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三节 放流技术

2023-02-09

Section 3 Techniques of Releasing Seeds放流场的改造 根据鲍的穴居与以海藻为食的习性,在海底设置人造鲍礁与形成海底藻林,给鲍增加更多保护性的隐蔽场所和提供丰富的饵料,这对于提高幼鲍放流成活率与加快鲍的生长是十分必要的。早期,日本各地曾设计出各种形式的人造礁,如“N”形礁、侧“王”字礁、侧 “工”字型礁以及M、L、U、Z字型等,都各有其特点,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N”字礁在投礁后进行效果检查,发现凡是在投放时与海底礁石之间形成30°角的,其潜伏鲍的数量最多 (表1521),而60°与90°的均不及30°的1/2(全渔连,1976)。

表15-2-1 人工礁的角度与鲍苗附着的数量关系

  1 2 3 4 5 6 7 共 计  
30° 37 4 1 1     1 44  
60° 14 4 1         19  
90° 20 1           21  
共计 71 9 2 1     1 84  

放流鲍苗的生存主要威胁来自肉食性动物,个体越小,受害越严重。鲍苗会寻找石缝躲藏来保护自己,至于什么样的石缝最适合,在通过试验后才有所了解。井上 (1972b) 在浅海底部堆设10、20、……70cm不同直径的岩石,然后投放壳长2~13mm的幼苗。结果表明,以直径20cm的岩石被利用的最多。接着又以各种不同大小的石块摆在水槽中,在石缝间造成0.5、1.0、1.5……9.0cm不同梯度的空隙,记录了幼鲍在白天的隐藏的情况。结果以1.5~3.0cm间隙的石缝附着率最高。门间 (1980) 试验用三角铁架铺设于海底,在框架内填上小石块,放流壳长20mm的幼鲍,约1年后其存活率为30%。一般说,在自然海区放流同样大小的鲍苗,其存活率仅10%,这比自然海区提高了2倍。因此,有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就可以使放流苗的规格降低些。由此可见,创造适合于幼鲍栖息的场所,是建设放流场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也有海区在投入了各种渔礁后,反而成为敌害海星类的栖息场所,鲍反而完全没有在此定居的情况 (中村,1976)。

放流场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向天然饵料不足的增殖区人工移植海藻,造成海底藻林。依据海区的生态条件,选择适宜于在该海区生活、生长与繁殖的海藻。在进行移植之前,对其海底岩礁要加以清理,除去生长不良的海藻种类,给移植海藻提供孢子附着的基质,并在海藻繁殖期人工刺激,使其集中大量放散孢子。日本东北区水产研究所海中造林研究组,在宫城县江之岛设计了一种装置,在海底投入大块石砣,在两石砣之间连上长绳,在绳上绑着若干塑料浮子和许多海带。当海带生长多时,由于其重量超越浮力时就部分下沉海底,供做饵料; 但当海带被大量啮食时,重量减轻了又可漂浮而离底,继续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鲍和海胆的投饵效果很好 (菊地,1976)。

苗种的规格与放流的效果 放流时苗种大小对增殖效果的影响,比起其他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井上(1972a) 在神奈川试验,不同壳长的3种鲍苗,放流1年后壳长20mm的存活率低于10%,壳长25mm的25%~30%,壳长30mm的30%~60%,长40mm以上的70%~80%,其存活率趋于稳定。上述结果仅是1年的存活率,鲍从放流至收捕,通常要经3~4年或更长时间。本间等 (1978) 在山形县用皱纹盘鲍标志放流试验,壳长15mm左右,4年后的存活率3%; 放流壳长20mm的,存活率增加至18%; 当壳长为40mm以上时,存活率可保持在70%~80%。浮与菊地 (1984) 在北海道放流皱纹盘鲍,平均壳长24.8(8~50)mm,放流后第1年生长至22~58mm; 第2年达44~76mm; 第3.5年可长到70~90mm。低的存活率是在放流时小于18mm的个体,仅5%~7%。此外,尚有许多报道大体一致,即放流时鲍个体越大,其存活率也越高,至壳长达40mm以上时,基本上保持稳定。但是,从鲍的生长速度与育苗技术的水平看,培育大规格的苗种周期较长,大多数育苗场人工培育的1龄鲍大都可达到25mm以上。因而,在日本放流鲍苗的规格强调使用25~40mm,以保持有高的存活率与适当的成本与周期。若能采用前述小缝隙人造礁,小规格个体的存活率可以被提高,放流的个体还可适当地小些。

我国广东省汕尾遮浪于1977年起连续3年进行了放流增殖试验与观察。向海区投设了大量的石块作为人造礁,并堆砌成各种形状大小的隙缝,面积0.67km2。至1979与1980年两次对造礁区海底进行观察,均发现有少量的鲍栖息。局部调查每1m2均有2~3枚鲍,且在投入的石礁上马尾藻 (sargassum sp.) 生长相当茂盛。因此,可以认为,经过1年培育,壳长2.5~3.0cm的幼鲍作为增殖投放是合适的; 根据当地杂色鲍生长的情况,采捕规格定在6cm以上是恰当的 (杨瑞琼等,1985)。

近几年在我国北方一些海区亦进行了皱纹盘鲍的增殖放流试验,效果良好,并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放流大多用壳长20~30mm的苗。所获资料表明,存活率多较日本所报道的高,是否由于捕食动物危害程度 不同造成的差别尚不能确定 (表15-2-2)。

表15—2—2 皱纹盘鲍放流后的存活率与生长

放流规格(mm) 检查时间(年) 存活率(%) 平均年增长(mm) 作 者
27 30 22 10~37(19.3) 1 1 3 3 26.4 48.5~50.5 46.9 31.6 17.7 22 18.5 19±6 韩成格等(1989) 张起信等(1994) 刘永峰等(1995) 高绪生等(1996)

放流的水深 放流的水深对幼鲍的存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井上 (1972b) 报道将壳长3cm左右的幼鲍,分别标志放流到最大干潮线下0.5、1.0与2m的放流场内。1年后检查其存活率与2年后的生长率。结果表明在上述水深范围内,水越深其存活率越高,而生长率却相反,但差别不像存活率那么显著 (表1523)。造成存活率上差别的原因难以确定,可能是由于在浅水处敌害动物较多,而影响生长的原因,主要是食物。其他资料表明,当达到较大的个体时 (4~5cm),不同水层间的生长差别逐渐缩小而趋向一致。因此,放流的水深应以考虑鲍的存活率为主。但对于放流海区水深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放流后幼鲍的存活率,还要考虑放流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该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否能够满足。皱纹盘鲍自然分布水深从低潮区以下至15m水深,以2~6m范围为多,但我国北方冬季水温较低,时间长,鲍在冬季与早春潜伏于水温在2℃以上的10m深水处越冬,以避开浅水区、低水温与大风浪的恶劣环境。因此,放流区的水温与岩礁质海底的水深是鲍生存的重要条件,这在选择放流海区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表15-2-3 不同水深放流的存活率与生长率

(井上,1972b)

放流水深 (m) 放流时的平均 壳长(cm) 重捕时的平均 壳长(cm) 1年后的存活率 (%) 2年后的生长率 (%)
0.5 1.0 2.0 3.0 2.9 2.9 10.9 9.9 9.7 21.6 31.8 37.9 2.63 2.41 2.34

放流季节 放流季节多选择在春秋两季。春季水温适宜、海藻丰富,而且海区亦较平静,是鲍生长的好时期。放流后,鲍苗很快便可适应环境。因此,春季放苗的规格可较秋季略小些。秋季则相反,在放流后不久即处于不适的低水温期。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存活率,苗种规格相应要大些。

放流方法 苗种运输是养殖与放流增殖中通常都要采用的生产程序。从育苗场至放流现场,往往需经一段运输过程。短途可用汽车、船只,中、长途可用飞机。依不同包装可分干运和水运两种。长途运输使用保温箱,将鲍苗剥离 (或不剥离高密度集中于波板上) 后,一层层放置于箱中,在层与层之间用人造海绵或纱布、毛巾分隔开。这些物品都必须事先经清洁海水浸洗后,轻轻挤出多余的海水。为保持箱内低温,还需要加冰降温。箱子加盖密封,箱内的温度控制在各种鲍正常生活水温范围内略偏低些。注意避免冰块溶化后淡水浸泡鲍致死,亦要避免鲍靠冰太近而被冻死。总之,干运法以保持低温与湿润为宜,鲍能经受较长时间(1~2d) 的运输与高的存活率,因此多采用此法运输。另外还有一种干运,鲍苗装在容器后加盖防止运输途中被风吹干,并在途中每隔1~2h用海水淋透一遍,以保持湿润,但要避免容器内积水,此法效果亦好。若采用带水运输,要有足够的海水更换、充气或流水。后两种方法适于中、短途运输,但要避免在高温季节无 降温条件下进行。

苗种运抵目的地时要经暂养使恢复活力。经长途运输后的苗种要使用与箱内近似温度的海水暂养,然后逐渐自然升高或降低至当地自然水温,否则会因温差过大造成重大死亡。经2~3d暂养恢复健康后即可下海。下海前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苗刚下海就遇到大风浪的冲击造成伤亡。

下海放流时切忌将鲍苗在船上往海中撒扔。据Minchin (1975) 观察,把鲍于离水底1m处往下丢,不管是什么角度总是贝壳先着底,一般健康的鲍在1min内即可完成翻转的动作,如若落在平坦的沙面上则没有1枚能自己翻转过来。因此,若将鲍苗从船上往下丢,在下沉过程与翻转之前的时间里,完全暴露于各种肉食动物面前,被捕杀的机会就大为增加。

目前,国内鲍苗下海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①海底撒播法: 鲍苗经剥离后,计量装入网袋中,由潜水员在适合的海底均匀撒苗。其优点是可直接把苗撒播在礁石缝中,操作简单,适于大规模增殖放流,效果也较 好。健康鲍苗短时间内即可翻过身来,很快就能找到适宜的藏身之处。②带附着基直接底播法: 鲍苗不经剥离,连同附着基一起由潜水员放到较平坦的海底,用石块压住附着基,石块大小以波板不被海流冲走为宜。一般在12h内鲍苗基本上爬到礁石中,24h后即可回收波板。

在日本放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①放流笼放流: 将鲍苗连同附着板放入笼内沉于海底,让鲍自己爬出笼子,笼子的孔目大小以鲍苗可以爬出,而肉食动物不能钻入为限;②附着器放流: 让鲍附着于附着板、贝壳或海藻上,潜水员带至海底投于岩礁石缝中; ③海底撒播法: 同前所述由潜水员直接撒播于石缝中。

放流密度主要依据海区的饵料条件与岩礁底质来决定。浮与菊地 (1984) 提出以每1m2海底面积10~20枚较适宜。张起信等 (1994) 提议7.5~9.0枚/m2较好。

放流效果的调查 放流苗的增殖效果主要以其生长速度、存活率、回捕率为指标进行考察。

标志放流是确定回捕率的依据,较早是在鲍前端第1、2呼水孔上,用不锈钢丝拴上具号码的塑料标志牌; 以后有将塑料牌用化学胶粘在贝壳的背部; 或无需另外任何记号,由于人工培育的放流鲍与天然鲍的壳顶部分颜色有明显的不同,很容易加以区分。因为人工培育的苗种是投喂褐藻和用褐藻(或绿藻) 配制的人工饲料,贝壳呈翠绿色,采捕后用铁刷将壳顶附着物刷掉即可分辨; 而天然鲍壳的颜色全为绿褐色或棕褐色。还有使用含有不同海藻配制出的配合饲料投喂鲍,生长出不同的壳色来。聂宗庆等(1986)报道用褐藻配制的饲料投喂幼鲍时,长出翠绿的壳色,用红藻配制的则长出红褐色的壳来,而且它们改变得很快,只要2~3d颜色就很明显。这样,不但区分了天然鲍与人工放流鲍,而且还可用以标志放流时间来测量放流后的 生长速度。

鲍苗底播放流后如何能够准确地测定其存活率,这还是一个难题。以往多采取生物框定量法,即由潜水员在设定范围内的海底用1/4m2或更大的方框,随机或每隔一定距离 (步、数)套取若干框,每框全数取 样计数与测量。此法测定的准确度易受海底岩礁的形状、石块大小与框取的点有多大的代表性等因素所左右。刘永峰等(1995) 提出测定存活率采取单位时间采捕个数相对比较法,求相对存活率。但他们亦认为“该方法也会受到回捕的机遇不可能完全相同等因素的影响,相对成活率自然也不会十分可靠”。为了做到相对准确些,应在放流后定期跟踪鲍苗的移动情况,以便在取样时做到心中有数。调查标本为随机取样,取样多少应根据放流量与海区资源量决定,一般每批取样品近百枚左右 (越多代表性越强)。取样后经洗刷,依壳顶颜色来分别统计天然鲍与放流鲍的数量,测定放流鲍壳长、体重、放流后壳长的增长。根据放流区采捕鲍的数量与所占的比例、放流苗种的总数量与原资源量等数据,来推算放流鲍的回捕率与新增 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