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四节 中华鳖病毒病

最近更新:2023-03-04

爬行类动物病毒病的种类 国外对爬行类病毒病原的研究约始于60年代。从蛇类 (snakes)、海龟(turtle or chelonia)、蜥蜴(lizards)等爬行动物中,已发现了多种病毒(Shortridge等,1989)。有人建议将引起上述动物疾病的病毒归为一类,称为“爬行动物病毒(reptilian viruses)”。这类病毒包括蛇C型病毒 (rep tiles C type virus)、爬行动物C型肿瘤病毒(reptilan type C oncovirus)。后来又有人根据是否由节肢动物 (昆虫)所介导,而将这些病毒分为“虫媒病毒 (arbovirus,or arthropod borne viruses)”和“非虫媒病毒(nonarthropod borne viruses)” 两类。如按病毒分类的基本方法,可将爬行类病毒分为以下几种:DNA病毒: 疱疹病毒 (herpesvirus),腺病毒 (adenovirus),痘病毒 (poxvirus),虹彩病毒 (iridovirus),乳多空病毒 (papovavirus),细小病毒 (parvovirus)。RNA病毒: 黏液病毒 (myxovirus,or influenza),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呼肠孤病毒 (reovirus),反转录病毒 (retrovirus),弹状病毒 (rhabdovirus),杯状病毒 (calicivirus)。

中华鳖病毒病原的发现 中华鳖历来以野生为主,它们在体表和体内都有一系列抵御疾病的机制。在野生状态下,极少生病。近年来由于人工养鳖业迅猛发展,在高温高密度等胁迫条件下养殖,普遍出现的突发性流行鳖病,严重地困扰着中华鳖养殖业。有关中华鳖研究的英文资料,其内容多数在于中华鳖的养殖、发育和生理等方面 (Bau等,1992; Choo等,1987a,b; 1992; Hou等,1991a,b;Hua等1993; Wang等,1991)研究工作的报道; 有关鳖病的内容则很有限,病原仅涉及到寄生虫 (Chai等,1990),组织病理的报道就更少 (Liu等,1987)。近年国外关于中华鳖研究的资料也非常有限,研究者们多是将其作为胚胎发育、性别分化等的研究模型来看待 (Bobyn,1994)。国内虽在60年代或更早就有人开始了鳖病的研究,但仅有零星资料 (华可鼎,1964)。随着鳖养殖业规模的扩大鳖病迅速增多,到80年代中期,有关鳖病观察、病原(主要是细菌、寄生虫) 及防治的研究资料逐渐多起来 (钱嘉英; 1986); 近几年,这些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杨先乐,1995; 黄琪琰,1996; 张奇亚,1997a)。然而对某些鳖病来说,当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按对待细菌、真菌、霉菌或其他方法进行防治时却难以奏效。由于中华鳖具很高的商品价值,一旦鳖病流行,死亡率很高,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鳖病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数亿元以上。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科研人员从其他途径入手,对鳖病病原进行分离研究。张奇亚等 (1996c)报道了从患病中华鳖组织中进行病毒病原的分离,发现中华鳖病毒 (Trionyx subebsus virus,TSV) 病原的研究结果,使中华鳖病原学研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全国首次中华鳖病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福州,1996) “中华鳖病毒病及其免疫防治的研究” (张奇亚等,1996d)、“中华鳖两种病毒及组织病理简报” (何建国等,1996)、“养殖中华鳖出血病病毒的电镜观察” (池信才等,1996) 等论文,揭示出中华鳖病毒病的存在已是 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病症及病原特点 虽然关于中华鳖病毒已有不同的报道,但暂时以资料与研究结果较为详细的中华鳖病 毒TSV为例进行介绍。

被病毒感染的病鳖症状及发病特点: 发病的前期征兆是行动迟钝和摄食停止。体表症状为发病之初病鳖背甲或腹甲有许多小出血点,有的鳖因腹甲布满细小的出血点而呈红色 (红底板)。接着在体表任何部位均可出现出血性溃疡,随病情加重,溃疡由量少面积小而扩大变多,并向体表深层发展,直至出现穿孔等重症,接着病势不断加重、扩散,严重者死亡。2~3周后,死亡率达60%以上。经采用杀菌抑毒的药物治疗,病情虽然减弱,外表可恢复正常,但摄食仍然迟缓。经过一段时间后旧病可复发,再次流行。此病常年存在,但多流行于春夏之交,无论鳖龄大小都可感染,死亡率很高。

病鳖的体内症状是肝、脾、肠等充血,在肝的被膜下有大小形状不一的出血区; 肝、脾、胆明显肿大,特别是肝肿大后,有的可超过正常等体重鳖肝的1.5~2倍; 肠腔中空无食物,亦无黄色黏液; 肿胀充血的肝、脾、肾等组织失去弹性,而且易碎; 胆管增生。解剖经人工感染病毒尚未出现体表症状的鳖,发现最早出现病变的器官为肝和脾,肝的最初病症为肝尖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随着病情加重,出血点扩大增多,甚至布满整个肝脏表面; 脾的起始症状是肿大、充血,病变严重的脾组织失去弹性,易碎。

感病鳖组织病理的变化

肝 在正常鳖肝组织的切片中,肝细胞呈多角状,它们排列密集,形成网状,很有规律。在肝细胞网状结构体的中间有毛细血管分布。在病鳖的肝组织内,局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染色加深; 肝细胞核浓缩,细胞及细胞索结构模糊不清,排列无序,有些区域的细胞致密堆集,而另一些区域细胞萎缩坏死后,排列稀疏,组织的基本结构发生改变。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变硬、内皮和结缔组织受损,微血栓形成,呈玻璃样 变。

脾 正常鳖的脾脏组织由规则排列的脾髓组成,其中除淋巴细胞外,有大量红细胞及结缔组织原纤维;由毛细血管形成中空的脾窦,脾窦周围都是分布均匀的脾细胞。在被病毒侵染的鳖脾组织中,观察到两种形式的病变,其一是在脾的结缔组织中,局部形成了类黏液状堆集物,使其他部位的细胞因而变得稀疏,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大,形成空洞; 另一种形式的病变是凝固性坏死,脾中造血组织的细胞发生核固缩、核碎裂,形成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坏死灶,随着病情发展,坏死组织进一步凝固崩解,坏死灶增多变大,直至使脾组织完全失去原有的组织结构。

肾 正常肾中的马氏小体为一圆囊,其壁极薄,是单层扁平细胞所形成的上皮组织。与马氏小体相连的管状物是肾小管,组成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长方状。在或横切或斜切的组织切片中,可见许多或圆或椭圆的腔,围绕着腔的细胞排列有规律,其细胞质稀薄,近于透明。细胞核在细胞的中部,圆状或稍长。对病鳖的肾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有些肾小球萎缩,肾小囊腔的大小发生改变,还有些肾小球坏死解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滴状玻璃样变; 颗粒游走细胞增加。

心 正常鳖的心脏切片由排列整齐的肌束交织而成。肌细胞的核呈棒状,其周围有少量原生质。肌纤维与肌纤维之间、肌束与肌束之间有复杂的结缔组织相联。对病鳖心脏切片的观察发现,其心肌纤维之间有大量的红细胞浸润,病变早期心肌纤维肿胀; 随着病情发展,细胞核消失、肌纤维排列紊乱、断列,呈变形和 坏死变化。

肠 鳖肠约为鳖体长的4~5倍。整个肠内部上皮组织大致相似。肠前部较阔,内面褶层深,隐窝窄,褶与褶可相连形成网状; 肠的中部和后部褶的深度及复杂状况渐减。在正常鳖肠的横切片中,其褶层的上皮细胞呈柱状,细胞核椭圆,细胞在褶顶展列如扇状。从病鳖肠的横切片中可看到其肠壁组织的病变以黏膜层最为突出,其他各层组织亦受到损害。黏膜褶上皮细胞坏死解体、肠绒毛断裂、固有层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肠腔中有大量坏死解体的肠上皮细胞和红细胞。

肺 肺表面为上皮组织所包围,下面是结缔组织,其中有横纹肌,毛细血管很丰富。在正常鳖肺的组织中,细胞呈立方状或多角状,细胞核为圆或椭圆,有黏液细胞分布于上皮组织里。上皮细胞的原生质嗜酸性,经伊红染色着色很深。病鳖肺表面的上皮细胞核碎裂,细胞坏死、消失,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肺叶边缘模糊不清; 局部组织钙化,新生肉芽组织可将钙化组织包裹起来。

上述结果表明,感染了病毒的鳖的肝、脾、肾、心、肠、肺等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受损,肝和脾的病变程度较其他组织尤为严重。这说明肝和脾是中华鳖病毒 (TSV) 重要的靶组织。肝和脾的细胞在感染病毒后,复制扩增的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扩散到其他组织,造成各个器官都发生严重病变。在观察病鳖6种器官病变状况时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出血和水肿,这说明由于病毒的入侵及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使细胞核遭受损害、细胞肿胀、坏死; 毛细血管扩张,小血管壁广泛受损,并因此激活了凝血因子,产生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微血栓。在耗去大量凝血因子的同时,更加重了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氧和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供应,代谢废物也得不到及时运送。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脏器组织梗死样病变,普遍出现坏死,丧失功能,这可能就是病毒感染引起鳖快速死亡的直接原因。脾作为造血器官,当其组织病变坏死时,势必影响其造血功能,进而造成鳖体内抗病原体的重要防线——细胞免疫系统产生功能缺陷,使病毒在鳖体内增殖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被感染的鳖一方面不能对已入侵体内的病毒立即作出排除或杀灭反应; 另一方面也使细胞免疫应答的信息无法快速有效传递,鳖的体液免疫功能就难以发挥出来。免疫系统遭受破坏、免疫功能就减弱或丧失,这是当鳖一旦被病毒所感染,表现为体力不支,易受菌类及其他病原体复合感染的根本原因之一; 同时,病毒在同一水体的鳖群中可迅速扩散,导致病毒病的流行和暴发。

TSV引起宿主死亡的细胞病变 对病鳖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同时见有以染色质高度凝集和边缘化、核碎裂并形成 “凋亡小体” 等表现有典型的类似于细胞凋亡 (apoptosis) 形态变化的细胞,和以核膜崩解、线粒体外膜膨大、细胞膜破裂、细胞质严重液泡化等表现为坏死 (necrosis) 性变化的细胞。DNA片段化分析表明,感病鳖组织细胞的DNA发生了严重的片段化,且以肝组织细胞的DNA片段化最为严重。这一研究揭示,中华鳖病毒导致宿主死亡同时存在凋亡和坏死两种细胞病变机制 (张奇亚等,1997)。

病原 从患病鳖组织中分离提纯的TSV复染后经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呈球形、大小直径约为30nm。TSV有5条结构多肽,其分子量分别为85、60、55、18和12Kd。将无论是经过滤除菌、还是未经过滤处理的病鳖组织粗提液接种到培养细胞上,都能很快见到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病变。

TSV的检测 有几种方法在实验室已可用于TSV的检测,这包括对培养细胞的感染、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正在研制TSV的抗血清,一旦获得足够量高效价的TSV抗体,就可建立和利用灵敏、方便的免疫学方法对TSV进行检测诊断。

中华鳖病毒病的防治 一般认为,动物在高密度等胁迫条件下养殖易被病毒、细菌等传染性病原体侵染。中华鳖是我国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水产养殖业,鳖病的暴发流行与在密集条件下养殖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人们对 “健康养殖”或 “生态调控” 等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意义有着越来越明确的认识 (张幼敏等, 1996)。其主要措施是: 建立符合生态要求的设备及环境条件; 全面实施科学喂养和管理方案; 建立检疫制度,阻断病原入侵及传播途径; 增强鳖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最近在中国科学技术 协会编印的《病虫害防治绿皮书》已刊载了有关中华鳖及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防治研究的建议 (张奇亚,1997b),这表明水产动物病毒病的研究已为有关部门所关注,但要切实减轻病毒病造成的损失,人们还 要付出极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