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第二节 水生经济植物的人工栽培

2023-02-09

Section 2 Artificial Cultivating of the Aquatic Commercial Plant 芡实 (鸡头米、 鸡头莲、 刺莲藕) (Euryale ferox Salisb. ex K⍥dnig et Sims.) 属双子叶植物, 睡莲科(Nymphaeaceae)。浮叶大型草本。须根白色,根状茎短缩。初生叶小,沉水,箭形或下部开裂的椭圆形,无刺。浮水叶近圆形,盾状着生,不开裂,直径达130cm,上面深绿色,叶脉下陷,叶片皱缩; 下面紫红色,叶脉显著隆起; 两面叶脉分枝处均有尖刺。叶柄长,中空,多刺。花多伸出水面,花柄具刺; 萼片4枚,外面绿色,密被刺; 花瓣多数,紫色,短于萼; 雄蕊多数,外部雄蕊逐渐变为花瓣状; 子房卵球形,无花柱,柱头红色,约10枚,呈放射状。浆果球形,直径约10cm,密被刺,种子多数。广布于东南亚、日本、印度、朝鲜、前苏联。我国南北均产。生长于富含有机质、泥层较厚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喜温暖,不耐寒冻,有200d以上无霜期的地区方可栽种。

栽培以用种子繁殖。湿贮的种子可直接播入水体。干贮的种子要经过温水浸种、催芽,半个月后胚芽开始露出,即可播种。3m2水面约需1粒种子。种苗生长期间需清除杂草,适时追肥,管好水位。从发芽到果实成熟约需200d。苗种的果实应在第三、四次采收时选择。精选后的种子装入草袋,埋入水底保存或将种子晒干保存。种子内的子仁 (芡米、鸡头米) 可煮食或入药。嫩叶柄和花茎可作蔬菜。根状茎富含淀粉,可 作饲料。

莲(莲花、荷花、莲藕、芙蓉、菡萏)(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属双子叶植物,睡莲科(Nymphaeaceae)。挺水草本。具肥厚的根状茎 (藕),节部缢缩,生有鳞片及不定根,节间膨大,中空。叶基生,挺出水面,叶片大而圆形,直径30~90cm,波状全缘,叶脉放射状。叶柄盾状着生有小棘刺。花大单生,直径10~25cm,淡红色或白色,芳香; 萼片4~5枚,绿色,早落; 花瓣多数,常呈倒卵状舟形; 雄蕊多数; 心皮多数,埋藏于倒圆锥形的花托孔穴内。坚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2cm,种子卵圆形,种皮红棕色。根据利用的器官不同分为藕莲 (食用莲藕)、子莲 (食用莲子)、花莲 (观赏其花)。分布大洋洲及亚洲,我国南北均有栽培。多种植于水田、池塘、湖泊、河湾等。喜温暖,不耐霜冻。藕莲要求底质富含有机质松软的厚泥层,一般厚度要10~17cm。子莲对底质的要求不严,在泥层较薄、较贫瘠的水体也能生 长。

栽培以根状茎 (藕) 行营养繁殖,藕身粗壮、整齐、节细、子藕的芽向一侧生长,要有完整的两节以上的藕才能选作种。种于水田或浅塘中,可用手扒沟斜植入泥中; 深水湖泊可用脚踩泥开沟,再用藕叉插入沟中,用脚拨泥压紧。生长过程还要注意调节水位,追肥,防治病虫害。鲜藕可作水果或蔬菜,老熟的藕可加工成藕粉或制蜜饯。莲子是较贵重的食品,又是重要的中药材。莲心、莲蓬、莲须、藕节、莲叶皆可入药。近年将莲叶、莲梗、莲节、莲壳打碎后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

莼菜 (蒪菜、 水案板)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in) 属双子叶植物, 睡莲科 (Nymphaeaceae)。 多年生浮叶草本,具匍匐根状茎,茎细长多分枝。叶椭圆状矩圆形,长5~12cm,宽4~6cm,上面绿色略带蓝,下面紫色; 叶柄长25~40cm。花出自叶腋,有长柄; 萼片,花瓣各3~4枚,紫色; 雄蕊12~18; 心皮4~20,分离。嫩茎、叶及花柄被黏性物质。果不开裂,革质,长约8cm,顶端有喙。种子卵形,1~2颗。亚洲、澳洲、非洲、北美洲均有分布。我国南方均有栽培或成野生状态。生长在池塘或静水湖沼中。

栽培一般用越冬的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在春分至谷雨期间,将挖出的地下茎选白色、粗壮的,每2~3节剪成1段,要随挖随栽。栽入土质比较肥沃松软、水深在60cm以下的池塘或浅水湖荡。栽前要清除杂草和藻类。株距60~100cm,将种茎横卧揿入水下泥中,萌生的新芽要露出土面。生长期间要注意追肥和除草。生长2个月后方可采收。以后每年4~9月采收。莼菜的嫩茎、嫩芽、幼叶为美味的水生蔬菜,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胶质。秋季莼菜的茎叶变粗硬,可供牲畜作饲料。

豆瓣菜 (西洋菜) (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acher ) 属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 (Cruciferae),挺水或浮水草本。植株矮小,披散或匍匐于水底泥上或浮生于近岸的水面,下部的茎节节生根,茎肉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3~9枚,有时单叶、小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顶生小叶片较大,长2~3cm,宽1.5~2.5cm。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直径约3mm,白色,花萼 (calyx) 及花瓣 (petal) 各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6枚,4长2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长角果短圆柱形,长1~2.5cm。种子多数。广布于欧洲、北美洲、非洲及亚洲地区。我国从黑龙江至云南、贵州都有野生的种群,在珠江三角洲成为栽培的蔬菜。当为水田栽培时呈披散的挺出水面生长,在深水的河流或池塘时呈浮水状态,在水流缓慢的沟渠中,其茎的下部及根牢牢扎入泥中,而茎的上部及叶浮生水面。

栽培以种子播种育苗。当苗生长茂盛、有许多分枝时,可分枝成丛地移植大田中。直接用分枝进行繁殖很易成活,各个节很快就可长出不定根。豆瓣菜较重肥,生长期要注意追肥。直接用生活污水种植豆瓣菜,易对食用者的健康有危害,污水要经处理后才可用。要保证水田的水位。豆瓣菜是珠江三角一带居民喜食的一种有特殊鲜味的蔬菜。种子含油量约24%,可供工业用。

红菱 (乌菱) (Trapa bicornis Osbeck) 属双子叶植物,菱科 (Trapaceae)。浮叶草本。根生于泥中,茎细长,伸至水面。叶二型: 沉水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细丝状,形似根; 浮水叶三角状菱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10cm,上部边缘有钝齿,齿端有棘刺,下部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红色,有短绒毛。叶柄长4 ~14cm,中部膨胀成纺锤形气囊 (air sac)。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片4,花瓣4,白色,雄蕊4枚,子房 (ovary) 半下位。坚果倒三角状元宝形,紫红色或紫黑色两角向下弯。分布东半球温暖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有栽培,常栽种于池塘、湖泊、沟渠等静水中。喜温暖,不耐霜冻,需有较长的无霜期或无霜冻的地区才能种植。从种子萌发到果实成熟需7~8个月。而且要求底质肥沃,富含腐植质的淤泥层 厚而松软。

栽培时要播种前将包在坚果内的种子进行催芽,待芽长至1cm左右就可播种。播种前清除水体中的水生杂草,还要除去较大的草食性鱼种,避免伤害幼芽或嫩苗。可用撒播或条播 (水体较大、水位较深者采用) 方式进行播种。在深水域一般采用育苗移植的方法,因水深处出苗困难且细弱,不利高产。生长过程还要施肥,防治病虫害。在盛果期还要选择果大、丰满、老熟者作种,将选好种菱吊贮或库藏于水中。菱果营养丰富,煮食甚佳。老果制成菱粉,也可作纺织的浆料。茎、叶、果壳打成粉可作饲料。果入药。各地栽培的菱,种类或品种各有不同。

蕹菜 (空心菜、水蕹菜、翁菜) (Ipomoea aquatica Forsk.) 属双子叶植物,旋花科 (Convolvulaceae)。挺水或浮水草本。茎粗壮,节间中空,节上有不定根。叶三角状长卵形或长椭圆状箭形,长6~16cm,宽3~4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戟形、心形或截形,全缘或波状。花序 (inflorescence) 柄腋生,有花1~2朵;萼5裂,绿色,长约8mm,先端圆钝; 花冠漏斗形,白色、紫色、粉红色,顶端5浅裂; 雄蕊5条; 雌蕊1枚,子房上位2室。蒴果卵球形,长约1cm。种子2~4颗。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广为栽培,生于水田或浅河沟者成挺水或蔓生状态。生于深水湖沼或河流者呈浮水状态。有的品种 (茎细、叶窄) 可生于旱地,称旱蕹。

栽培一般用种子繁殖,多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也可用点播法。点播前用温水浸泡种子,待芽发出并长至1cm左右就可穴播。带有不定根的断枝也能插活成新株。栽种之后要加强水源、水位的管理,注意施肥、喷药留种的蕹菜多种于旱地,可插柱或立架引蔓其上。蕹菜是南方居民夏秋两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A、B和C的含量也明显超过番茄,是一种高产的优质蔬 菜。

慈姑 (华夏慈姑)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inn.) 属单子叶植物,泽泻科 (Alismataceae)。挺水草本,主茎缩短,具匍匐枝,枝端膨大成球茎。叶基生,叶片箭形,大小、宽窄变化大,顶端裂片三角状披针形,下部两裂片常为披针形,全叶长8~30cm,宽5~10cm,全缘,具5~9条平行脉。花2~3朵轮生,组成总状花序 (raceme),或再聚成圆锥花序 (panicle),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苞片卵形,长5~7mm;萼片卵形,长4~5mm; 花瓣 (petal) 倒卵形,白色,稍长于萼片。雄花有雄蕊 (stamen) 6枚; 雌花具多数离生心皮。聚合果由许多瘦果组成,边缘带翅,种子马蹄形。广布亚洲热带及温带地区,欧洲、北美洲也有,我国南北均有分布,但多栽培在南方地区。以水田、浅池塘为栽培基地。逸为野生者可生长在水沟中、湖泊的浅水处、沼泽地。

栽培时生产上都采用球茎或球茎的顶芽进行繁殖 (种子也可繁殖,但产量不高)。一种是用整个球茎直接播种育苗,方法简便、省工。一个球茎可育出多个苗。另一种是用球茎的顶芽育苗,需经10~15d的催芽,顶芽取出后要用湿草和塑料薄膜保湿,以利出芽。气温达15℃以上时,可不经催芽。苗长成后连根拔起,去掉外围的叶片,仅留叶柄和中心的嫩叶,移栽于大田,将根插入泥土约10cm深度,以免倒伏。生长期要管好水位、打老叶、除草,若基肥不足还需追肥; 防治病虫害。球茎作蔬菜食用,也可酿酒,青叶子可 作饲料。

芦苇 (芦、苇、葭)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ius) 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 (Graminaceae)。高大多年生挺水草本,但木质化的程度较高。秆高1~3m,直径2~10mm,具粗状的匍匐根茎。叶片带状披针形,长15~50cm,宽1~3cm,叶鞘圆筒形,叶舌极短,长1~1.5mm。圆锥花序 (panicle) 大,长可达45cm,有多数纤细分枝。小穗两侧压扁,长12~17mm,有小花3~7朵,颖不等长。第一小花常为雄性,外稃长3~15mm,内稃长3~4mm,雄蕊3枚; 第二小花外稃长9~16mm,内稃长3~4mm,雄蕊3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花柱 (style) 2枚,柱头羽毛状。颖果。广布全球各温带地区,我国南北均可生长。多生于湖泊、池塘、沼泽地,也能生长在极为干旱的砂砾地。

栽培时大面积播种可用种子繁殖 (seed propagation),由于幼小实生苗管理较复杂,且当年主茎矮小,产量不高。生产上多用根状茎繁殖或压青。早春选择芽多、健壮的根状茎 (5节以上) 30~50cm带有分叉的枝段,放入犁好的滩土上,上部留出7cm左右,芽苗出土前要保持土面的湿润或浅水。压青是在生长旺盛时选择健壮的茎秆,割下后将杆顶幼嫩部削去。横卧于滩土上,每2~3节压土固定,地面要保持湿润或浅水,各节的侧芽可萌发成新株。生长期注意水位,清除杂草,必要时可施入河泥作肥。芦秆可编织芦席、可建茅屋,更是造纸的重要原料,鲜茎、叶可作饲料,根入药。

茭笋 (茭白、菰、茭儿菜) [Zizania caduciflora(Turcz.) Hand.Mazz.] 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Graminaceae),挺水高大草本。株高1~2m,具根状茎,嫩秆由于真菌寄生变成膨大而肥嫩。叶扁平,带状披针形,长30~100cm,宽10~25mm。圆锥花序 (panicle) 大,长30~60cm,多分枝。雄性小穗位于花序的下部分枝上,长10~15mm,颖退化,外稃具5脉,内稃具3脉,雄蕊6枚; 雌性小穗位于花序的上部,长15~25mm,外稃有长芒,具5条粗糙的脉,内稃具3脉。颖果 (caryopsis) 圆柱形,长约10mm。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至亚洲东部。我国南北广为栽培或呈野生状态。多栽种于水田、河沟或浅水池塘中。逸为 野生时可在水渠、湖泊中生长。

栽培可从老株丛中分蘖 (tiller) 出的芽苗进行移植。春栽在谷雨前后从老株中精选茭苗高达50cm左右、具有平齐的3~4个叶片、生长旺盛、粗壮的苗株进行移栽 (留种的老株丛也必须经精选)。秋栽是将春季或夏初从老株丛分出苗,分兜移栽于空闲的田中育苗,秋季再进行二次移栽。生长期间要管水、除草、追施2~3次肥,注意防治病虫害。经真菌寄生而膨大肥嫩的嫩秆作为蔬菜食用。果实及根可入药,秆、叶是家畜、鱼的良好饲料,叶还是编织的原料。

荸荠 (马蹄、地栗) [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ex Henschel ] 属单子叶植物,莎草科 (Cyperaceae)、挺水草本,具细长的匍匐根状茎,顶端生扁球形球茎。秆圆柱形,直立,丛生,高20~70cm,直径2~7mm,有多数横隔。无叶片,秆的基部有2~3个管状叶鞘。小穗 (穗状花序) 顶生,长3~3.5cm,直径4~5mm,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3mm,除最下2片外,其他各片均有1枚两性花,花被退化成具倒刺的刚毛,雄蕊3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柱头3。小坚果长3mm,宽2mm。亚洲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国常有栽培。我国南北均有种植,多栽培于水田中。

栽培以球茎繁殖 (corm propagation),首先要将种荠进行催芽,种荠放在铺有湿稻草的竹垫上,芽朝上,再盖上稻草,每日浇3次水,约10d后开始萌芽,待嫩茎秆长至12~15cm并有3~4个侧芽时,即可进行栽植。催芽育苗春夏两季都可进行。移植后的苗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除草、追肥,管好水位,防治病虫害。留种要选择球茎肥大、顶芽完整、无破损的球茎,带泥略晾干后堆放室内无阳光直射处,平堆成0.3~0.5m厚,盖上稻草,草外涂泥浆,保持堆内湿度。育苗前1个月开堆,球茎可作水果或蔬菜食用。球茎富含淀 粉。

蒲草 (席草、肇庆草) [Lepironia articulata (Retz.) Domin ] 属单子叶植物,莎草科 (Cyperaceae),多年生挺水草本。具木质的匍匐根状茎,外被褐色鳞片。茎秆直立,呈稍扁的圆柱形,高1~2m,直径4~6mm,基部有3~4个红褐色的叶鞘紧抱茎的基部、开裂。穗状花序单一,椭圆状卵形,假侧生,长1~2cm,直径5~9mm,褐栗色,秆在花序上部延长成钻形苞片。花序上有多个鳞片和小穗; 小穗有10多枚小鳞片,基部两枚侧生,舟形,各具1雄花,其余小鳞片线形或窄匙形,各有1雄花或无花; 雌花1朵顶生于小穗的中央,柱头2。小坚果扁倒卵形。原产非洲,我国广东有栽培。种植水田或池塘中。

栽培时主要行营养繁殖,当茎秆收割以后,翌年春季,从匍匐根状茎长出新的芽,当芽长成苗时,即可连根状茎一起分株移植。种子也可繁殖 (生产上较少用,因第一年产量不高)。生长期要管水、追肥、防虫。茎秆用于编织草席、草帽等。

灯心草 (龙须草) (Juncus effusus Linnaeus) 属单子叶植物,灯心草科 (Juncaceae)。挺水的多年生草本。秆丛生,植高70~100cm,茎秆细圆柱形,有细的纵条纹,直径2~3mm,髓部发达。下部有开裂的叶鞘5~6枚。小型的复聚伞花序侧生于杆的近顶端。花两性,花被片6; 雄蕊3枚; 雌蕊1枚,子房上位3室,柱头3。蒴果三棱形。种子极小、纺锤形。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均有分布,北美、欧洲也有,一般栽培于土壤较肥、富含腐殖质的水田或池沼。

栽培一般以分蘖法进行营养体繁殖,一种是从老株分株栽种,一种是分秧育苗 (占田时间较长)。生产上多采用前者。选好优质的良种田,收割时保留3~6cm的草桩就地培育。留种田要勤灌水、除草、酌施稀薄粪肥,苗才能健壮,还要根据分蘖的旺与否,调节水与肥,避免分蘖过旺或不旺。栽插时间在10月中旬左右,过早或过迟都不利植株越冬。栽前大田要深耕15cm左右,去除杂草及前茬的残株,下足基肥,灌水拉平田面,然后挖老株留种田中的苗,切去过长的老根,仅留10~15cm,茎秆仅留15cm左右。洗去田泥,将株丛四等份切,再用手掰成小丛,每丛保留5~6株新苗,栽插密度为15~20cm见方,每穴1~2小丛。生长期间要求水浅、肥匀、常除草、打顶梢、防病虫害。第二年早春,保持田土干干湿湿,以提高土温,可促进萌芽和生长。灯心草又称席草,主要用于编织席子、草帽等用品。茎秆髓部可入药。