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二节 文蛤的增养殖

最近更新:2023-03-10

Section 2 The Multiplication and Culture of 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文蛤的苗种生产 目前文蛤增养殖生产的苗源全靠自然海区。文蛤苗种生产有采捕自然苗 (naturalseed)、半人工采苗 (semiartifical collection) 和人工育苗 (artificial nursing) 三种方法,人工育苗仍处于中试 阶段。

采捕自然苗 天然文蛤附苗场地大多数分布于文蛤喜栖息的河流海口附近的沙滩、三角洲或潮水能涨到的浅海沙洲等地方。良好的自然附苗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滩面平坦、松软、含沙率不低于70%; 退潮干露时间5~9h的高潮区下部或中潮区上、中部; 潮流畅通、较缓,饵料生物丰富; 水域环境优良、敌害生物少的沙滩。苗种采集的规格、方法和时间各地不一样,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台湾省将小型幼苗采捕后,经过苗种育成,再采捕放养。通常于9月至翌年5月在苗区用筛子筛取0.5mm左右的幼苗连同部分砂粒,放养在水深0.3~0.6m的池塘中培育,底质以砂质土壤为佳。视池内水的肥瘦情况考虑施肥与否。海水盐度保持在15‰~30‰,池水以略带硅藻褐色但澄清者为好。投放量一般每公顷3 000万~4 500万粒。养殖过程中注意防除敌害生物,经过几个月的养殖,待幼苗长至每千克800粒左右时,再用纱笼制的筛子筛出,供养殖成贝之用。②江苏等省的采苗,大多是采捕较大的文蛤苗种直接放养,不经过苗种培育阶段,采苗在潮水刚退出滩面时进行。采苗时数人或十余人平列一排,双脚不断地在滩面踩踏,边踩边后退,贝苗受到踩压后露出滩面即可拾取。也有用铁刨儿插入滩面一定深度后逐渐向后拖,贝苗被翻出后,用三齿钩挑进网袋。大风后贝苗往往被打成堆,此时,用双手捧取贝苗装入网袋即可。采苗时应避免贝壳损伤,防止烈日曝晒,采集好的贝苗应及时投放到养殖场。较远距离运输苗种,最好选择在气温15℃以下时进行,以避免或减少运输途中的损伤,影响苗种的存活率。

半人工采苗 这是根据文蛤的生活史 (life history) 和生活习性 (life habit),在繁殖季节里,利用人工平整滩涂和撒砂等方法,改良滩涂底质,供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文蛤的苗种。根据1985年莱州市水产局与中国海洋大学在土山的试验,在泥占3.88%、粉砂占31.82%、砂占64.3%的中潮区上部,采用撒三种规格的砂子 (细砂粒径为0.1~0.4mm,中砂粒径为0.4~0.7mm,粗砂粒径为0.7~1.2mm),分三个不同时期 (文蛤精卵排放后第5、6和7天) 投放,即7月20日文蛤排放精卵,7月25日、26日和27日三个时间布置场地。采苗结果表明,自然平均附苗量为133.3个/m2。正交试验中从砂子规格上看,撒细砂平均采苗量为466.5个/m2,是自然滩的3.5倍。中砂和粗砂平均采苗量为333.3个/m2,是自然滩的2.5倍。6d的附苗量为477.6个/m2,是自然滩的3.58倍。7d的附苗量为255.5个/m2,是自然滩的2.66倍。试验证明细砂的附苗量较多,从采苗时间上看,文蛤排放精卵后第6d整滩撒砂为宜。山东潍坊市水产 研究所利用 “缓流法”进行文蛤半人工采苗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文蛤人工育苗 亲贝的选择和运输,目前文蛤人工育苗所用的亲贝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文蛤自然繁殖季节前到海区选择壳表新鲜无损、活力强、性腺发育较好的三龄文蛤。亲贝运输最好在夜间进行,途中不要淋雨,不要碰到油渍,避免暴晒和碰撞。亲贝准备的数量约为用量的1倍,每茬每立方米的育苗水体需要雌亲贝10枚,雌雄比例一般为1:1。亲贝强化促熟培养管理要求是: 海水盐度20‰~25‰,pH8.3,溶解氧不低于6.8mg/L,温度控制在26℃左右。每天彻底换水一次,并冲洗底质。换水后投喂饵料,饵料生物量不低于50万个藻细胞/ml水体,饵料生物最好是海区的 “油泥” 或人工培养的底栖硅藻。亲贝需连续充气培养,定期观察亲贝性腺发育情况,掌握好育苗的时机。亲贝 (brood stock) 性腺发育情况检查方法: ①肉眼观察法。解剖后肉眼可见发育好的亲贝性腺饱满,覆盖整个内脏团表面,雌体性腺呈乳白色,雄性呈奶黄色。用解剖刀挑出一点腺体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上两滴海水,雌性遇水后即散开,呈均匀微粒,雄性呈烟雾状。②镜检。按上述做好的载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熟的卵子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78μm,卵黄物质充实,精子游动活泼。

文蛤人工育苗的第一步就是怎样获得大量的成熟卵。获卵的诱导方法较多,有机械振荡、流水刺激、阴干、阳光曝晒、升温或降温、电流刺激、改变盐度和光照、改变pH,紫外线照射、注射化学药品以及精液诱导等。通过多年的试验比较,文蛤人工诱导的最佳方法为: 阴干 (3~10h)、流水刺激 (3~5h)、加氨海水浸泡 (0.015%~0.031%),亲贝卵的排放率可达到50%以上。通过人工诱导获得的受精卵都要经过多次清洗,去除多余的精液和沉淀较慢或破碎的卵等,选留沉淀较快的卵进行孵化。受精卵 (fertilized ovum) 在水温24℃、盐度25‰、pH8.1的环境条件下,经12h的静水孵化进入原肠期 (gastrula stage),逐渐上浮水中,要及时吸取上浮早并且发育较为一致的幼体稀释后继续培育。当胚胎发育到D形幼虫阶段时,选留浮游活泼、壳缘圆滑、铰合部平直、生长一致的幼虫,按一定的密度移入幼虫培养池进行培育。幼虫培育阶段要观察幼虫的浮游、摄食和生长情况,发现异常 (如沉底等) 情况及时分析解决,没有培育前途的幼虫一律弃去。经过选留的D形幼虫,移入培育池 (nursery tank) 培育,培育密度一般控制在5~7个/ml,出苗率可达70%。幼虫培育用水一般都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沉淀过的海水的最低溶解氧达0.225mg/L。故沉淀水应先冲气,待溶解氧升高后再用。采取连续充气,既达到了增氧的目的,又搅动了水体,有利于幼虫的发育和生长。当D形幼虫 (straight hinged larva) 消化道形成后,应在换水后及时投喂饵料。前期投喂量控制在20万个藻细胞以下/ml水体,后期应增加到50万个藻细胞左右/ml水体。敌害生物 (pest organism) 的防除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的原则。培育用水需经沉淀、过滤或用 (5~10) ×10-6浓度的漂白粉处理。幼虫培育阶段适量使用土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有利于抑制细菌的大量繁殖。幼虫进入变态期应及时移入幼苗培育池(nursery tank) 继续培育。当幼虫壳长到150μm左右时,要注意幼虫是否已形成初生的棒状足; 发现幼虫面盘萎缩或消失,初生足已形成,及时将其移入幼苗培育池继续培育。

文蛤同其他双壳类 (bivalve) 一样,进入即将附着变态时也出现眼点。但文蛤幼虫眼点不太明显,很容易忽略而影响及时投放附着基。即将附着变态的文蛤幼虫匍匐爬行,足伸缩频繁,活动积极,足做掘沙状动作。此时应及时投放附着基,以满足幼虫附着的要求。投放附着基的时间最好掌握在卵受精后第7d投砂,厚度以0.5cm左右为宜。泥沙取自中、高潮区,经水洗,用120目筛绢分析筛筛选,经高温煮沸杀菌处理,除去一切生物及有机污物。据日本报道,壳长170~200μm的幼虫,变态后的稚贝需用足丝附着在砂粒上。如果池中无适宜的附着基,稚贝足丝相互黏连成团,影响稚贝的呼吸、摄食和活动,不久造成稚贝大量死亡。文蛤幼虫进行底栖后,死亡率很高。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 加大换水量, 流水或充气培养; 投喂混合适口饵料; 尽力降低水温; 保持适宜密度 (稚贝50万个左右/m2); 清洗基质、 倒池也很重要。

文蛤幼苗生活环境 文蛤幼苗的存活与温度密切相关。虽然壳长0.22cm的幼苗在29.2~32.3℃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存活率 (survival rate)。但当温度高于上述范围时,文蛤幼苗的存活率就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水温升至40.5℃,文蛤幼苗在40h内全部死亡; 高达42.4℃幼苗在8h内全部死亡。试验表明,文蛤幼苗存活的温度上限在32.4℃上下。文蛤幼苗适宜的存活底质含沙率在75%以上,以全砂质为最佳。平均壳长0.15cm的幼苗,在不同粒级的砂底质中培育18d的存活率都在79%以上; 含砂75%时,幼苗的存活率也 达70%以上; 全泥底质的存活率只有33%。

文蛤幼苗对饵料种类的要求并不严格。扁藻(Platymonas sp.)、牟勒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Lemm.)、异胶藻 (Helerogloea sp.) 等几种藻类。基本上能适应夏、秋季较高的温度,培养也较为方便。都适于作为文蛤幼苗培育用饵料。此外,保持藻类饵料的新鲜十分重要,是培苗成败的关键之一。文蛤幼苗对低盐度海水的适应性强。壳长0.13~0.19cm的幼苗,在2‰~5‰的低盐度海水中培养5~12d,其存活率达95%以上,且能继续生长。幼苗存活的海水盐度下限约为1‰~2‰之间。试验还表明,幼苗对淡水的忍耐力却很弱,平均壳长0.15cm的文蛤苗,在淡水中浸泡2h后的存活率只有40%。文蛤幼苗露空阴干的适应能力很弱。平均壳长0.19cm的文蛤幼苗,在自然气温26.5℃条件下,露空阴干4h的存活率为90%,8h为20%,12h为10%,至16h即全部死亡。文蛤幼苗由于个体小、壳薄、耐干性差,运输时间必须很短,而且注意不能过分挤压。因此,运输日期应根据当时气温高低,在耐干允许范围内运到。切忌带水运,尤其是夏季,以防水质恶化,造成大量死亡。

海区文蛤养殖 海区文蛤养殖有海区文蛤护养和海区文蛤围网精养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养殖方式都必 须做到以下几点:

文蛤喜底栖在潮流畅通的中潮区或低潮区。为便于管理,海区文蛤养殖场地一般设在中潮区下部至低潮区中部比较适宜,这主要有三方面优点: 一是这一区域潮流畅通,饵料生物丰富; 二是采捕时间长,便于作业; 三是夏秋季节退潮露滩时间适中。如设在低潮区下部,虽然文蛤的摄食时间长,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夏秋季节不会遭到曝晒而死亡,但退潮露滩时间短,不便于生产管理和采捕收获。文蛤养殖场地的底质含沙量一般要在70%以上,滩涂平坦、稳定,不板结。文蛤喜底栖在河口附近或常有淡水灌入的港槽两侧。因此,文蛤对盐度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在盐度15‰~30‰的海水中都能生活,比较适宜的盐度为25‰左右。采用人工文蛤标志放流法 (tagging method)。在选用的文蛤苗种壳面上,用油漆做上不同颜色的标记,分别投放在不同的海区和不同的潮位,跟踪观察文蛤的生长速度、移动范围和存活率,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养殖场地。较为理想的文蛤养殖场地是文蛤移动范围小、生长速度快、能平安度过高温季节。

文蛤养殖所选用的苗种以壳长2.5~3cm为宜。采捕文蛤苗种时尽量避免使用拖刨,严禁使用拍板,以防文蛤苗种遭受损伤而影响养殖效果。运输文蛤苗种时应注意轻装轻放,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最好当日采捕当日播放。播放密度 (planting density) 原则上掌握密而不挤,疏而不空,一般每公顷播放3 000~4 500kg 为宜。

苗种播放后,日常管理在 “三防” (防逃、防灾、防敌害) 上要狠下功夫。文蛤具有迁移的习性,有些地方俗称“跑流”,迁移的时间多发生在晚春和秋末。晚春的迁移是由潮下带向潮间带,秋末的迁移是由潮间带向潮下带。海区文蛤养殖时,应在养殖地的周围插杆拦网,网高70cm,地埋30cm,网目视苗种大小而定,以不跑苗为准。台风季节拦网内的文蛤容易堆积,应及时疏散,避免堆积而死亡。对养殖场内的敌害生物,如鱼类、蟹类、螺类等要经常捕杀和拾除。若局部发生死亡,应及时捡除死壳,并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严防传染病的扩散而造成大的损失。

初春投放3cm体长的文蛤苗种,长到冬季就可捕捞上市。活文蛤出口一般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到翌年的5月份结束,因此收获文蛤的时间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文蛤生长状况来决定,进行有计划的适时采捕,达到出口规格 (壳长4cm以上)。采捕时可捕大留小,也可一次性采捕干净。采捕工具可用铁钯和小铁锹等,收获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脚踩取蛤: 潮间带退潮后,在有贝潜居的地方,可用双脚踩,待贝露出滩面后拾取。②石滚压蛤; 退潮后,一人拉着石滚在滩面上走,文蛤受压后向滩面喷水,另一人在喷水处挖取。③锄扒取蛤: 养殖密度较大的场地,可用锄头扒砂取蛤。④打桩采捕: 可在低潮区每隔1.5m打上一根直径4~5cm、长65~70cm的木桩,经过一个时期后文蛤集中到木桩周围约30cm左右的半径内,再用人工采挖,这样采捕较为方便,采捕效率可提高几倍。

池塘文蛤养殖 文蛤养殖池的结构主要以能提供文蛤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为原则。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既便于换水,又可增加文蛤潜居的有效面积,池子大小以2 000~6 000m2为宜,进排水方便,池深1.5~2.0m,有环沟的池底优于平底池底。自然海区中文蛤多潜居在较为平坦而松软的沙质滩涂里,含沙量以75%以上为宜。文蛤养殖池如底质含沙量偏低,可适当加入建筑用的细沙使达规定的含沙量,以利文蛤的生长。苗种投放前应对池底质进行认真处理,方法是: 清池 (旧池要去污),翻耕20~30cm深,经消毒后碾碎、耙平,使底质松软便于文蛤潜居。清池消毒常用的药品有鱼藤精、漂白粉和生石灰等。池底质处理好后要及时进水,放进的海水需用60~8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水深以20~30cm为宜。进水后施肥肥水,常用的肥料有鸡粪、牛粪和无机肥等,基肥要追足。池塘养殖所用文蛤苗种以壳长3cm为宜,播放密度3 750~7 500kg/hm2,并做到均匀播放。

水温 文蛤的生长存活与水温密切相关,文蛤在10~30℃内均能生长。最适水温25~27℃,高温季节可通过提高养殖池的水位来维持下层水温的稳定。文蛤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较广,在15‰~28‰的盐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活。盐度略低于6‰时,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死亡,但对文蛤的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大暴雨前可通过提高池内水位来稳定养殖池下层海水的盐度,暴雨过后应及时排掉上层低盐度海水,防止池内海水盐度急剧下降影响文蛤的正常生长及引起死亡。文蛤对饵料种类无选择性,但其摄食量与饵料的数量和饵料颗粒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文蛤养殖前期应做好肥水工作,池中海水不能清瘦。养殖后期必须把水中单细胞藻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池中的海水要鲜而爽。收获时排清池水、采用铁钯、小铁锹进行人工翻土、 手拾、叉拾即可。

池塘养殖的文蛤贝壳表面呈黑色,这是长期不干露引起的,不影响软体部分的质量。日本不少客商对这种壳色的文蛤很感兴趣,把它作为食肉率高的标志 (一般池塘养殖的文蛤比自然海区的文蛤含肉量高5%~13.6%),因此对池塘养殖文蛤的壳色可不作处理。如需脱色后销售,可在采捕后冲洗干净再经阴干2d,黑色即可脱去。也可选用无毒无异味的氧化剂进行快速脱色。

文蛤的死亡及预防 死亡症状,一般先钻出滩面,俗称“浮头”,闭壳肌松弛,出水管喷水无力,贝壳光泽淡化,肉质部由乳白色转为粉红色乃至黑色,两壳张开而死亡。从少量“浮头”到出现大批死亡只需要3~4d时间,死亡后滩面上呈现一片死蛤,散发出极难闻的臭味,污染海区,使底质变黑。在文蛤养殖过程中文蛤常常发生大批死亡。文蛤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季节性: 以江苏省为例,文 蛤死亡大都发生在高温季节8~9月份,此时文蛤产卵排精后,体质虚弱,又处于雨水较多、海水盐度较低、 滩温过高的季节。区域性:潮区较高、底质较硬、含泥量较大的地区最易死亡。特别是小潮汛期的高潮区滩 涂,干露时间过长。流行性死亡的文蛤软体部很快腐烂、污染滩涂。根据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的研究,从患病文蛤内脏块中已检查出溶藻弧菌 (Vibrio alginolyticus Sakazaki)、弗尼斯弧菌 (Vibrio furmssi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 ticus Sakazaki et al.)、腐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refacions Long et Hammer) 四种微生物,其中弗尼斯弧菌毒性最强。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文蛤死亡从潮区较高滩涂蔓延到低潮区甚至潮下带,造成整个海区文蛤发生大批死亡。

预防方法 ①移植疏散。将潮区较高的文蛤移到低潮区或浅海辐射沙洲养殖,这不仅让出采苗区而且更 重要的是避免了文蛤产卵后因盐度降低、滩温过高、密度过大造成的死亡。②与对虾混养。在对虾养成池中,利用文蛤与对虾混养,既能有效地预防文蛤死亡,又有利于文蛤生长,同时也可净化虾池水质,促进对 虾生长。③池塘暂养。利用池塘暂养方式来预防高温期文蛤的死亡。④改进养殖技术。掌握合理放养密度,采捕与放养间隔时间不宜过长,打堆的文蛤要及时疏散,滩涂上“浮头”和死亡的文蛤要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