 相对增长率(%)
1 2 3 4 83.5 137.0 172.7 201.3 64.1 26.1 16.6 41.3 31.7 26.5 10.6 51.2 106.8 173.6 383.0 108.6 62.5

繁殖习性 中华乌塘鳢为雌雄异体 (gonochoris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雌鱼性成熟的生物学最小型为体长8.5cm,体重25g。中华乌塘鳢的繁殖季节很长,在广东、广西从初春到秋末均可见到性成熟的雌鱼,每年5~6月和9~10月处于繁殖高峰期。中华乌塘鳢的怀卵量随着亲鱼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是1.5万~2万粒,多的达3万粒。怀卵量 (R,千粒) 与体长 (L,cm)、体重 (W,g) 的回归方程为:R=18.828+2.433L R=7.4696+0.143 3W。中华乌塘鳢的成熟卵子为黏性卵,无油球。卵膜较厚,不透明,卵黄周隙狭。肉眼看呈浅橙黄色,卵径大小随亲鱼(brood stock)大小而稍有差异,直径约为0.92~1.03mm。中华乌塘鳢繁殖季节具有雌雄配对现象,即一个洞里只有一雌一雄两尾鱼,未发现集群行为。繁殖时雌雄鱼同时成熟,雌鱼在洞内产卵,卵子排出后遇水即黏附于洞壁,同时雄鱼射精。卵子受精后开始吸水膨胀,3h后达到最大,卵径为3.35mm×1.15mm。受精卵呈长瓜形,附着端直径小,有许多絮状附着丝,游离端较大而圆,游离部分与附着部分有卵柄连接。雌雄亲鱼具有护卵行为。在自然环境中,其生活的洞壁,由于鱼体表黏液附着其上面而非常光滑。此外,这些黏液有澄清水质的作用,即使洞外水质浑浊,洞内的水质仍然澄清,这为其生活及后代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