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六节 移植增殖技术

2023-02-09

Section 6 The Technique of Transplantation Enhancement所谓移植,就是向条件与原来生境差别不大的地区或水域迁移物种的过程,是把生物移到原来没有分布但能生活的地区,让生物自行在新的地方繁殖生存。但在移植引种时,往往包含着驯化的内涵。因为移植环境不可能与原生存环境完全一致。所谓驯化,指的是对引种个体及其后代以其自身有限的遗传基础或加以人为因素促其适应新的环境,是人们改变生物的习性,使它能在原来不能繁殖生存的地方繁殖生存。移植放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生物自身的内在特性 (生物适应性) 和移植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 (环境可容性)。移植个体被迫切断与原来海域环境的联系,重新建立与移植海域环境的联系。温度、盐度、光、底质、溶解氧、pH、水流、透明度、岸线等是影响移植放流成败与否的主要非生物学因子,饵料、捕食动物、竞争种类和病原、寄生虫是影响移植对象成活及种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生物学因子,任何一个因子的负作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移植放流工作的失败,甚至会走到反面。在新环境中,新种群的适应与变异有三种情况: 一是可能提高生理学强度,如增加呼吸频率、加快饵料消化吸收; 二是未呈现形态生理学变化,种群按原样形成; 三是降低了移植对象生理学过程的强度,降低了生长发育速度。在自然界,适应变化主要表现为量变。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往往是生理学过程进行速度和体长、体重等个体形态学指标发生变化,适应性突出反映在移植对象的形状、数量性状和生理特性等方面。

判断移植放流的成败利弊的先期工作有: 地理学方面,依据移植水域与原产地水域所处气候带,两者物理学特性 (主要是水温) 比较。生物学方面,移植海域是否具有适于移植对象各生长阶段的剩余饵料资源,拥有相近的种,可能的竞争和敌害种,查明生物学环境因子。生态学方面,分析移植种的生态系要求与移植海域理化环境条件的吻合程度,特别注意移植对象在其生命临界期 (越冬、度夏、繁殖、幼体发育等) 要求是否满足。经济学方面,预测引种的经济学效益,包括渔业价值、饵料价值、种群数量动态,可能渔场和可 行渔法等。

象山港的中国对虾移植是在北虾南移、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为谨慎起见,整个试验过程分为四步: 一、1979—1981年的前期准备及论证阶段; 二、1982—1985年的可行性试验阶段; 三、1986—1990年的生产性试验阶段; 四、1991年以后的生产性试验继续和深化阶段。放流的前期工作包括探究环境对移植的中国对虾的可容性,查明移植的中国对虾在新环境的适应性,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认为: 海水混浊,盐度较低,历来无自然分布是可能导致中国对虾移植失败的三个关键制约因子,但被逐一排除,且得出在黄渤海区固有的越冬、生殖两个洄游并不是生活史中所必需。1986—1992年的7年中,共向港内放流3cm的中间培育苗103 201.7万尾,回捕对虾2 817.86t,回捕率9.13%,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调查表明: 移植放流虾群具独特的生长、分布、洄游规律,生长迅速,并在海区自然繁殖,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地方种群,对原有生态系不产生不利作用,移植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