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四节 中国对虾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2023-02-09

Section 4 Technique on Disease Controlling of Shrimp,Penaeus Chinesis (Osbeck)疾病预防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对虾养殖疾病难以控制,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上采取了不科学的操作工艺,破坏了养殖生态系统的平衡,正常的系统功能无法完成。对虾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要用系统学的方法,建立疾病预防体系,从整体上优化每项具体环节,达到优化生态机能的目的。特别重要的环节有: 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该项措施对病毒性疾病尤其重要。根据目前的认识,主要的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体多是通过对虾摄食粪便中的包涵体、病毒颗粒和死虾组织、携带有病源的饵料感染对虾,因此水的无病毒处理、防止饵料携带病原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对细菌性疾病,应着重控制病原体数量,一般水环境中病原菌低于102~103/ml数量级是难以发病的。慎用抗生素。只有细菌感染难以控制时才使用抗生素,使用剂量要准确,要有针对性,强调对症下药。一般情况下抗生素对病毒、寄生虫无效。无论育苗阶段,还是养成阶段(growout phase),要保证饵料的质量,满足和加强对虾营养,使对虾获得有效的免疫能力。控制水体养殖密度 (culture density)。水体中养殖多少虾要与养殖工艺 (aquaculture technology) 相称,不能盲目追求高密度养殖,不然,一旦由于环境恶化而诱发病原增加,出现暴发性流行病,则会对整个养殖区域造成重大的灾难性影响,甚至三五年内难以消除其后果。

对虾幼体疾病的症状和防治

棘毛萎缩病 该病多发生在无节幼体及溞状幼体阶段。患病幼体尾棘弯曲、断折、萎缩以至光秃,附肢上的刚毛出现弯曲、残缺等异常情况。无节幼体患病严重者难以发育到溞状幼体便死亡。育苗水环境理化条件不适宜是幼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水中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偏高时,可明显出现上述症状,所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从产卵至溞状幼体期在培育水体内施加4×10-6的EDTANa,具有良好的预防效 果。

附着性纤毛虫病 附着于对虾卵及各期幼体上的纤毛虫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和累枝虫等。除钟形虫外都是群体。虫体前端呈盘状,具有纤毛的围口带呈反时针方向围绕到胞口。它们用柄附着在对虾幼体外壳上,影响幼体行动与摄食,影响幼体的变态发育,直至使幼体死亡。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幼体营养不良、体质差、不能及时蜕皮、不干净的卤虫冬卵带入病原体,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证对虾幼体营养和水质清洁,进行卤虫冬卵的药物消毒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对已感染了聚缩虫的培育池,可用(0.5~1.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泼洒、增投优质饵料、适当增加换水,促使幼体脱壳,脱掉附着在甲壳上 的虫体。

真菌病 本病是由链壶菌、离壶菌等属的数种真菌侵入体内而引起的疾病。病菌的孢子侵入体内后,短时间内变成菌丝体,很快地充满宿主体内。生病幼体的附肢、头胸甲边缘等较薄地方可在显微镜下看到粗而有分枝的菌丝。本病可见于卵到仔虾的各期幼体体内。其发病率较高。本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常可在2~3天造成整池的幼体或仔虾死亡。消除池内死卵和死亡的幼体,保持水质清洁,进行亲虾和育苗用水的消毒可预防本病的发生。治疗通常使用(0.006~0.01)×10-6浓度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水体中有足够的单细胞藻类饵料,也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细菌病 常见的多为弧菌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也可检出假单胞杆菌、气单胞杆菌感染。该病多见于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患病幼体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趋光性弱,腹部卷曲,体色变白,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虾体内有许多能活动的细菌,幼体不摄食,不拖便。本病发病急,传染快,危害很大,受感染的幼体死亡率很高。本病的发生常与培育幼体密度过大,饲料质量差等条件有关。发生疾病时可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2~3)×10-6、氯霉素(1~2)×10-6浓度。

养成期疾病

病毒性疾病 中国对虾目前发现有两种病毒性疾病,一种是病毒引发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原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baculovirus,HHNBV),该病毒大小为150nm×450nm,无包涵体,具膜囊。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空胃,甲壳易剥离,体表多数有0.5~2mm大小的白斑,头胸甲尤明显,血淋巴不凝结。主要病灶在对虾的皮下组织 (包括前肠上皮、后肠上皮、真皮、鳃等)、造血组织、触角腺、血淋巴等。该病潜伏期6~7d,常急性暴发,死亡率高。另一种是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病原为一种肝胰腺细小病毒 (Hepatopan creatic parvovirus,HPV),球形,直径22~24nm,具包涵体,主要病灶在肝胰腺。通常外表症状不明显,对虾生长慢,虾瘦小,体色发暗,生长缓慢,对虾可长期携带病灶生活,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高,是一种非急性传染病。目前,该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通过控制病原传播途径,加强对虾营养 (如使用强化营养的饲料添加剂Vc等),使用健康虾苗,保持环境因 素稳定等综合措施预防。

红腿病 (红肢病、败血病)

症状 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头胸部鳃区呈黄色。病虾一般在浅水处或池边缓慢独游,反应迟钝、厌食。血淋巴浑浊,凝固慢或不凝固; 镜检血淋巴、血细胞减少,高倍镜下可看到许多运动活泼的细 菌。

病原 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或鳗弧菌等多种细菌均可引发该病。通常情况下,水体和对虾体外均可有少量弧菌,一般不引发病症; 但当环境条件恶化或饵料不良时,对虾抵抗力下降,弧菌大量繁殖,引发疾 病。

防治 夏、秋高温季节提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质; 少投喂或不投喂易污染水质的饵料,绝对禁止投喂 腐败变质的小杂鱼虾; 定期 (一般10d左右) 泼洒生石灰7.5~15kg/km2; 发病虾池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1~1.5 )×10-6浓度,如漂白粉等,同时投喂氯霉素 (0.1%) 或氟哌酸 (0.05%) 等药物饵料,连续投喂 5~7d为一个疗程。

烂眼病

病状 病虾行动呆滞,常匍匐于池边水草上,时而上浮水面旋转、翻滚。眼球肿胀,由黑变褐,逐渐溃烂,直到一侧或双侧眼球烂掉脱落,仅留眼柄。随着病情发展,肌肉变白,血淋巴内也可能发现细菌。一般 在一周内可引起死亡。

病原 为非01群霍乱弧菌侵入眼球和虾体内而引起。

防治 同红腿病。

烂鳃病

症状 鳃丝呈灰色、棕色或黑色,肿胀、变脆,从边梢向基部坏死、溃烂。有的发生皱缩或脱落。镜检溃烂组织有大量细菌,重者血淋巴内也有活动的细菌。

病原 为弧菌或其他细菌 (如气单胞杆菌)。

防治 同红腿病

丝状细菌病

症状 对虾鳃部的外观多呈黑色或棕褐色,头胸部附肢和游泳足色泽暗淡,似有旧棉絮状附着物。这是粘附于丝状细菌之间的有机或无机颗粒物质、原生动物等。镜检可见鳃上或附肢上有成丛的丝状细菌附着。

病原 为毛霉亮发菌或硫丝菌等。池水肥,有机质含量高是诱发丝状细菌大量繁殖的重要原因。

防治 养成中、后期勿过量投饵,保持池水清新; 发现虾鳃和附肢上有大量丝状细菌时用浓度为10×10-6的茶籽饼,或茶皂素 (1~2)×10-6浓度全池泼洒,以促使对虾蜕壳,在蜕壳后进行换水; 或用浓度为(2.5~5)×10-6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4h后换水。

镰刀菌病

症状 鳃变黑或黑褐色,鳃区头胸甲溃疡,严重者鳃区甲壳烂掉,取患部少许组织浸片镜检,可看到鳃内充满菌丝和月芽状的大分生孢子,组织严重受损。

病原 为镰刀菌。中国对虾在养成期较少见,亲虾越冬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虾池收虾后用二氯异氰尿酸钠10×10-6浓度彻底消毒,同时进行翻耙; 治疗可用洁藻灵2×104浓度,隔日后再用一次,以后每10~15d用药一次,以防复发。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症状 鳃区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虾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不振至停止吃食,不能蜕皮; 午夜后至天亮前夕,当池水溶氧低于3mg/L时,常因呼吸困难而死。

病因 为固着类纤毛虫,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累枝虫和鞘居虫等。在对虾养成中、后期,这类纤毛虫由于池水含大量有机碎屑,有的虾池因换水困难或因虾体感染的细菌、病毒等原发性病原生物,而大量繁殖并附着于虾体。

防治 养成中、后期要适量换水,合理投饵,降低虾池有机质含量; 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mg/L; 检查诊断虾体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有,应对症防治; 茶籽饼全池泼洒,浓度为(10~15)×10-6或使用茶皂素,浓度为 (1~2)×10-6,促使对虾蜕皮,蜕皮后换水; 碱性品绿全池泼洒,浓度为 (0.3~0.5)×10-6,8h后换水。

白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虾头胸甲的触角区、心鳃脊及心区有白斑,腹部甲壳下缘两侧各节上都具有一个白斑或黑斑。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患病虾体往往死于较深水中,在排水口挡网上也可看到死虾。

病因 由于营养不良引发的生理障碍性疾病,不传染,长期营养不良和高温期,易出现此病。

防治 改善养殖环境,强化对虾营养,使用优质饵料,并在饵料中添加0.3%~0.4%稳定性好的维生 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