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增殖渔业的必然性

最近更新:2023-03-19

海洋增殖渔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是基于下述原因:

首先,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等原因,人均占有耕地日益减少,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日益增多。人口急剧增长和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等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生存的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把鱼类 (包括无脊椎动物在内的水产品)、肉类和豆类列为人类的三大蛋白供应源。而占71%地球表面的海洋,目前只为人类提供1%的食品,6%的蛋白质,这与偌大海洋的作用与地位极不相称。许多学者认为,渔牧业的发展已落后了一个相当的历史时代! 更为严峻的是,粮食问题已和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三大全球性问题交织一起,相互作用,而海洋生物作为 “优质粮食” 正被开发利用。此外,水产食品的强身、健美、长智作用又为众所公认,海洋食物既能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又能使人们强健身体。所以,人们把开发的注意力很自然地由陆地转向海洋,改传统的海洋渔业,寄希望于 “蓝色革命”。

再其次,从渔业本身来看,长期来一直从事的是 “捕捞业”,即无限地夸大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性,认为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加上海洋渔业资源的游动性、公有性,促使实行无节制的捕捞,再加之环境污染、生境破坏等原因,使海洋渔业面临严峻的考验,海洋渔业资源不足现已成为全球性严重的生态问题。

据报道,全世界17个大渔场,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占9个,急剧下降的4个。统计表明,从1950—1989年的40年中,海洋渔业捕捞量每年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1989年世界总渔获量达到10023万t,其中海洋渔获量 (包括养殖) 为8650万t,被认为是难以维持的极限。事实也表明,此后数年渔获量均低于此数。1993年总渔获量9090万t,海洋渔获量比1989年减少5%。目前世界上船舶总数的41%是渔轮,渔船和渔具吨位已达到2300万t,捕捞能力两倍于全世界主要鱼类资源所能维持的水平。在捕捞的鱼类中有60%的鱼种被FAO列为 “已达捕捞极限”、“过度捕捞”或“已耗竭”。1983年以来,5种经济价值低下的鱼在渔获量中充任主角,其中只有一种可供人类食用。大西洋鳕 (Gadus morhua Linnaeus)、红色无须鳕、青鳕[Pollachius pollachius(Linnaeus)]、黑线鳕[Melanogrammus aeglefinus (Linnaeus)]、青甘金枪鱼[Thunnus tonggol (Bleeker)]、印度洋虾等珍贵鱼种已捕捞殆尽。美国海域43%鱼类资源捕捞过度,近海已濒临无鱼可捕的境地,除阿拉斯加外,主要商业渔业大多处于困境之中。部分欧洲水域捕捞过度的鱼类达65%。而20世纪80年代,中上层鱼 (包括金枪鱼)、头足类及贝类的产量持续增长。秘鲁鳀、南美沙丁鱼、日本 沙丁鱼、 狭鳕、 智利竹䇲鱼等中上层鱼也增产, 但只能用来做鱼粉, 所以世界鱼粉产量 (折合鲜重) 1969~1971年平均1970万t,1989~1991年则增至平均2780万t。总的来说,渔获物中仅有2/3被人类直接食用,20%的渔获物在渔船上被丢弃。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渔产量空前下降,均在1 000万t以下,1993年产量998万t,其中远洋渔业减产最甚,金枪鱼连续3年捕捞量下降,降幅10%,阿拉斯加狭鳕减幅也达1/3。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也是忧患重重。渤海渔业的三大支柱中国对虾、中国毛虾和鲅鱼已受到严重威胁,优质鱼的比例日渐下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小黄鱼、带鱼、对虾等优质鱼占总捕捞量的60%~70%,至20世纪90年代初,黄鲫、小黄鱼幼鱼等小型低质鱼类占60%,小黄鱼、带鱼几乎绝迹,鲅、鲳岌岌可危,对虾产量锐减。东海区的渔业资源密度逐年下降,目前的资源密度仅为50年代的43%。在产量高的25个种类中,充分利用、过度利用的占18种。

逆境反思,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实践,并在家禽家畜的生产变迁和内陆水域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启示,总结出由狩猎渔业向放牧渔业方向发展这样一条必由之路,改掠夺式的捕捞业为培育、增殖而后捕捞的增殖渔业。农牧业如此,淡水渔业亦如此,海洋渔业也必将如此,这是解决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根本措施。人们对增殖渔业必要性的认识过程,是随着渔业资源和捕捞能力的矛盾加剧而日益增强的。第一阶段是当捕捞能力小于各种类资源的再生能力时,捕捞产量随着捕捞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造成“资源无限” 的错觉; 第二阶段是当捕捞能力超过某些种类的再生能力时,产量增长受限,出现了某些种类资源量衰退,另一些种类的资源量上升的更替现象,此时,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资源替代论”、“此消彼长论” 等理论产生。但应该说,目前出现的海洋渔业资源的此消彼长,不是正常的发展规律,应看成是人类不正常干预,例如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改变等所造成的,是海洋生物种间结构和自身生物学性状的被动适应。这种变化,造成了高值优质向低值劣质的转化,主要是食物链级次低、生命周期短、繁殖力高、生长快的种类。这种转变又是不可逆的。根据目前捕捞强度,决不可能由低值劣质转化为高值优质,同时,高值优质鱼本身也出现了个体趋小、成熟期提前等不良性状。然而,这一认识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三阶段,当捕捞能力大大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时,资源将可能在短时间内被一捕而光,此时,人们对增殖渔业的必要性将有足够的认识,希望在控制捕捞能力的同时增殖资源,以形成资源总量增加情况下的新的生态平衡,这样的积极做法,不是单纯控制捕捞能力以保持生态平衡的消极做法。

增殖渔业最终目的乃是渔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研究了与可持续渔业有关的若干管理问题,诸如减少过度捕捞和控制捕捞能力、减少兼捕渔获物和丢弃渔获物、减少水域环境恶化,产生了负责任渔业的概念,制定和通过了不少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国际协定和协议,其中有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行动计划》、《二十一世纪议程》,1995年3月通过的 《关于世界渔业的罗马共识》,1995年10月通过的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京都宣言》,1995年12月通过的 《关于渔业对粮食安全作出可持续贡献的行动计划》,1995年8月通过的 《养 护和管理跨界鱼类资源和高度洄游鱼类资源的协定》 以及1992年墨西哥坎昆负责任捕捞会议和1996年4月第95届国际议员会议中通过的关于渔业问题的决议等。

各国政府也相继纷纷采取行动,如在减少过度捕捞和控制捕捞能力问题上,一些国家通过确立捕捞权或采取新的管理措施来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美国、日本等国对其渔业部门进行改革,在其国家管理的水域实行全面而有效的渔业养护和管理措施。FAO1995年关 于渔业对粮食安全作出可持续贡献的一份报告中估计: 2010年世界食用水产品需求为1.1~1.2亿t (活重),如果继续采取现行的捕捞制度 (即有的鱼类资源捕捞过度,而有的利用不足,并且不考虑因减少丢弃物增加的供应量),世界捕捞渔业的潜在捕捞量为8 500~9 000万t,如果所有海洋的捕捞业管理制度均得到改进,则潜在捕捞量为1~1.05亿t。在增加的潜在产量中,1 000万t来自重建资源 (包括增殖措施),其余部分来自减少捕捞后损失和丢弃量,水产养殖产量 (不包括水生植物) 到2010年可达到3 000万t。可见水产增养殖业在未来渔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