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七、头槽绦虫病

2023-02-09

Bothriocephalosis症状 病鱼瘦弱,体表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 “干口病”。严重的病鱼,前腹部有膨胀感,触摸时感觉结实; 剖开鱼腹,可见前肠形成胃囊状扩张。剪开前肠的扩张部位,即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聚居。

危害性 头槽绦虫病主要在广东和广西的主要养鱼地区流行,有明显的地区流行特点,主要危害草种。在福建和湖北的养鱼地区的青鱼、团头鲂也发现头槽绦虫病,这是一种鱼种阶段的寄生虫性肠道病,但当鱼体体长超10cm时病情即可缓解,在成鱼中极少寄生。头槽绦虫病对越冬期的草鱼种危害最大,死亡率可达90%。

病原 寄生草鱼、青鱼、鲢、鳙、鲮的病原为九江头槽绦虫 (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Yeh,1955),寄生青鱼、团头鲂、赤眼鳟的病原为马口头槽绦虫 (Bothriocephalus opsariichthydis Yamaguti,1934) (图10-4-33)。头槽绦虫为扁带形,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2个深沟槽。无明显的颈部。每个体节片内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小球形,成单行排列在髓层; 卵巢块状双叶腺状,卵黄腺散布在皮层,成熟节片内充满虫卵。头槽绦虫虫卵随鱼粪落入水中,孵化出钩球蚴,为刘氏剑水蚤(Mesocylops leuckarti Claus) 和温剑水蚤 [Thermoc yclops taihokuensis (Harada)]吞食后,在剑水蚤体腔内发 育成原尾蚴,当剑水蚤被鱼吞食后,即在鱼肠道内发育为裂头蚴,并陆续长出节片成虫。头槽绦虫主要寄生在小鱼前肠的第一盘曲内,以头槽吸附在肠壁的皱壁上,严重感染时,前肠膨大成胃囊状,直径较正常增大3倍,使肠壁扩张,皱褶萎缩,肠壁出现慢性炎症。由于寄生虫密集,造成肠道机械埂塞,食物难以通过。同时寄生虫吸取寄主的营养,影响鱼体生长发育,体重明显减轻,不摄食,病鱼口张大,身体黑色素增加。

防治方法 生石灰清塘。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3 375kg全池泼洒消毒,可杀灭绦虫卵和剑水蚤。晶体敌百虫 (90%) 50g和面粉0.5kg混合做成药饵,按鱼定量投喂,每天一次,连续6d。每千克鱼体重用硫双二氯酚 (别丁) 0.2g,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6d。用南瓜籽250g研成粉,拌在0.5kg米糠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d。

七、头槽绦虫病

图10-4-33 九江头槽绦虫生活

1.卵 2.钩球蚴 3.感染原尾蚴的剑水蚤 4.感染九江头槽绦虫的幼草鱼

a.原尾蚴 b.裂头蚴 c.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